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际关系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2018-11-14 17:48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处境幸福感同伴

乐山师范学院

随着经济的快速转型,从中国农村自愿迁移到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以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的孩子被称为“农民工子女”,或者“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被认为是中国城市劳动力储备的关键资源,他们在城市学校的成功整合是个体健康、经济生产力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受户籍制度的限制、经济上的不利条件、社会的排斥和文化融入的困难等,研究者认为,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和城市适应上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通常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但是,近来研究表明,在一些心理特征上流动儿童并不比城市正常儿童更差。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自律性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陈美芬,2006),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方面也并不比城市儿童更高(李晓巍等,2008)。流动不再单纯看作为处境不利因素,流动人群的积极一面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等积极心理日益受到关注。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指个人基于自我选择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参数(Huebner, 2004;王伟,杨俊生,辛志勇,2010)。生活满意度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和行为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好的健康状态有关,可能以一种缓冲的方式对抗青少年因负性生活事件而产生侵犯性行为问题(Suldo & Huebner,2004)。研究发现,学校不满意对危险行为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Louis Levy-Garboua, Youenn Loheac etc.,2006),如果对生活很不满意,就会产生消极的健康结果和行为,它与负性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关,例如自杀(Kwan & Ip, 2007)、暴力行为、物质滥用、退学、低学业成就等(丁新华,王极盛,2004;Huebner,2004;Suldo & Huebner,2006;王伟等,2010;Antaramian et al,2010;Proctor et al.,2009),并且对个体未来的行为、心理状态及心理社会系统产生影响(Proctor et al.,2009)。提高生活满意度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和幸福(Zulling, Valois, Huebner & Drane, 2005)。我国研究者认为生活满意度相对于情感部分更能反应中国人幸福感的真实情况(孙瑞琛,刘文婧,许燕,2010)。而且考虑到生活满意度相对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较稳定和易测量,目前多数研究都采用生活满意度作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唯一指标(Suldo & Huebner,2006)。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Murphy(2008)提出,流动儿童不应该被看做一个易受伤害的、被隔离的群体,他们是与家庭、教师和同伴群体积极互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流动儿童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已有研究显示,学校中的社会互动能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中的新环境(Liu et al., 2009)。在三年级时,感知到关心和支持的师生关系已经与学校满意度有关(Baer ,1998)。师生关系中的亲密性、支持度和低冲突能提高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Qu et al., 2008)。Danielsen等(2009)的研究显示,教师支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这种相关性高于男生。积极的同伴关系被认为是移民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同伴的情感支持、信任和陪伴有利于发展自尊和自信,反过来在各种各样的背景中有利于积极地心理社会适应(Wong et al.2009)。何灿、魏华(2015)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同伴中的接纳度越高,越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Moore, Maclean(2012)的跨地域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没有成年人帮助的情况应对被欺负状况时有较强的心理弹性,相对于学校权威而言,同伴支持更为重要。

积极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流动儿童抵御处境不良的不利影响,学校人际关系相对于流动儿童的家庭关系是更可能变化、更可能予以改进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但是,教师和同伴是否能对流动儿童起到一种积极的保护作用,帮助他们具有较好的生活满意度呢?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晓巍,邹泓,金灿灿,柯锐.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2]Huebner E S.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Quality-of-Life Research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2004:3~33.

猜你喜欢
处境幸福感同伴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画与理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落地
幸福感
现代雕塑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