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2018-11-16 08:58周斌周辰敏
成才之路 2018年28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周斌 周辰敏

摘 要:针对绘画疗法如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进行运用这一问题,文章对绘画疗法概念、优势、特点及绘画疗法运用现状进行介绍,阐述绘画疗法理论依据,分析绘画疗法作用机理形成过程。同时介绍绘画疗法运用形式,分析绘画疗法操作过程,指出绘画疗法运用效果,提出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绘画疗法;大学生;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08-01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如何有效解决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以免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造成不良影响,是高校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绘画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新手段,绘画者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能够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调整好情绪和心态,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一、绘画疗法概述

1.绘画疗法的概念、优势及特点

绘画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它以绘画活动为媒介,通过具体绘画活动过程触及人的心理感受,让人产生自由联想来调节情感冲突,创造性地达到整合人格与和谐自我的目的,同时在追求艺术审美过程中有效治愈人的精神和心理问题。绘画疗法的投射行为是潜意识的,不受语言、年龄、绘画技能及认知范围等局限,可以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我,心理防御低、阻抗小,心理测验目的不易察觉,利于收集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的真实信息,实施起来较为容易。绘画疗法的形式灵活,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创作的作品能够真实反映其人格、兴趣、能力、需要及内在情感状态,具有真实性的优势。因此,绘画疗法具有灵活性、多面性、较低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治疗常态化的特点。

2.绘画疗法的运用现状

绘画疗法是艺术疗法的一种。目前艺术疗法在我国主要用于医疗和教育方面,在医疗方面包括精神疾病和成瘾患者辅助治疗等,在教育方面包括校园心理辅导和艺术教育治疗等。这些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治疗性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自我认同等方面达成共识。针对有智力和情绪障碍或受过心理创伤的人群,绘画创作可以让人充分表达、宣泄自己内心不满情绪,使其情况逐渐好转甚至治愈。绘画疗法不仅对人际交往障碍及自我形象提升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性格孤僻、焦虑抑郁、网络成瘾、分裂型人格障碍及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问题有明显的效果。绘画疗法弥补了语言交流中的不足,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自然而然的绘画状态中得到解决。

二、绘画疗法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理

1.绘画疗法的理论依据

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绘画疗法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分析投射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投射的产物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的,而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能够理解为心理投射。而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因此绘画是有效、科学的心理测验及心理治疗工具。

2.绘画疗法的作用机理

绘画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手段,是把心理患者存在于头脑中的潜意识信息激发出来,在绘画作品中进行投射并视觉化的过程。

(1)绘画的心理情感激发过程。在绘画中,凡是被创作的作品都经过创作者情感的积聚过程。创作者的不同人生经历会在其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这就导致创作者心理失衡,这些失衡就会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但其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因为每位创作者的个人承受程度不同。只有通过适当方式将这些情感表现出来,创作者的心理才会趋于平衡。因此,只有引导创作者将内心长期积压的情感表现在绘画作品中,才能让这些情感得到充分、全面的释放。所以,绘画疗法所带来的绘画活动不仅是心理过程和方式的表达,而且这个过程的表达就是绘画创作者心理情感逐步激发的过程。

(2)绘画的心理情感体现过程。绘画创作的语言要素主要有线条、色彩、肌理和空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线条与色彩。绘画中的线条是创作物化对象时所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线条充当表现形式就要求线条承担着绘画创作者的思维引导者角色,此时的线条就是绘画创作者精神行为的实施者,其所反映的是创作者的真实情感所在。水平线条的画面布局能使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而垂直画面的线条布局能使失望脆弱的心理得到缓解。绘画中的色彩与人们心理感受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例如红色能够使人情绪激动,长期待在红色房间能够使人抑郁,但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又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为色彩是有情感的,参与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具体行为。

(3)绘画的心理情感自我调适过程。在绘画创作情绪熏陶与感染下,绘画创作者会自觉采取一定的心理暗示,其内心明白当把这种情感释放之后是如何让自己平静的心态恰当运用到自己的心理架构中,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自身情感释放后的召回,即创作者心理情感自我调适过程。

三、繪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绘画疗法易于操作,实施灵活,反映问题真实。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绘画疗法可以被应用于心理疾病治疗。

1.绘画疗法的运用形式

绘画疗法可以通过绘画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分析、治疗,但前提是一定要在舒适、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若环境达不到要求,就会使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对绘画治疗产生怀疑和抵抗。所以,治疗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关心患者,使其彻底摆脱心理困扰。

(1)绘画的形式。绘画疗法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目前绘画疗法一般有三类,第一类是“自发性绘画”,第二类是“主题性绘画”,第三类介于这两者之间。自发性绘画可以自由地发挥自身想象,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的内心深处不可触摸的东西。主题性绘画一般会给出作画大致内容,最典型的主题性绘画是自画像、雨中人、“房-树-人”为主题的绘画结构测试模式。第三类绘画不会规定绘画内容但会给患者一定的刺激,主要是对未完成的绘画作品进行添补,治疗师对患者的最终分析是根据其在给定的画面上所做的具体改动。通过对这些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治疗师可以得到有效的心理测验结果。

(2)治疗的形式。绘画疗法可以采用个体或集体的形式进行。在集体治疗中,患者向其他成员展示自己绘画作品时,也在无形中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当有其他成员提出意见时,多会虚心接受。因为这一切是以绘画为主线展开的,所以他们不认为所提出的意见是针对自己的,整个集体治疗活动显得顺畅,在相互交流中达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2.绘画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般情况下,绘画疗法会经过诊断阶段、帮助患者改变阶段和结束阶段等三个阶段。

(1)绘画疗法的诊断阶段。在治疗开始之前,治疗师要对被诊断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然后亲自会见进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要结合患者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感问题以及其重要的物品、重要的人等进行分析。要仔细观察其在作画过程中的行为表情、与治疗师之间的互动情况,认真分析其对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解释以及具体绘画对象的形象特点和状态等,了解其内心的矛盾、复杂的情愫、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心理发展水平,从而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2)绘画疗法的改变阶段。绘画疗法主要围绕唤起与促进当事人的绘画创作、对作品进行反思等展开,并围绕作品进行互动。开始阶段,治疗师可以对患者进行口头上的鼓励以帮助其放松心情。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患者也会因心理防御或阻抗而产生虚假情感,具体表现在反复画同一个外形相似的东西或对某个作品进行不断模仿。此时,治疗师应积极引导并与当事人互动,尊重其心理意愿,帮助其表达真情实感,然后换一种绘画形式让其重新体验,这可以使两者站在同一角度审视问题,形成心理上感性的共情。在合适的时机,治疗师可以对当事人绘画作品中隐藏的意思进行反馈,让当事人逐渐从心理上正视并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后,当事人能够以正常方式来谈论这些情感,表明其自身思想、情感和经历已被外化,这说明当事人心理状态进入良性阶段,治疗起到效果。而这要建立在多次会见治疗的基础之上。

(3)绘画疗法的结束阶段。当事人的心理情绪和日常行为有了明显改善,绘画治疗就进入结束阶段。但治疗还未彻底结束,治疗师还应再进行一次到两次会见才能彻底结束整个治疗。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可以引导当事人依次观看其创作的全部作品,和当事人一起回顾治疗的整个过程,让当事人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这一切,完全取决于治疗师的理论取向和当事人身心状况。

四、绘画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绘画疗法的治疗效果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绘画疗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疗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绘画疗法在处理人的情感创伤和情绪冲突上有较好的疗效,使用绘画表达自我形象有利于揭示人的情感和价值判断,通过绘画表达情感和创伤有利于达到治愈情感创伤的目的。此外,绘画疗法还有助于心理障碍患者社会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有助于患者获得自尊并提高自我形象,促进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当然,这在大学生心理患者身上也同样适用。

2.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绘画疗法具有绘画形式多样性、绘画过程自由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接受度较高。在运用过程中,治疗师应注意并不是所有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都适合绘画疗法。任何心理疗法的运用都需要考虑患者的防御和阻抗,有明显抗拒情绪和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人不适合绘画疗法。此外,治疗师应专业化,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绘画分析训练能力以及绘画治疗实践经验,这是绘画疗法的有效保障。在进行大学生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绘画疗法与传统心理咨询手段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地应用。

参考文獻:

[1]刘中华.老龄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绘画艺术治疗心理干预模式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02).

[2]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张振娟.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26).

[4]李玉洁.论绘画艺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8.

[5]孔丽娟,王素云.论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6]武培博.绘画治疗在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3).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