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2018-11-19 07:44周瑞芝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 要: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为了教好语文这门学科,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采用发现式阅读教法、探究性阅读法来进行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自读文本,质疑、探究、合作、再释疑,直至掌握文本的意蕴,从而达到熏陶学生道德情操、积淀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发现式阅读教法;探究性阅读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11

作者简介:周瑞芝,女,湖南长沙人,一级教师,本科。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它既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可见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以及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很欠缺,阅读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开展好阅读教学呢?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内容是否有意义,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教材的看法,如果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教材能满足其好奇心,他自然就乐于学习,时间可以缩短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不仅学习效率高,而且所学知识保持效果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视频中有斑羚在逃命,有猎狗助猎人在追赶,还有戛洛山上不可逾越的伤心崖,斑羚群陷入了绝境,先是惊慌、胡乱蹿跳,后有一老斑羚以身涉险,助跑起跳,想要跳过山涧,结果坠下悬崖,这时,学生们神情紧张,目不转睛,有的还唏嘘长叹。观看视频后,我让学生复述课文,出乎意料的是,连平时趴在桌上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还不负所望。在教斑羚飞渡场景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斑羚飞渡的动漫,让学生目睹老斑羚用自己的死亡做“桥墩”,为年轻斑羚搭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年轻斑羚们获救了,种群得以延续。看过后,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对于老师设置的问题,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探求、说出答案。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二、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过程是学生和教师、文本的一种相互交流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充分阅读、领悟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各种阅读技能来展开学习,逐步提高其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采用发现式阅读教法、探究性阅读法来进行教学。

1.发现式阅读教法

发现式阅读教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激发求知欲而发现问题,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效仿一位前辈,在教《孔乙己》时,先让学生阅读,并告诉他们:读书贵在读出问题、有所发现。为帮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学会寻找问题的途径,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一人?”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地活跃起来了,最后讨论越来越热烈。接着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他身材高大,有劳动能力而不去劳动?为什么他要排出九文钱?”等。教师在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后,要千方百计让这火花燃烧,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师生在愉快气氛中互动。当然,学生们在激情飞扬的发现中,难免会出现偏颇,甚至是奇谈怪论等问题。我先积极地表扬、认可学生的才干,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滋味,将评价变成一种催化剂,鼓励学生在发现之旅中走得更远、更稳健。针对上述学生发现的问题,接着我又问:“你们发现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又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探究性阅读法

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去领悟文本的主题意蕴、情感意蕴、艺术技巧,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主体、意境、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创造、补充,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我在教《老王》这课时,先让学生阅读,然后问学生:“文本中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感情?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对老王日常生活中几件小事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老王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渴望亲情、友情;“我”心怀愧怍)。拓展:“你怎样看待作者的愧怍?你平时是怎样对待周围的不幸者?”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探究和发现的阅读中。

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有个性的理解和新鲜的感受,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以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愿口述的可口述;想画的可绘画;还可用小品表演的方式。我在教《变色龙》时,在学生阅读并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口头表现力、概括力强的,可以复述故事情节;善于绘画的,用漫画或脸谱的方式,再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色;善于表演的,在班上分角色进行表演,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智慧,让他们的才情得以展现,潜能从容释放,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學生的阅读实践。”不同的学生,因各自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会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机会、权利,不越俎代庖,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地对阅读活动进行引导、点拨。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个人情感表达的阅读结果,各抒己见,就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个性会更飞扬。

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就是围绕“两个著名问题”阅读探究。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学生用一个“骗”字来概括故事情节:“皇帝等人被骗的原因是什么?小孩没有被骗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答案各有千秋。宁老师的这节课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与互动协作上,最是成功,这堂课既是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范例,又是课堂互动的范例,还是我们语文教师学习的经典。

总之,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个人思想升华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须牢固树立“以阅读为本,以学生自读为本”的指导思想,还要做到把精与略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要读之得法、读之有效,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三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