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探索,一路芳华

2018-11-19 08:28文心
莫愁 2018年31期
关键词:妇女公益家庭

群团改革进行时,江苏省无锡市妇联始终坚持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生命线,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各级妇联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回应妇女儿童家庭的关切和需求,积极探索,搭建工作平台,链接社会资源,优化服务效能,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巾帼网络影响力引领、维权机制构建、公益服务项目化实施、推动妇女就业创业等诸多方面探索出了新路。

无锡市妇女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本刊通过对无锡各市(县)区妇联特色亮点工作的回顾,全景式展现无锡妇女工作五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回首过去,她们锐意创新、斗志昂扬;展望未来,她们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服务妇女儿童,她们暖心出击

江阴市妇女联合会

“江阴女性成才支持计划”服务基地揭牌

“谢谢你们,要不是有咱社区妇联,我真不知这日子怎么过下去。”说话间,沈云的眼眶红了。丈夫不幸去世后,47岁的沈云和上大学的儿子相依为命。社区妇联得知后,第一时间送去关爱,帮助她申请了低保,为其儿子申请了助学金,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水之韵关爱女性服务社找到了沈云,为她定制了帮扶方案,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与培训。现在的她变得开朗自信了,还加入了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

在江阴,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江阴市妇联上下联动,重点培育公益慈善类、维护权益类、社区服务类女性社会组织,建立对应妇女儿童家庭需求的项目库,打造了一批品牌项目。今年,江阴市妇联重点实施“江阴女性成才支持计划”、“春晖”单亲贫困母亲援助项目、“港湾”家事调解工作室、“七彩伞”儿童防性侵教育普及计划。全市各镇街同步实施68个公益项目,一个个项目,一片片关怀,如春风化雨,惠泽妇女,润泽人心。

今年,江阴市妇联完成了市女性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及孵化园软硬件的提档升级,为妇女儿童类社会组织提供注册指引、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服务。中心首批入驻社会组织11家,新培育、指导、服务“爱在路上义工服务社”等6家民非企业。江阴市妇联实施女性社会组织领军人才成长计划,成立了有23家成员单位的江阴女性公益联盟,建立骨干成员轮值制度,定期开展“伙伴日”活动,推动联盟内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女性公益人才开展常态化培训,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与此同时,江阴市妇联通过宣传公益榜样,综合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发女性公益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以家庭文明涵养社会新风

宜兴市妇女联合会

7月12日下午,在“鸿雁寄深情,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分享会现场,8组朗读者通过家书分享了他们的动人故事。开展“家书传情,家风润德”一封家书征集活动,正是宜兴市妇联以家庭文明涵养社会新风的一个缩影。

家庭文明离不开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近年来,宜兴市妇联积极打造“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品牌,连续开展家风家训系列主题活动。与此同时,还先后开展了“良好家风,清廉我家”廉政情景剧创作展评、“清风伴耳,幸福常在”廉政亲情寄语等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树廉政家风的热潮。

宜兴市妇联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机构,不仅对宜兴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进行换届,调整充实其成员队伍,还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类家庭教育专题宣讲、百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等活动。迄今为止,家庭教育讲师团已走进全市215个村和97个社区。

宜兴市妇联持续深入开展的“最美家庭”寻访活动,让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发现“最美”、分享“最美”中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紫砂世家”曹婉芬家庭喜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殊荣,与李彩英家庭齐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由宜兴市妇联牵头,以曹婉芬家庭命名的宜兴市首个最美家庭工作室,于2017年3月正式成立。曹婉芬家庭先后走进丁蜀镇西望村、公园路社区等地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女陶艺家联谊会、民盟宜兴七支部、无锡小记者等一批寻“美”而来的寻访者走进工作室,近距离聆听曹婉芬分享文明家庭建设经验,使妇联的家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助力创城巾帼添彩”百千万文明创建行动启动仪式

探索服务模式,改革在路上

梁溪区妇女联合会

近年来,梁溪区妇联重视推进新领域新群体妇女组织建设,20家新领域新群体妇女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无锡市首家新市民妇女组织——广瑞路新市民妇女联谊会今年6周岁了,会长张世萍感慨说道:“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坚持‘四同’(同家园、同待遇、同服务、同权益)、‘四自’(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工作方针,以点带面,影响并帮助到更多的新市民妇女和儿童,和大家一起成长,最终实现助人自助。”在“领头羊”的带领下,更多的妇女群众找到了归属感。

梁溪区妇联率先探索兼职副主席选拔和建立“2+X”(“2”指机关专职和挂职干部,“X”指机关工作志愿者)的干部队伍配备、使用和管理模式,带动区妇联干部队伍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X’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妇联干部队伍,为妇联组织增添了新的活力。”梁溪区妇联主席陆激华说,“我们将向社会招募一定数量,具有法律、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参与区妇联机关工作,促使机关妇联转型群众妇联。”

立足需求导向,构建社区妇联、妇女社团、妇女社工三位一体网络,建立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社工指导等N项免费服务项目清单,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服务,是梁溪区妇联探索实施的“3+N”服务模式。2017年暑期,梁溪区妇联与无锡智慧爱公益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智慧爱暑期儿童心理行为训练社区行”活动33次,帮助家庭监护缺失儿童调适心理;与无锡晓玮艺术培训中心合作,为家庭监护缺失儿童提供免费美术培训课程8期,举行“我爱我家”少儿创意美术公益大赛,帮助家庭监护缺失儿童促进社会融合。今年上半年,梁溪区妇联邀请知名法官、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为基层妇女群众和家庭提供12堂维权课程,受到基层群众欢迎。

弘扬家居商场妇联成立大会

家庭教育服务集成在“云端”

锡山区妇女联合会

“改善孩子考前焦虑的方法”“天一中学沈茂德校长谈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每周都会打开“锡山云家教”微信公众号,了解家庭教育资讯和家教知识。进入“锡山区云家教”服务平台,可以看到“在线答疑”“面询预约”“微课堂”等多种家庭教育服务形式。

经过不断探索,锡山区妇联联合区文明办、教育局等部门组建了“云家教”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将辖区的家庭教育专家、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名优教师等专业人员和优秀家长组织起来,成立家庭教育志愿指导队伍。先后建立了“锡山云家教”公众微信号、“朝阳网上家长学校”网站等一系列线上家庭教育公益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便捷、共享”的家庭教育服务。

“在这里,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鲜活的家庭教育案例,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高洁雁是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云家教”的专家团成员之一。借助“云家教”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平台,她通过做讲座、在线咨询、电话和面询等方式,已经为近千人次的家长咨询提供了指导、服务帮助。

“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指导研讨活动

“云家教”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开启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互动式的“互联网+”家庭教育新模式,是妇联组织发挥‘联’的优势,依托互联网,整合多方资源,合力推进和改善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思考、新实践。借助该平台,锡山区、镇两级妇联先后举办亲子阅读卡DIY设计大赛、“家风家训秀出来”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各类家庭教育活动180余次,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200余场,汇编了《家庭教育选粹》9本,辐射服务家长7万余人次。这也推动了服务型妇联组织的建设,使锡山区妇联工作更接地气、更贴人心。

三级联动,守护妇儿安全

惠山区妇女联合会

“周法官,请给我们讲讲如何帮助受害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宋律师,精神暴力也属于家暴范畴吗?”基层妇联干部们围绕专家授课内容,开展小组讨论,进行个案咨询,惠山区妇联每年都要举办这样的维权实务培训班。

惠山区妇联采取线上线下并行的模式,分析解读真实案例,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桃娃春播·百名律师百千万”行动,建立了7条青少年法治专线。近3年,共举办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5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8万人次。

今年6月,惠山区妇联实施“童心同行·爱佑未来”儿童保护计划“三个一”工程:为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教师维权志愿者,为每个村(社区)培训一名维权义工,每个季度开办一次儿童安全教育课堂。同时推动将儿童保护纳入社区家长学校课程,组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关爱儿童,防范各种侵害行为。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惠山区妇联制订印发了《家庭暴力类案件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自助与求助指南》,推动多部门联动制定了《惠山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试行办法》,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儿童保护机制。

惠山区妇联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建立三级维权联系点,广泛招募志愿者和专业团队组成“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并与司法部门建立志愿者长效联系机制,常态化开展“坐堂会诊”式志愿服务。

巾帼维权志愿者服务队

惠山区妇联孵化和培育了“苏适家庭心理咨询中心”“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等11家女性公益性社会组织,运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执法办案中心综合服务阵地,与各类女性社会组织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成果共享,打造出“妈妈惠”“木兰荟”等维权品牌,有效破解了维权热点、难点。

“她力量”助力女性创业就业

滨湖区妇女联合会

优秀创业女性才智分享会现场

“刚开始创业时,我的葡萄园只有一点大,现在我的标准化连栋大棚占地40亩,还引入了物联网控制系统。”无锡市双虹勤园家庭农场农场主陈伟文说起十余载的创业经历,既感慨又骄傲。“我一路走来,离不开‘娘家人’的悉心相伴,加入区女企业家协会,申报省级巾帼示范专业合作组织、参加‘魅力滨湖’女性创业创新大赛,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我成功创业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

近年来,滨湖区妇联不断深化“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为创业创新女性提供交流、学习、成长、合作、展示的平台。

从2016年开始,滨湖区妇联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连续举办“魅力滨湖”女性创业创新大赛。线上投票展示,线下分享交流,124名优秀女性从幕后走到台前,用自信从容展现着独特魅力。

滨湖区女性创业就业培训学堂为妇女创业就业定制精准化、实战化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则采用课题教学和现场演练的模式,帮助参训妇女掌握母婴护理等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2018年3月3日,“架金桥·送岗位·促就业”女性专场招聘会如期进行,作为固定节目,滨湖区妇联连续9年在“三八”节期间举办女性专场,为全区万余名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

走进会员企业,实施残障家庭儿童关爱项目……在滨湖区妇联的协助下,滨湖区女企业家协会完成华丽转身,协会已经升级成为富有女性特色、紧密协作、锐意创新的优秀女企业家“团队”,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巾帼榜样、领航人物层出不穷。

“5W”微信工作法,架起“连心桥”

新吴区妇女联合会

今年年初,新吴区妇联在新安街道试点“5W”微信工作法,即:1名妇联成员,至少联系1个微信群(Wechat),抓若干个女性骨干并联系若干特殊代表(Women),推广妇联工作(What),解释妇联定位(Why),提供问题解决路径(Way)。试点工作开始后,新安街道妇联组织新建专属微信群12个,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等妇女工作者直接联系微信群40余个,新增妇女骨干66名,宣传妇联工作50余次。

小钱是一个深困家庭纠纷求助无门的外来媳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报名听了两节街道妇联开展的“女性成长课堂·你不知道的家庭关系”讲座。受益匪浅的她,鼓足勇气添加了街道妇联陆主席的微信。

“陆主席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创造机会让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让我们一起去上课。我有问题,只要在群里讲,就有姐妹回应我。我觉得,我是真正找到了娘家人!”小钱待人诚恳而热情,如今走出困扰的她,已成为一名街道巾帼志愿者。

“5W”微信工作法的推行,开辟了妇女群众获得帮助、反馈民声的新渠道,也为街道女性领袖和基层妇女工作者提供了便捷。

新安花苑第一社区妇联主席赵瑛说:“以前我要靠联系居民组长、楼栋信息员和30名妇女代表,来掌握片区妇女儿童相关信息,收集来的问题往往是滞后的。现在好了,社区妇联每位执委联系不同群体的骨干,妇女群众的诉求、问题随时都可以反映给我,工作更有针对性了。”

今年8月,“5W”微信工作法在新吴区妇联系统正式推行。

“双新妈妈”QQQQ群开展线下亲子活动

猜你喜欢
妇女公益家庭
公益
公益
公益
家庭“煮”夫
公益
恋练有词
当代妇女的工作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