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8-11-19 03:29黄玉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黄玉珊

摘 要:小学是学生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数学思维的内涵与重要性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 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灵活性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刻了解数学思维的内涵与重要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一、数学思维的内涵与重要性

数学思维主要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思考方法将数字、符号形象化,从而进行数学运算解决问题[1]。同时,学生在严密的数学逻辑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且可以准确推理数学问题,这也是数学思维的体现[2]。

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容易被不同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进而表现为不同的学习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其接受数学新知识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不能较好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较为吃力。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数学学习较为轻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与逻辑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答数学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

部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又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所有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具象化,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以《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并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武汉、黑龙江、四川、海南这些省份。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同学们去过这些省份吗?去过的同学可以为其他同学简单的介绍一下吗?”,请3名同学简要地介绍。介绍完毕后,教师先简单介绍这些省份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将各个省市的面积呈现在多媒体上,并让学生尝试读出这些数字。教师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数进行比较,黑龙江454800与内蒙古1100000,位数多大于位数少的,可以得出454800<1100000。如果遇到同位数的情况,例如新疆(166000)与西藏(1210000),应该从最高位开始比较,得出166000>1210000。在教师比较后,可以让同桌之间任意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进行比较。结合中国地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将数字与图片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同桌合作的活动可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发散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得以提高。

2.数形结合教学

數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数字与图形的转换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道:“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应该合理利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之后将图形转化为数字,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以《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课为例,通过拼摆小正方形,使学生初步感受数与形的关联。在拼摆小正方形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些大正方形是由多少小正方形组成的?”“如果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要增加几个小正方形?”拼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算式表示每个大正方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并提问:“观察这几个图形与计算的得数,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拼摆学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字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3.注重生活化教学

若想提升小学数据教学效果,实现学以致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答。例如,在学习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某建筑公司有红,灰两种颜色的砖,红砖量是灰砖量的2倍,计划修建住宅若干座,若每座住宅使用红砖80米3,灰砖30米3,那么,红砖缺40米3,灰砖剩40米3,问:计划修建住宅多少座?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并利用数轴、图形等简化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引入数学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合理设置阅读时间,并在阅读文章的关键部分进行适当地提示,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的练习题。学生在阅读完毕后,可组织学生就阅读内容与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不断思考,提出新的观点,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辩论、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形式丰富数学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每周设置三道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来自于课本或数学读物中,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读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解答,以回答的正确率与解答时间为评价标准,每月整理评比结果,对前三名以及进步较大的同学给予奖励。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编写班级报纸,教师可以在报纸上对阶段性的数学阅读难题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在报纸上分享数学故事。

结语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注重生活化教学,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7(2):00013-00013.

[2]尤佳佳.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4):89-8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