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策略研究

2018-11-16 08:58冯晓兰
成才之路 2018年28期
关键词:生成性主题活动开展策略

冯晓兰

摘 要:学前教育要组织学生开展生成性主题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创新主题活动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精心安排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关键词:主题活动;开展策略;幼儿园;生成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66-01

学前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认知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这个目标出发,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生成性主题活动融入教学,让学生处于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局限性。

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课堂上,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如果教师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兴趣,很难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在自我探究中领会知识的奥妙。

例如,在冬天下雪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太阳出来之后,地面的雪会‘变瘦呢”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想象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雪是直接消失了,还是转变成了其他状态的物质”,这样深入一步的引导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思考的方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来解答上述问题,让学生把一小块雪放在手上,观察雪开始融化变成了水。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为什么雪会变成水”的问题进一步探究,逐渐掌握自然现象的本质(雪吸收一定的热量后变成了水)。这样精心设计的生成性主题活动,以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主题活动的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可对上述主题活动探究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水蒸气、水、冰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自主探究能力。

可见,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合理的生成性主题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采取科学化的教学策略,确保生成性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生成性主题活动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创新主题活动模式

在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以惯性思维形成单一的主题活动开展模式,否则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进而导致主题活动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应不断创新主题活动开展模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比赛等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开展体系,打造高效的生成性主题活动教学课堂。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橡皮泥变变变”的主题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主题活动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可塑性强的绿色环保橡皮泥,以演示的方法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并教给学生基本的塑造手法,教师可以迅速灵巧地捏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鸭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并互相讨论一下这些动物形象的基本外形特征,运用简单的塑造手法动手操作,展现各自心目中的动物形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橡皮泥塑造形象进行评比,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意见,以多样的考量角度选择出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以鼓励和发现优点的方式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和动手实践能力及思维的发展。可见,教师通过创新主体活动模式,每一个步骤都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在活动生成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参与热情,从而保证能够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提高主题活动教学质量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主题活动的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活动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整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例如,教师开展光现象的探究活动时,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影子來导入主题。教师可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光现象探究步骤,引导小组成员对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进行具有层次性的学习和探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以平面镜的形式实验探究,当一位小组成员能够看到另一成员时,另一个成员也同样能看到这位同学,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从本质上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然后,教师展示筷子在水杯中呈现出的弯折现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探寻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的活动中,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提高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从生活中或者自然现象中寻找素材,精心设计主题活动的方案。要以不断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中,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各种现象发生的基本原理,多角度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白兴圆.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谢慧敏.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生成性主题活动开展策略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