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督导促进园所持续健康发展

2018-11-19 03:19郭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支持性园所海淀区

郭新

2017年4月,五一幼儿园接受了海淀区学前教育综合督导;2018年3月,幼儿园又接受了学前教育综合督导回访。一年来,我们亲身经历了园所的蜕变,深切感受到了积极的外部督查与指引在推动园所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抓住督导契机,以问题意识、攻关意识、发展意识为指引,在办园质量上抓全局、抠细节,借助专家引领实现了全方位进阶。

支持性督导满足园所发展内需

五一幼儿园创建于1951年,办园67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学前教育的深度发展,以及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不断加大,再加上受部队体制的影响,幼儿园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如师资队伍流动性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等。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我们抓住学前教育督导这一发展契机,将自身迫切的发展需求、强烈的提升意愿与支持性督导紧密结合起来,依托督导室的专业平台,实现园所的新发展。

支持性督导模式是海淀区学前教育综合督导的一大特色,它将促进园所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尊重被督导园所的主体地位,不仅发挥督导监督、评价的作用,更注重体现指导、服务的功能,有效激发出园所强烈的发展内需。

因此,我们激励全体教职工投身到迎接督导的准备工作中,将督导视为园所发展的良机,也是个人发展和提高的平台。认真学习《北京市海淀区学前教育督导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自觉对标《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将督导要求融入日常管理和常态工作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状态,共同剖析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专家意见,从管理、教学、保健三个方面破旧立新,实现园所综合质量的飞跃。

借助多元督导方式,为园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督之有据,导之有法。根据园所需求,督导室在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给予我们不同形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园所健康发展。

1.借助督前指导,解决园所个性问题

督导前,督导室邀请专家为园所把脉会诊,找到真问题,发现真矛盾,探索真方法。在专家的引导下,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室内外空間利用不充分,材料取放不方便,食堂干湿区域没分开等,发现问题后专家现场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则立行立改。此外,针对后勤管理如何更加精细化、区域材料如何既丰富又具挑战性等管理和教学问题,督导室为我们联系六一幼儿园、中科院三幼等优秀园所,让我们学习借鉴其经验和做法。督导前的专家指导,让我们找到了园所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到了学习的榜样,为满足园所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听取客观分析,督中确定发展方向

督导过程中,督学们对照《评价指标体系》,对办园情况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在反馈时,专家团队客观剖析园所发展现状,既肯定了园所在60多年办园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又提出要“继续发挥部队排头兵作用”“在课程建设中利用园所优势,发掘开展自然课程”等要求。同时,针对园所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视角给予意见和建议。例如,要进一步完善队伍发展规划,增加包括保健医、后勤、行政等各岗人员的培养目标与内容,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得到发展,促进园所可持续发展;针对教师人数多、年龄差异大、原有经验和个人特长不同的特点,建议开展分层教研,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日常教研的有效性。

3.重视结果反馈,督后坚持整改

督导关注的不是短时效应,而是长期成效。根据督导的反馈意见,在督导后的一年里,园所制定整改方案,列台账、定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两个意识,落实四项重点,健全三个机制。比如,我们按照督学意见完善了《全园教职工队伍发展规划》,开展面向全园的多元化培训,为每位教职工个性化、专业化的成长搭建平台。特别是将后勤队伍的培训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对后勤各岗专业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地开展技能大赛、园际交流等活动,激发了队伍活力,有效推动了后勤工作的开展。在今年的回访中,园所的整改情况得到督学们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园所持续健康发展

以往说到督导,我们往往感受到的是迎检的压力,然而,海淀区的支持性督导关注园所实际需求,真正从园所的长远发展出发。园所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将短期的外在压力转换为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新理念,在体制机制、园所管理和干部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健全三项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质量。一是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加强园本课程建设。对课程计划执行的过程实施监控,处理好课程体系与每日活动的关系,提高对课程的领导力;将幼儿园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纳入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二是建立分层教研机制,提高园本教研实效性。根据队伍结构及特点,将教师分为新手型、成长型、成熟型、特色型四个层次,提供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求的园本研修途径。三是形成规范评价机制,做实幼儿发展评价。包括: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内容、统一工具;三个“有效”,即记录真实有效、数据准确有效、分析客观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反馈功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规范标准流程,从制度上完善管理。督导让我们认识到标准和流程对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为了固化这些成果,我们再次梳理幼儿园各类制度、各项流程,特别注重细化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形成《园务管理手册》《保教管理手册》《保健管理手册》等9本系列管理手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保健医和保育员共同策划录制《保育工作16项标准操作》微视频,作为园本培训教程,规范保育工作。

加强干部培养,从管理上放权赋能。中层管理干部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我们大胆调整管理模式,弱化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打破各管一摊的分割局面,以更加民主开放的方式放权赋能,让中层管理干部参与更多的决策,享有更多的支配权,激发她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支持性园所海淀区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