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用“三面镜子”

2018-11-14 11:01崔亮吴学书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怀望远镜显微镜

崔亮 吴学书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民教师,对待学生就要用好“三面镜子”。一是“放大镜”,放大优生效应;二是“望远镜”,让学生心怀远方;三是“显微镜”,捕捉学生优点。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好“放大镜”,放大优生效应。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将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点放大,抽出专门时间让他们上台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传经送宝”。这些身边的典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见效快,对学生最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在学生之间引发共鸣,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也让这些优生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扬起自信与前进的风帆,从而激起对更大成功的追求,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在放大优生成绩的同时,提醒这些优生切莫自我陶醉、孤芳自赏、骄傲自满,让优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胸襟抱负和进取精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对优生高标准,严要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用好“望远镜”,让学生心怀远方。成绩中等的学生是一群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群体。其实,他们也渴望成功,他们身上也蕴藏着无穷的潜力,他们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敏锐识珠,并有计划地去开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挖掘他们的天赋和特长进行培养。教育他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位置,要心系不足,心怀远方。要对照优生找差距、找不足、补短板,开展“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一面鞭策优生,一面鼓励学困生,从而带动中间学生快速成长。对这些成绩中等学生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上课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发言,鼓励他们“生疑、质疑、释疑”,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奋斗的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用好“显微镜”,捕捉学生优点。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困生有他的长处,也有进步的表现。用好显微镜,就是充分挖掘潜藏于他们身上的“金矿”和“闪光点”,捕捉他们的优点。学生中不存在差生,只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深入学困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实际情况,敏锐地观察、缜密地分析、悉心地发现学生心里微妙的变化和行为轨迹。在学习上,根据学困生差异,因材施教,教师注重分层教学,鼓励学困生发言,把难度小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必要时耐心点拨,以培养兴趣,逐步树立信心,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真正动脑筋,获得成绩。只要教师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不挖苦,本着一颗朴素的心去刺激学困生智力觉醒,他们就会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尝到成功的快乐。

教育是一个塑造灵魂的事业,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去研究、去创造。唐太宗曾有“三面镜子”——正衣冠、明得失、知兴衰,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始終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好“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武穴市余川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心怀望远镜显微镜
脚踏实地,心怀高远
显微镜
打造最大望远镜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心怀
显微镜下看沙
超级望远镜头
心怀乾坤 明晶似锦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