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做大做强香猪品牌

2018-11-17 23:24邸凌
当代贵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户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邸凌

“这是本地黑毛猪,那是三都香猪。”刚走进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阳基村,村民龙明邦迫不及待拉着记者到新搭建的猪舍里参观他的脱贫产业。从最开始的3头黑毛猪,到如今近50余头香猪,龙明邦对自己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很满意。

“白天放香猪出去活动,晚上回来补食,猪儿快活了,肉质就好了。”在阳基村,饲养香猪的并不在少数,驻村第一书记曾纪军告诉记者,2017年3月,村里成立的养殖合作社给有能力的贫困户都发放了香猪猪苗,并定时组织村民进行养殖培训,合作社还积极联系企业对村里的香猪进行回购。得益于出栏快、饲养成本低等特点,加上香猪品牌优势越来越响亮,饲养香猪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从三都水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局了解到,作为贵州6个香猪生产重点县之一,香猪成为当地“一县一业”的主抓产业。目前,三都已建成香猪原种厂1个、扩繁厂3个、香猪家庭农场20个、香猪专卖店1个、香猪屠宰加工厂1个,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香猪出栏4.36万头,带动脱贫人口10088人。

“香猪能给贫困户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贵州贵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饲养香猪,一般两个月就可断奶出栏,作为烤全猪上市。断奶香猪平均重6-8公斤,一头猪可售400元左右,若制作成烤全猪则能卖到1200元。成年香猪体重多在35-45公斤,作为特种猪肉上市,每公斤在100元以上,一头猪可获1300-1800元收入。“如果一个农户出栏成年香猪10头,年收入就能达到1.5万元左右。”黎强说。

“下一步,要扩大规模,整合资源,重点打造香猪品牌。”黎强告诉记者,三都香猪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以前均是由农户“单打独斗”,各自散养、各自贩卖,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导致品牌不为人所知,甚至还被外地客商买去贴牌,成为别人的“嫁衣”。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三都香猪产业,在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7年由贵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香猪全产业建设项目,获得贵州省产业扶贫子基金3亿元的扶持,第一期已经到位子基金4000万元,公司自筹2000万元,计划投资建设香猪产品深加工厂、香猪扩繁厂、香猪育肥厂等建设。目前,该公司基本形成了原种繁育、生态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食品加工、仓储配送、生鲜电商等13个环节的三都香猪全产业融合生态链。

“我们已经开始与外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黎强还表示,希望本地企业能加入到三都香猪品牌的建设中,将香猪的附属产业进行捆绑打造,共同将三都香猪的品牌做大做强。

按照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到2020年,将实现累计出栏香猪100万头的目标,产业覆盖全县六镇一街道贫困户4000户贫困人口16000人,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

猜你喜欢
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调查
○图片新闻○
慎给贫困户贴“等靠要”标签
救急还是救穷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扶贫中应注重换位思考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