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11-15 20:39禹新荣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艺海(剧本创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戏曲湖南

■ 禹新荣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2018年3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艺术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实全国艺术工作会议、全省文化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谋划部署2018年全省艺术创作重点任务。借此机会,首先我代表省文化厅党组感谢株洲市对本次会务工作的大力支持,下面,我就这次艺术创作工作会议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传达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月8日至9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2018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艺术工作者共同努力,2017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艺术创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各艺术门类都推出了一批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鲜明的优秀作品;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办的系列重大政治任务;开展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等一系列示范性项目,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创作风气明显好转。

会议强调,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国艺术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定“四个意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艺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不断增强推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以艺术创作的新成果,以文艺战线的新面貌,以不负时代的新作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篇章。各级文化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017-2021年)》的相关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把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列入艺术创作规划的重点,长远谋划、提前安排、有序推进,形成保障有力,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都清晰可行的现实题材创作格局。

会议提出,各级文化部门要按照文化部的总体布局,分级管理,层层抓好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完善各项扶持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安全、高效开展,力争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二、回顾2017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

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创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握正确的艺术创作导向

2017年,在文艺创作工作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在国家艺术基金湖南项目申报动员大会上,组织参会人员学习文化部《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艺术活动政治导向管理的实施办法》以及《关于加强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民族和宗教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管理的通知》等制度,出台了《湖南省舞台剧目审查暂行办法》,引导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准确把握好艺术创作意识形态,全省艺术创作的规划、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推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

2017年,我们聚焦“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创作演出一批优秀作品。据统计,全省94家国有文艺院团全年新创35台大型剧目,其中现实题材19台,复排大型传统剧目23台,复排折子戏95出。29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资金2827万元,比2016年度增加了一千余万元。省级艺术创作资金扶助项目76个,安排专项资金2675万元,其中支持贫困地区艺术创作项目13个,安排扶持资金305万元。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常态化深入开展,全年重点新创一批现实题材、革命题材、湖湘文化题材的优秀作品。如厅直艺术院团和演艺集团艺术院团创作了花鼓戏《桃花烟雨》《湘绣情》,音乐剧《袁隆平》;市州艺术院团创作民族歌剧《英·雄》、湘剧《护国》、汉剧高腔《帅孟奇》、跨界融合剧《红于二月花》、花鼓戏《耀邦回乡》《一辈传一辈》《爬上山坡唱高调》等优秀剧目。围绕建军90周年创作了大型交响合唱《通道转兵组歌》。重点修改打磨湘剧《月亮粑粑》、京剧《辛追》、杂技剧《芙蓉国里》等10台大型剧目。新创花鼓小戏《试官》、小歌剧《山路弯弯》等小戏一百余个。

湘剧《月亮粑粑》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10台大型舞台剧滚动资助项目,民族歌剧《英·雄》入选文化部民族歌剧发展扶持计划9台剧目之一,昆曲《乌石记》、民族歌剧《陈家大屋》等8台大戏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花鼓戏《桃花烟雨》、音乐剧《袁隆平》入选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项目,花鼓戏《桃花烟雨》《甜甜的梦》入选文化部2018年度现实题材重点跟踪项目。“雅韵三湘”、交响合唱《通道转兵组歌》荣获省政府文化创新奖。湘剧《月亮粑粑》、舞剧《桃花源记》、话剧《十八洞》、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等10台大型剧目和多首歌曲作品荣获湖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一年来,全省上下在出精品、攀“高峰”的道路上作出了新的努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艺术活动,提升我省文化影响力

一是组织惠民演出走下去。2017年,完成“雅韵三湘”“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戏曲进校园”“精准扶贫”专题文艺晚会全省巡演等惠民演出17377场。二是组织优秀作品走出去。15台优秀大型剧目走出湖南,完成演出62场。湘剧《月亮粑粑》晋京参加全国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后,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京剧《辛追》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参加亚太木偶皮影艺术节,花鼓戏《桃花烟雨》先后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花鼓戏《一辈传一辈》晋京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花鼓戏《湘绣情》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皮影戏《龟与鹤》《小放牛》参加了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剧目展演,话剧《十八洞》晋京参加“全国话剧优秀新剧目展演”,祁剧《目连救母》全国巡演26场,杂技剧《梦之旅》在芬兰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三是系列重大文化活动有影响。圆满完成了中国外交部在湖南举办的东亚论坛、省政府主办的9+2泛珠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文艺演出,完成赴三沙市慰问演出,赴驻港部队举行“湘情港韵”——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专场慰问演出和“送书画进军营”等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2017年湖南戏曲春晚、全省基层文艺院团展演、“湘戏新角”2017全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成功举办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首届怀素草书学术论坛、全国首届书法院作品联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湖南省摄影创作展、湘人视线——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湖南油画家写生展等20多项大型专业艺术活动。这些重要文艺活动,展示了新时代我省艺术创作的新成果、新面貌、新气象。

(四)努力夯实艺术发展基础,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评论工作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艺术人才培养,舞台艺术“百人计划”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初步成效,第二批20名学员目前已完成第一学期的在校学习。完成省部联训项目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湖南艺术院团经营与管理人才研修班。推荐7位学员参加文化部“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学习。委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2017年湖南舞台美术设计高级研修班”,委托株洲市举办了“2017年湖南戏剧作曲高级研修班”。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叶红同志荣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外,完成“谷雨戏剧文学社”换届工作,著名编剧陈亚先当选新一届社长。发挥省艺术研究院“争鸣评论社”、《艺海》杂志社的作用,围绕重大展演和创作热点开展“一剧一评、一剧多评”及主题性评论,对全省27个剧本进行了跟踪指导和扶持,全年刊发专业剧评50多篇。

总的来说,当前我省艺术创作环境越来越好,政策保障越来越给力,创作氛围越来越浓,作品越来越接地气,演出越来越有人气。我代表文化厅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衷心感谢!

2017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党的十九大的新要求新部署,对照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的艺术创作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短板明显,优秀创作人才缺乏,戏曲行当不全,艺术资金投入不够,硬件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各市州、各艺术门类创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8年艺术工作重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省艺术创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举办“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为契机,抓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创作和推出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下面,就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艺术创作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文艺队伍,推动我省文艺繁荣兴盛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我省文化战线一切工作的中心主线。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着使命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要紧密结合艺术创作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学深悟透、指导实践、推动艺术创作工作。各单位领导要带头学,为艺术家们做出表率,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问题学,深刻领会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不断优化文艺创作生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实际行动,要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出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批高水平艺术创作人才,进一步推动我省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把握工作重点,突出湖湘特色,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今年是我省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以及《湖南舞台艺术六年创作规划》等政策的重要年度,各项任务要全面推进,力争在现实题材创作上有新突破、新进展。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争挑重担的责任感,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今年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要把握好艺术创作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进一步突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主题的创作。要坚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艺创作之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必须在创作什么、反映什么、提供什么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方向明确、立场坚定。要坚持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常态化。各单位按照《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与艺术创作任务相结合,与项目实施相结合,与表彰奖励挂钩,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实效。

二要提高艺术创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组织化程度是繁荣艺术创作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艺术创作生产纳入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抓创作规划、重大选题、重要作品、重点环节,整合资源,集聚力量,集中发力。其次要保证创作资金。要积极争取文化部有关艺术扶持项目,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管好、用好省级艺术创作资金。各地可根据实际,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为推动艺术创作提供必要保障。三是要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作用。文艺创作最终要靠艺术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因此,要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困难,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三要聚焦现实题材艺术创作。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省各艺术单位要把握好这四个重要时间节点,聚焦现实题材,明确创作任务,突出创作重点,建立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库,重点抓好表现湖南在建设“五个强省”、打好“三大攻坚战”过程中的生动实践的作品创作,书写湖南新史诗。重点抓好《桃花烟雨》《袁隆平》《甜甜的梦》等12台现实题材大型剧目创作,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现实题材作品。艺术处要加强动态管理,确保现实题材创作取得实效。当然,我们强调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是说其他题材不重要,我们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重点抓好以《英·雄》为代表的系列革命题材、英雄题材、历史题材的创作。

(三)办好重大艺术活动,打造活动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统筹规划,服务大局,精心组织重大艺术工程,办好重大艺术活动,推动我省艺术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办好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每三年一届的湖南艺术节已经成为我省重要文化品牌、文化符号,全体文艺工作者要珍惜好、打造好、树立好、维护好这个品牌。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总体方案已经于3月初下发给各单位,本届艺术节专业舞台艺术展演,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湖南文化创意产品展,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都将在株洲举行。我们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一届成功的艺术盛会。

二是与文化部、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第二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影响全国。

三是继续举办湖南戏曲春晚。2018年湖南戏曲春晚已于春节前成功举办,本届戏曲春晚围绕“青春戏曲、戏曲青春”为主题,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转播,取得很好的反响。选拔了涵盖阳戏、辰河戏等8家地方戏曲剧种的基层院团参演,激发了基层院团的创作热情。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省戏曲传承发展环境有所改变,但仍不能懈怠,还得继续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戏曲“名家传戏”工程,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提升戏曲艺术的传承活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计划晋京举办湖南经典和新创小戏汇报演出、湖南优秀书法作品展览。各地要高度重视小戏创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向乌兰牧骑学习,努力创作出一批具有新时代特色,人民群众喜欢,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小戏作品。各地要注重协同推进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平衡发展,用更多的艺术形式、艺术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五是积极组织参加文化部的重大艺术活动。文化部今年将实施七大工程、五大计划、三大项目,与之相应举办15项重大艺术活动。我们要对照文化部列出的菜单,精心组织我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性艺术活动,进一步扩大我省文艺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美誉度。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推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谱写我省文艺事业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戏曲湖南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艺术创作、评论的人文价值生产与现代美育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戏曲从哪里来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