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认识构式下的译者行为

2018-11-15 04:48李砚霞马朝霞长治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诗经译者译文

■李砚霞 马朝霞/长治学院

一、前言

不同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铸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注重分析和推理的抽象思维认识形态,主客分明、二元对立;“而传统中国哲学是不拘泥于线性逻辑的整体综合、辩证统一的一元旨归诗性的思辨知性体系。”[1]长久以来,两种思维模式在各自的领域与空间内闪耀着各自的光辉,也在历史的不期而遇中相互碰撞,显示着彼此的格格不入。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与外国文化共生共荣,担当文化传输的桥梁的翻译呼吁一种研究思维上的中西融合,现代思想与哲学的生态转型应时而生。

二、生态哲学认识构式的产生

“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世界的二分,自此之后西方许多哲学家都没有走出将世界做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二分的窠臼,不论是17世纪法国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我思故我在”,还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的“意志为自己立法”,还是19世纪德国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先验自我”,其逻辑思维都是典型的“二元对立”,其中“自我”、“故我”、“意志”是这种思维样式下对生命和伦理的思考。同时,这种思维样式和理路在语言哲学里得以延伸,比如,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认为,“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2]。也就是说读者看到的文本意义要依附于作者而存在。然而,这种认识模式,在建构作者这个主体的同时,却解构了文本这个客体,其“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本质显而易见。还有,“存在”和“此在”是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66)在他的本体存在理论中对世界的二分,将其延伸在语言哲学中,“存在”即为文本的元意义;“此在”则为文本的文字符号的语法和修辞形态。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优先此在,此在是存在的形象表达,存在决定此在。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对其老师的存在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他认为原文本的意义是通过解读才会表现出来,解读是第一性的,原文本的意义依附于解读而存在,因而是第二性的。尽管二者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理念上顺序颠倒,但是伽达默尔也依然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样式,只不过伽达默尔对于解读的肯定告诉我们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此初步显示了译者的主体身份。

与西方的理念和现象之间的主客对立的认识样式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主客互通的思维样式。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主客互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和精神终极”[3]。可是,这种代表中国传统认知样式的最高哲学境界,在与西方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对话的历史中,一直被忽略和轻视。尽管在当今的学科领域中,“天人合一”的传统认知样式在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领域不断被验证,并在与实际结合的应用中与时俱进,散发出时代的气息。然而,现如今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西交流发展的深入,呼唤世界各国文化百花齐放、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在中西哲学思想交会的过程中,采取“抑中扬西”或“抑西扬中”的认知模式都已不合时宜,只有将中西思想相融合构建有利于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文化生态才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将中西认识和思维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考量,才是客观而有益的态度,才有益于中西视域的融合。

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环境生态与文化生态严重破坏唤醒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思潮波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逐步向生态文明转型。在思想与哲学领域也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生态整体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态”理念与思维理路被应用于包括诸多人文学科在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生态认知范式与现代思潮相结合成为现代哲学生态转向的特点,这“拓展了翻译研究者们从‘翻译生态’视角综观翻译活动的视野和思路”[4]。中国译界学者以中国丰富的古代生态智慧为依托,在中西思维视域融合之下提出生态翻译学观念,从生态视角考察翻译过程与译者行为有更积极的现代意义。

三、生态哲学认识构式对译者行为的观照

译者行为并不完全等同于翻译行为。“ ‘译作’在‘译’的范围内,译者的行为自然而然被认定为翻译行为,”[5]因为译者不仅仅停留在“译”的过程,首先,译者是有意志的人,其思维错综复杂、各不相同;同时,译者是社会的一分子,处于社会中的译者的行为是适应了各种社会制约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已经不纯粹是译作范围之内的翻译行为。比如翻译一个小说,译者既要要充小说中的各个角色,还要现象自己是作者是读者是出版商,他要去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与心理,违背哪一个都会导致译作的失败,这就形成了译者行为的多样性也即译文的多样性。由此,翻译由意义符号的等值转换发展到译者的再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哪一种,译者总是“仆人”,小心翼翼地平衡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然而,上世纪末以来,思想与哲学领域发生的生态转向使译者从传统视域下的“仆人”变为“主人”,从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的主客二分的逻辑理路,发展到今天译者的行为就是生态整体观照下的主体行为的变化。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6]译者的行为就是充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与环境达成和谐与共生的一种最佳选择。该理论首次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这是古典“以人为本”生态智慧的现代应用,同时译者的中心地位要受到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多种因素共同制约,这正是“天人合一”“中行无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翻译研究上的体现。

在传统语言学范式下,翻译被视为语码的转换过程,译者只是现成转码程序的操盘手,不具有主体意志性,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在文化研究范式下,“翻译研究过于重视文本的外部因素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文本内部的研究。”[7]这两者正是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在翻译研究上的折射。在生态哲学的视域下的行为批评,对于译者的研究回归了理性,消解了翻译主体与文本结构间的二元对立,从生态整体视角综合考察译者意志性,同时也不缺乏聚焦于局部做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这种整体与局部、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互联互通的研究方式,才是适合当下世界文化繁荣共生的思维样式。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生态环境——以《诗经》翻译为例

(一)原文的外部环境与译者行为

以《诗经》为代表的中文典籍的外译,其原文原语所呈现的翻译环境更为复杂。以其文字的艰深和历史的久远,那么“参考系统和底本,这两者不仅从源头上决定了《诗经》翻译的基本路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和价值取向。”[8]

在中外典型的英译本译者中,理雅各(James Legge,1814—1897)参考较多的是《三礼》,这可以合理的解释他的《诗经》译本为什么偏重诗篇的道德礼教内涵。亚瑟·韦理(Arthur Walley,1889—1966)和国内学者许渊冲的翻译都较倚重现代《诗经》学研究,故其译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学性较强,然而由于所处的时代与历史背景殊异,所以二者的译文风格迥异,韦译冗长,许译简约、现代性更强,许渊冲的译诗“三美”就是明证。由于汉语水平有限,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1954年出版的《诗经》译本多参考理雅各和高本汉的译本,所以他的解读观念有所混杂,而且很多时候是根据臆测的再创作。

(二)原文原语内部环境与译者行为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典《诗经》,用词简洁、用句简短,多为四言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历史典故,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汉语言的发展,人事皆非,很多东西今天早已很难读懂了。就《诗经》开篇《关雎》中的“关雎”到底是什么,怎么叫来说,看似简单,中国译者与西方译者选择就截然不同。以第一节前两句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韦理译为:“Fair,fair,”cry the ospreys / 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许渊冲译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A pair of turtledoves.①比较一下两者对“雎鸠”的翻译,韦理译作鱼鹰,许渊冲译作斑鸠,他说鱼鹰是吃鱼的,觉得用于婚歌不妥。可是,王先谦《集疏》引《禽经》:“雎鸠,鱼鹰。”邵晋涵《尔雅正义》:“《史记正义》:‘王雎,金口鹗也。’今鹗鸟能翱翔水上,捕鱼而食,后世谓之鱼鹰。”②可见韦理译作“鱼鹰”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雎鸠”是不是和韦理所说的“ospreys”是同一种鸟,就不得而知了。那么许渊冲译作“turtledoves”是不是空穴来风呢,他有他的道理,他说斑鸠是成对成双的鸟,用于婚礼更加合适[9]。许渊冲把《关雎》解读为“婚歌”,这与传统经学所谓“后妃之德”显然毫不沾边。可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不过都是译者在当时的翻译环境之内的一种选择。“雎鸠”究竟是什么,对于两千多年后的译者来说考证的难度可想而知,原作原语所呈现给译者的翻译内环境之复杂可见一斑,然而译者有在自己的参考系统与解读的环境下选择的能动性。

(三)译者、读者、委托者等所构成的翻译外环境与译者行为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者不仅是适应环境的主体,同时也是构成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在生态翻译学上的反映,人既是宇宙的主体同时又是宇宙的组成,只有人与宇宙达到和谐才能共生。具体来讲,译者本身就是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件,译者的身份与阅历、知识积淀、所处的时代、当时的语言环境、翻译目的与基础以及对译文读者的迎合和受委托者的要求等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这一复杂的生态环境,之所以说它是生态的,是因为这一环境是动态的、复杂的、有机的,是随着历史、时空和人员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不是机械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彼此之间是关联互通的。译者要融入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做出有生存能力的选择——译作。

作为翻译生态环境要件的译者自身条件,直接决定了译者的语言选择与翻译风格。比如,理雅各“使用维多利亚时代冗长累赘的词句来翻译《诗经》的简朴诗行。”[10]他把“窈窕淑女”译 成“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对“淑女”的解读冗长而累赘,同时选词充满了道德教化的意味,这与他所处时代的文风有直接关系。理雅各的传教士身份使他“将《诗经》中的‘帝’或‘上帝’译为《圣经》中的‘God’,为基督教在中国经典中的合法存在寻找依据。”[11]这正是理雅各传教士身份、宗教观念、哲学观点等译者因素对译者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合理诠释。我们再来看庞德的翻译,比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庞德译 作[12]:Lady of azure thought,supple and tall,/I wait by nook,by angle in the wall,/…Lady of silken word,in clarity /gavest a reed whereon red fl ower fl amed less than thy delightfulness.…

庞德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他有意识地借用英语意象派诗歌的并置的手法来解构和重新并置汉语诗歌的意象,因此原、译诗在诗行上并不对应,在第一节把“静女”解构为“青争之女”,译为“Lady of azure thought”意为“青色思想之女子”,“静”是“青”和“争”的并置,想法奇异,不易理解。而第二节中,“静女”译为“Lady of silken word”,即“丝言之女”意为“说话温柔如丝的女子”,原因是“静女其娈”通过拆字与并置,庞德按照自己的解读,先把“娈”的繁体字“孌”通过拆字的方法,拆成丝、言、女三个意象,再并置,由此“‘静女’成为‘娈女’,‘静女其娈’被阐释为‘娈女其清’”[13]。从诗歌功能上看,两处“静女”翻译不同,但手法相同,都采用并置的手法,他这样处理正是他意象主义的诗人身份与诗歌理念在翻译上的表现。

五、结语

“主客互通”、“天人合一”、“中西相融”的生态哲学认识形态下的翻译研究,要求从生态视角下审视译者行为,即译者在翻译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行为。译者生活在原文和译语,原作者与译文读者,原文背景与译文背景等诸多要素所构建的世界里,要适应这个复杂的环境,还要使用译文语言解读作者的意图、按照读者的愿望和委托者的要求在译文中实现其文化、交际与社会功能。在整个过程中既要受到来自原文原语原作者以及原作所处的历史语境的限制,还要受到来自自身身份条件、价值取向以及自身所处的历史语境的制约等,译者必须适应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存环境方能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产生的译文是带着译者意志力的适应性选择,译者与周围环境之间动态关联、和谐共生。在这样的生态哲学认识构式下审视的译者行为才是有机而全面的,而不是机械与片面的。

注释:

①此处两例均转引自许渊冲:《中国可算世界一流》,《中国外语》2006年第6期 70~72页。

②向熹.诗经词典[M].第二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332.

[1]包通法,孔晔珺,刘正清 .“天人合一”认识样式的翻译观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60.

[2]R.巴特 .作者的死亡[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307.

[3]包通法.论“和而不同”跨文化翻译策略的哲学认识观[J].江南大学学报,2008(7):11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2.

[5]周领顺.“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译文与译者行为的双向评价[J].外语教学,2011(2):86.

[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52.

[7]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26.

[8]李玉良.《诗经》译本的底本及参考系统考析[J].外语学刊,2009(3):69.

[9]许渊冲.中国可算世界一流[J].中国外语,2006(5):71~72.

[10]吕叔湘,许渊冲.中诗英译比录[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33.

[11]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90.

[12]POUND EZRA.The Confucian Odes: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241.

[13]刘佳全.翻译塑造文化身份的“剩余”途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1):65.

猜你喜欢
诗经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