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及以上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2018-11-14 03:45赵红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重度血压

赵红勉 陈 丽 秦 童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血液科,河南 开封 475004)

心脑血管事件与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能早期防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重点〔1〕。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动脉弹性和硬度指标,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精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广泛运用在临床。本研究观察ba-PW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5~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4 390例进行调查,男2 570例,女1 820例;年龄40~78〔平均(53.6±3.8)〕岁;纳入标准:思维清晰,意识正常,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调查。排除标准:不能配合调查者;存在脑血栓、冠心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心功能不全或四肢动脉存在闭塞者。高血压为非同日进行3次血压表现为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糖尿病为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BG)≥7 mmol/L以上;吸烟为每日至少吸1支烟且持续1年以上。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包括猝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1.2方法 观察所有调查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ba-PWV检测,仰卧位静息5 min,然后在体表进行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至足背动脉距离进行测量,置压力感受器在以上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观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根据《血管早期病变早期检测中国专家建议》规定的ba-PWV<12 m/s为正常;12 m/s≤ba-PWV≤16 m/s为轻度动脉硬化,baPWV>16 m/s为重度动脉硬化。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各变量之间密切程度采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ba-PWV情况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三组ba-PWV水平比较,正常组最低,其次为轻度动脉硬化组,最高为重度动脉硬化组,三组ba-PWV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动脉硬化组合并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年龄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在TC、TG、LDL-C、FBG、SBP、DBP等方面以重度动脉硬化组最高(HDL-C最低),且在肥胖、冠心病、吸烟等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轻度动脉硬化组,正常组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以上指标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ba-PWV和心脑血管事件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血压是高ba-PWV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1 各组ba-PWV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1)P<0.05;与轻度动脉硬化组比较:2)P<0.05,下表同

表2 三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表3 ba-PWV和心脑血管事件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患者在100万以上,且存活中有70%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这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沉重负担〔3〕。故在临床上对心脑血管事件要早期发现、早治疗,这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提高预后的最好方法。

报道〔4,5〕认为,血压变异性会引起动脉弹性下降,虽然目前ba-PWV水平波动机制不明确,但结合相关报道,其机制可能是血压变异直接损伤血管壁,造成血管壁切力不平衡,长期则会损伤内皮细胞功能,造成其平衡紊乱。如本次结果中血压是独立因素,且重度动脉硬化者其血压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长期高血压状态造成血管壁长期高压力状态,促使管壁增粗、胶原增生显著,造成弹性纤维减少,造成血管重构、造成血管正常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TC、TG、LDL-C、HDL-C、FBG、SBP、DBP等数值上升。其二是和某些物质含量升高有关,如内皮素等水平和动脉硬化程度为正相关,该物质可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造成动脉壁僵硬,造成动脉弹性减弱,则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并下降,脂质则会形成泡沫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6〕。文献显示血管紧张素Ⅱ会诱发各种炎性细胞表达,会促进平滑细胞的增殖,参与动脉硬化形成过程,在这点上和吸烟有紧密相关性,如吸烟会抑制内皮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造成血管壁畸形改变〔7〕。

研究显示脂质代谢异常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8〕,胆固醇等会造成血管壁内膜重塑对血管结构改变,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后会造成血管病变、斑块形成、甚至血栓等情况发生,而这些物质则会引起血管收缩等。而ba-PWV是判断亚临床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从而发现其中的相关性。

目前证实的是,年龄和心脑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高龄患者本身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胶原蛋白血管弹性减弱,保证血管内纤维化和钙化,引起动脉壁僵硬,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过程〔9,10〕。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ba-PWV是评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简单易行非侵入性指标,能有效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广泛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且该仪器有简单、方便、可操作等优点。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重度血压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宫斗剧重度中毒
最怕啥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