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2018-11-14 20:21张辉灿
长江丛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人才

张辉灿

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在高校中,对创业教育进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发展。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较慢,人们对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误区,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任重道远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应用型的特征

(1)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注重个性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构建完善的知识能力体系。在实际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会自我批判思,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性。(2)通过产教的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对于创新创业的训练项目来说,主要涉及到校内外共同体的相关活动,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素养等活动。(3)提倡“用以致学”原则,学习理念为“用以致学”,以此起到引导的作用,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在应用型的院校中,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应该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还应该在能力方面,做到符合岗位的要求,既能选择创业,又能应用专业知识实现创新应用。另外,应用型人才还应该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三)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统一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在创新实践的项目中,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以专业识、技能为基础,逐步培养了应用型人才。对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仅构建了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还让教师的教学手段达到了教学目标、毕业要求等。在创业的过程中,通过创业的实践,促进了创新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更多人才。

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建设“用以致学”的课程体系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从用到学的目标。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学校的定位为前提,制定总的教学目标,再对相应的能力、技能进行解析,在开展的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实行倒退方式。对创新创业的课程进行设置时,要冲出学科专业的束缚,由认识再到实践,也就是由通识入手,对专业进行实践,遵守协同原则,且学时要灵活安排,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实现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就教学内容而言,由于课程体系的“层级化”特点,对不同年纪的学生,可以划分为启蒙教育、能力培养、实战实训三个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规模而言,课程体系体现了“漏斗型”的特征,由通识教育,慢慢地发展成为自愿选择、择优选择,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建立应用型的育人体系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且具备创新、应用的能力,敢于实践,积极地实践,不怕失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训练,学校还应该与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从而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机制。

(三)建立“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

经过实践证明,虽然,传统的培训,挂职锻炼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但是,由于相关管理体制制度、教师的个人情况的等因素的影响,在总体上来看,建设的成果并不理想,所以,要通过“培养+聘用”的模式,建设“双师结构型”的教师队伍。对于这样的建设模式,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校内的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其创新创业教学水平。(2)对于校外的指导教师,进一步完善了队伍的建设。(3)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四)构建“互联网+”的创业平台

如今,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快,很多行业都建设了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战略性,利用网络,各行各业都能连接起来,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生态环境。通过互联网教育,不仅整合了教育资源,还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创新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新模式,这在当今社会中,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互联网+”作为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其本质上就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服务。通过手机APP,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在创新创业的模块中,学生可以上传创意,找到具有相同意愿的团队,大家共同的讨论和策划,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对于虚拟互动空间,主要分为两个模块: 一是包含了专家团队,在服务端提供服务。二是以论坛形式存在,学生在虚拟社区中,可以充分地交流,分享经验。另外,通过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推广,使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目前,创新教育己经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将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优质的人才。目前,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要以教学为中心,明确项目的导向,进而实现创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合作教学,推动社会的进步。

[1]龚正华,屈由什.地力院校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以大理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6(28):129~130.

[2]沈健.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江苏的理解、实践与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11~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人才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