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非遗”“走出去”的时代价值

2018-11-15 03:25王泽群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文化遗产

■王泽群/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密切各领域往来。”可见,“一带一路”战略,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有力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依托。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时代价值,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和谐共赢的国际文化交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遗”“走出去”对于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015年3月28日,在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强调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也是人类文明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悠久的中华文明的代表,很多“非遗”项目本身就承载着和平、包容、和谐的精神理念。以中国武术为例,随着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再加上许多武术团队到国外演出,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这种厉害又神奇的“打斗技巧”产生兴趣,不仅使中国武术在国外流行起来,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到中国来学习武术。通过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也感受到了中国武术虽是打斗,但背后还蕴含着“和”的“武学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诸如此类的“非遗”项目数不胜数。

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陆续开展,“非遗”是其中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2016年5月22日,中埃文化年“丝路书艺·三国书法展”在开罗举办,来自中国、意大利、埃及三国的书法艺术家们,相聚在埃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同风格的书法表现形式。中埃书法文化展正是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增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中埃、中阿的文化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欢乐春节”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的一个综合性品牌活动,巧妙地运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文化交流: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剪纸、抖空竹等非遗表演惊艳尼泊尔。②这些形式丰富的“非遗”表演,弘扬了中华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彰显了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对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

二、“非遗”“走出去”对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加强对外传播正是当下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形式和新路子。我们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积极推动“非遗”“走出去”,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中国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不断下降。如美国的电影席卷全球,这些作品打着“普世主义”的旗号,逐步将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传递给受众,使这些受众逐渐接受他们的文化理念。因此,在我国取得一定的经济自信和政治自信之后,如何使国人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重拾文化自信、重树自身的价值认同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契机,积极推动“非遗”“走出去”,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价值理念传播出去。通过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非遗”和价值理念的认同反过来使国人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产品和服务更直接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文化软实力成为各个国家重要战略的现实状况,加强文化建设,传播中华文化,是紧跟时代潮流,加强综合国力的首要任务。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最重要的是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非遗”项目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鉴于目前不同“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在当前阶段,可重点扶持中国传统戏剧、武术、杂技等这些早已在国际中拥有知名度的“非遗”项目,将之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依托之一。

三、“非遗”“走出去”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当今世界面临着恐怖主义盛行、局部战争肆虐等严重危害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和平、包容等理念是我们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中国人民自古爱好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③“一带一路”的建设宗旨也强调了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谐世界。因此,有效利用“非遗”资源中蕴含的和谐、包容等理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对于推进区域和平、共建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意义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是世界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承。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范围广泛,不同的文化遗产有着其特有的民族特色,体现了特定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机制和情感表达。我国的“非遗”资源中大多直接或间接的包含着友善、包容、和平等理念。如中国的剪纸艺术,其历史悠久又具有极强的视觉艺术效果,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每一幅剪纸都有其不同的精神价值,有的代表和谐、有的代表团圆、有的代表平安,这些剪纸艺术特有的实用性、观赏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意义象征。因此,随着“非遗”走向世界,也会把和平、和谐的理念传递出去。

综上,“非遗”“走出去”,对于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讲,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非遗”保护政策;从文化企业和从业者来讲,要抓住大好发展机遇,使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注释:

①赵可金.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EB/OL].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15/c40531-28446116.html,2016-06-15.

②③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活动 盘 点[EB/OL].http://www.szlib.com/pdcn/home/content/37168.

参考文献:

[1]欧阳雪梅.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

[2]魏佐国.对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思考[J].求实,2013(7).

[3]任慧.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J].人民论坛,2014(29).

[4]杨海琳.“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

[5]陆桂英.“一带一路”战略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6(7).

[6]丹珠昂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民族文化“走出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5).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文化遗产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