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学国学不能附庸风雅“一阵风”
——本刊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2018-11-19 10:38执行王义正发自北京海淀
清风 2018年2期
关键词:糟粕国学领导

执行_本刊记者 王义正(发自北京海淀)

“国学”是近几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全民“国学热”的背景下,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提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学习国学,他认为国学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这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政治生态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政治智慧,也可为今天的领导干部在施政、行政过程中提供一些智力支持。近日,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了王杰教授(以下简称“王”),对领导干部为什么需要学国学和该如何学国学等相关话题与王教授展开了讨论。

“关键少数”学国学更容易产生社会效应

记:您为什么将领导干部这一群体单列出来,特别呼吁他们学习国学,您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王:领导干部是权力的拥有者和决策者,是“社会精英”和“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如何,关乎法律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目前,整个领导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人文素养不高、道德自律性不强、为官从政能力不够的现象,因此,呼吁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一是有助于领导干部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能力;二是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国学,可以起到很好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必将对普通群众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在中国,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办、国办2017年年初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学什么、怎么学,都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建议各级领导干部好好学习一下。

记:领导干部学习国学对于当前构建健康和谐的政治生态会有哪些助力?

王: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为政之道,有助于为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丰厚滋养。比如,以民为本、富民乐民的思想,“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等,这些政治思想可以为今天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总之,领导干部学习国学,既可以提高为官从政的能力,又可以提高修身做人的素养,促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之目标,为政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记:具体来说,学习国学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有哪些帮助?

王:学国学,可以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和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国学有助于打牢修身养性的基础,夯实为官做人的根基,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来说,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国学中有很多关于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精华,如《大学》中强调的“止于至善”,告诫为政者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所以,领导干部学习国学,有助于牢固树立信仰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者,国之根也”、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本君末等思想。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民本思想,有助于树立公仆意识、人民至上的信念;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做到心中有民、一切为民。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廉洁自律的自省意识。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都是要做到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一定要经常想一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谨慎对待手中拥有的权力,自觉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

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要树立责任意识,勇于干事,敢于担责;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为官有为”,真正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不能丢了自己的宝藏,去别处“乞讨”

记: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但也同样存在一些糟粕,党员干部应如何批判地、创新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

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如,官本位思想、权力本位思想、个人崇拜、依附性人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女子无才便是德”“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等,这些都是封建糟粕,应该摒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主张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地、创新地汲取原则。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确区分“精华”与“糟粕”。以往,人们习惯将传统文化简单化地分为精华与糟粕两部分,认为凡是具有人民性、唯物主义的,那就是精华;反之,那就是糟粕。事实上,精华与糟粕很多时候是杂糅在一起的。如果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自然也是不一致的。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必须要正确区分“精华”与“糟粕”,结合时代的特点与要求,自觉做到辩证分析,批判汲取,创新发展,唯有如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挥资政、育人之功效。

记:领导干部该如何学国学,您有哪些建议?

王:我个人认为,领导干部要学好国学,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习国学要坚持正确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会存在着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领导干部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的取舍,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领导干部学习国学,应该要有温情和敬意,尊重和认同。不可像过去那样“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把自己家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都丢了,拿着个破饭碗,到处去乞讨。

领导干部学习国学,还应该要着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领导干部要想学好国学,应该要做到想学、愿学、自觉学。也就是说,要努力把学国学当成一种境界来追求,当成一种习惯来养成,当成一种幸福来享受。

此外,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不是附庸风雅,不能一阵风,也不能搞成形式主义或者“面子工程”。学国学贵在坚持,需要领导干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对于国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才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记:您倡导创建了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目前状况如何,在领导干部中的反响如何?

王: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应该让国学传播与普及有一个新的转向、新的目标,那就是要面向广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群体。为此,在2016年8月,我们成立了“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

一年多来,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积极开展工作,继续推动“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在走进榆林、贵阳、济宁、佳木斯、岳阳五座城市以后,又先后走进了曲阜、兰州和临淄,“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各地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反响,已成为领导干部学国学的著名品牌活动,希望不久的将来,这项活动能够走进长沙。另外,领导干部学国学公共微信号(gxjt2014)自创建以来,目前关注量已接近9万人,大多数关注者都是各级党政、企业领导干部;同时,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大讲堂、专项基金、出版工作室、志愿者同盟等活动都在有条不紊、积极推动运作实施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实黜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学精神正在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中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可以说,在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的积极推动下,经过提炼、简化而提出的“领导干部学国学”口号响亮,导向明确,是推动领导干部素质教育和政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廉”德是为官者和普通百姓共享的价值

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当中几乎都是对党员干部自身提出的具体要求,学习国学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与《准则》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机结合?

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自律规范,充分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坚持,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继承与发扬。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基本内容与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传统廉德思想存有很多契合之处。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和强调“廉”德,有很多关于“廉”的论述,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等。可以说,“守护廉洁,人人有份”,“廉”德是为官者和普通百姓共享的价值。《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前四条,要求党员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

从传统廉洁文化来看,这四个方面都是对“廉”德要求的具体化。“廉”是公私关系的分界线,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底线,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防线。《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后四条,强调的是在廉洁从政基础上,自觉做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把廉洁的道德要求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了八小时之外,从公共领域拓展到了私人领域。

记:呼吁党员干部学国学,您的预期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而领导干部是其中的“关键少数”,所以,我期望领导干部通过反复不断地学习国学,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能力,真正打造一个风清气正、人人向往的政治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希望通过学习国学,以期领导干部能够从丰富的国学经典中汲取和领悟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之道,增强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打牢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根基,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养及治国理政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干部学习国学,带动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猜你喜欢
糟粕国学领导
“垂”改成“掉”,好不好?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爱情寓言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