高校贫困生身份认定的现状、 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8-11-14 20:21夏云超吴雪蕊徐大鹏
长江丛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助学金生源贫困生

夏云超 吴雪蕊 徐大鹏

一、前言

受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影响,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随之上涨。以我校为例,仅2015-2016学年,共计发出助学金1500余万元,涉及学生5066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1/3。如何将数额巨大且相对有限的资助资源发放到切实需要的学生手上已然成为高校资助中心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确保贫困生身份认定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高校贫困生身份认定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资助问题。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身份认定的标准和方法

(一)认定标准

高校贫困生主要是指有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在校的生活质量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处于困难、窘迫状态。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均在意见的指导下,出台了适合本地区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1)因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远不足以支撑家庭的支出;(2)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或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1]。

(二)认定方法

当前高校对贫困生身份认定主要采用学生生源地认定与高校认定相结合的方式,即由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证明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及贫困程度等;高校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申请、在校消费情况及师生评价,经过班、年级、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最终确定[2]。

三、高校贫困生身份的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产生经济困难的原因也变得错综复杂,在实际认定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状况也相应骤增,这无疑给贫困生身份的认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贫困标准难以界定

我国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但相对不均衡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学生对经济困难的主观感受也不尽相同。而高校由于指标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只能将院(系)总人数的30%~40%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院(系)为了避免分配出现纠纷一般只能将名额按照指标和比例下达到各年级,进而下分到班。这种操作模式势必存在两个不可调和的问题:其一是贫困标准的不确定性,不同地域的“家庭人均收入”、“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标准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合适的贫困标准线来衡量何为贫困;其二是不同院(系)、年级以及班级的贫困生比例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有的院系、年级以及班级有超过比例的贫困生,但由于名额的限制,部分贫困生无法进入到受资助名单中;有的贫困生相对较少,为了不浪费分配给自己的指标,一般都会将认定的条件放宽,致使一些家境不太差的学生也能获得资助。

(二)认定材料可能失真

由学生生源地所在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认定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是用来审查确认家庭或个人是否具备受资助资格的重要资料,在贫困生身份认定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着“老好人”,顺手帮忙的思想及学生家庭与生源地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部分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盖章了事,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交钱开证明的现象。把关不严导致关键材料真假难辨,致使部分非贫困生顺利的混进了贫困生队伍。

(三)唯利益至上,虚报、谎报家庭信息

部分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却受到利益驱使,虚报、谎报家庭信息,假冒贫困谋求资助。如存在当地受灾但是对自家影响不大,兄弟姐妹已成家或者就业,父母离异后已再婚等诸多情况不据实填写。在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大一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信息的真实度、可信度高于高年级在校生,少数高年级在校生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刚入学时并没有申请助学金,但后面发现只需要在调查表上喊喊穷、盖个章,就可能拿到可观的助学金时,会在下一年度提交助学金申请。

(四)个别学生碍于“面子”,不愿申请

个别贫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为了防止“低人一等”或者被同学“另眼相待”,拒绝表露真实的家庭背景,碍于“面子”,最终不愿意提出申请。

此外,还存在着诸如反复的认定给贫困生带来心理负担、认定结果不够公开透明、交通不便无法按时提供申请材料等诸多问题。

四、应对策略的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仅依靠现有的相对呆板的认定标准、传统的认定方法已无法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从完善制度程序的层面出发,因地制宜的构建多维度的评定体系。

(一)立足源头,着力搭建真实可靠的贫困生信息库

广西区政府于2015年年底选派10万名精准识别工作人员走到约1.5万个村、600多万家农户中,耗时100余天,对全区538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在2016-2017学年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对于获得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直接给予一等助学金,直到毕业。

建档立卡是指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选派的精准识别人员对经济困难户的家庭条件进行详尽的了解、审查而建立

的家庭经济状况数据库,里面包含了贫困生生源地、具体家庭困难情况、父母职业、月收入、受资助情况等信息。如果政府和高校能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及时结合建档立卡家庭的经济情况变化,贫困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减,实施动态管理,将有助于甄别贫困生认定的第一手资料。

(二)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对贫困生的消费情况进行及时跟踪

贫困生身份认定的最终目的是将相对有限的助学金资源分配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上,帮助其完成学业。而学生在完成学业前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都发生在校园,包括钱的使用情况。作为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园卡的消费情况对学生的日常开销进行统计,将大范围的识别真假贫困生。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精准扶贫计划”,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这些人每个月将收到几十到几百不等的金额补助,直到毕业[3]。

(三)构建完善的宣传、监督机制

要提高贫困生身份认定工作的精准度,应群策群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认定过程中。这就要求应各个学校应该构建完善的宣传机制,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贫困生身份认定和资助的程序、方法、标准等溶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支持和鼓励学生对贫困生认定的结果进行监督,防止学生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资助。对于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资助的,应及时取消资格,并给予相应处罚。例如我校从去年开始,要求辅导员利用暑假走访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在关心、关注贫困生成长条件的同时,实地考察贫困生的家庭状况。

[1]刘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65~66.

[2]王向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探究,2011,6(1):64~68.

[3]袁杰.大数据“精准扶贫”,南京理工大学“偷偷”给贫困生饭卡充钱[EB/OL].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8074,2016-03-24.

猜你喜欢
助学金生源贫困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