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018-11-19 03:29舒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舒灵

摘 要: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根本动力,由此,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方法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尝试、实践中逐步获得真知,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策略

当前,小学数学学习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不牢固,在没有掌握、巩固好已学知识的情况下,对于新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解决问题能力薄弱。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对于抽象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其推理能力还停留于熟悉情境和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师需要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单向度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要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问题。

[镜头回放]

第一层次——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师:大家课前准备了“百数表”,大家对照着自己准备的表,找一找5的倍数,并标注出来,再观察一下5的倍数都有哪些特征呢?

师:展示5的倍数,并让各组学生交流自己所发现的5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练一练:同学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哪些数是5的倍数,并说明为什么?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15、13、16、20、35、10、28、36、42、55、70、96、100

第二层次——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师:大家再对照刚才的“百数表”,找一找2的倍数,并观察一下它们的特征吧?

师:展示2的倍数,并让各组学生交流自己所发现的2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小结: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练一练:大家再一起找找2的倍数吧!

36、42、38、47、23、59、66、98、81、33、15、17、98、89

第三层次——认识奇数

师:(出示400和8000)这两个数的0在什么位置?该怎么读呢?

师生小结:末尾有0的情况怎么读?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练一练:读数 200 300 4500 3750

第四层次——认识偶数

师:从“百数表”中,大家找找那些是偶数?

生:找出偶数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偶数有什么规律啊?

总结:偶数都是2的倍数。

第五层次——认识奇数

师:从“百数表”中,大家找找那些是奇数?

生:找出奇数

师:大家发现奇数有什么规律了吗?

生:除了上面找出的偶数,其他都是奇数。

师: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奇数和偶数的特点大家刚刚也已经交流了,即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偶数和奇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

练一练:略

2.主动探究,体验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学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容易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占据为理论灌输的时间,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尝试,自主探究,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时,我改变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熟悉它们的特征。[2]

[探究剪影]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小圆木棒和橡皮泥一起来制作几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好吗?(提示:这里的不同是指面的不同)[3]

制作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制作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

生:选取合适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现将框架搭起来,制作成形象生动的立体小盒子。

师:同学们找一找哪一个是棱,哪个是面,哪个是顶点呢?

生:总结棱、面、顶点。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刚刚做的长方体,有没有一种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呢?大家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如何将他们变成正方体?

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解决的方法,并逐一尝试。

学生在自主探究后的交流,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反映两者之间关系的图,这样既生动直观,又便于理解。

3.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画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以生动的图形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但我们发现,在低段,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善用画图来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缺乏画图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各种图形产生浓厚的兴趣。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让学生想“画”

师:同学们,大家都玩过积木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很多积木,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童年时代的记忆吧!请大家开动脑筋摆出从正面看是三个正方形的图形。

学生有玩积木的经验,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经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作为画图能力培养的生长点。

[探究环节]体会方法,让学生会“画”

师:现在大家手上都有很多正方體积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积木,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

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小组实践操作,老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展示环节进行集中点评。

师:大家在成果展示完之后再想想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摆出的立体图形形状不同,在正面观察时却是相同的图形,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生:继续动手实践

师:(层层深入,继续追问,在不断探索解决问题中,增强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同学们,如果再加一个小积木,也就是五个相同的正方体小积木,要确保从正面观察的形状不变,我们应该如何拼搭呢?

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观察、探究中来,让他们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中,强化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掌握解决不同类型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乐于问问题、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卢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2]胡庆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才智,2015(06).

[3]白桂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探究[J].科学中国人(人文社科版),2014(08).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