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监控画面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2018-11-18 14:36王以军
记者观察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车主监控

文/王以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安防设备逐渐增多,监控设备逐渐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普及起来。而监控设备的应用和监控画面的捕捉,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新闻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但是同时要注意避免造成新闻失实,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不得滥用监控画面。本文就监控画面在新闻报道中如何运用做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放大细节,加强新闻的现场感

新闻事件中,很多都是突发状况,记者往往只能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到达现场,进行相关线索的记录,而此时只能拍摄到事后现场和结果,事件发生时的新闻场面,都无法实时记录。利用监控设备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全天候对监控位置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拍摄记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例如,发生在2017年2月13日的一起新闻事件,老人摔伤被保安、市民援助,当记者获知并赶往现场的时候,已经是事件发生的三天之后了,但是幸亏附近有一个酒店的监控设备把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都拍摄记录了下来,这为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提供了素材,成为其还原新闻现场的关键。

二、选择可看性画面,丰富新闻的故事性

记者在利用监控画面的时候,要注重挖掘其中的信息亮点,并放大画面,利用特写的优势来凸显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以此达到更好地吸引观众、迅速扩散传播范围、强化新闻画面的传播效果。

三、还原新闻事实,不得滥用监控画面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电视报道的时候需要保护相关的被采访人,对其进行面部虚化或局部遮蔽处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观众呈现并保留电视新闻画面的整体性。对于特别暴力、血腥、灾难或是痛苦的新闻画面,应该遵循新闻报道原则,将其舍弃,以免给广大观众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刺激。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要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自觉遵守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的工作原则,妥善处理好广大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和事件,并且能够深切地体会百姓生活的困难,给予关注并向社会表达他们的心声和感受。

与此同时,在采访、制作和报道新闻作品的时候,还暴露出一些重要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观众已经过于相信“有图有真相”,而直接忽视了监控画面的本质——图像——内涵上的多重性的意义。例如,发生在2014年2月的“南宁交警打车主得意亮出V型手势”的新闻事件迅速在网上传播。首先是由网友发帖描述,称车主一家人驾车前往南宁,在路途中遭到多名制服警察拦车,并遭其殴打和辱骂,并且上传相关的视频进行证明。而新闻当中所指的“警察打车主亮V型手势”的视频的确有。然而,经过详细调查之后,相关部门发布新闻辟谣称,“当事人警察只是在检查过程中与非法运营的车主发生争执后,车主无端指责警察打人,警察当事人为了证明自己未打人,就用手势比划示意自己手指受伤,却被误认为是比划剪刀手。”在这次新闻事件当中,虽然整个视频不是监控录下来的,只是网友上传,但可以从中看出,视频图像的解释和涵义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记者在进行采访和报道时,一定要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客观进行事实报道,不得滥用视频画面,恶意揣测,对社会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不轻信也不盲目信任相关的视频和信息,要根据社会常识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再来编辑、报道新闻,同时,对于视频的剪辑也要更加谨慎,不要断章取义,打乱事件发生的逻辑和时间顺序,以免造成混乱。

四、结语

总而言之,监控画面在新闻报道中十分重要,新闻记者需在进行深度采访、合理剪辑之后,在尊重采访人员隐私的前提下,将其应用于新闻报道当中。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车主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No.2 如何看待蔚来车友群饭圈化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