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生活之窗,轻松写作

2018-11-19 07:44骆丽华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活动化生活化

摘 要: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打开生活之窗,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充实写作内容,陶冶情感。实行生活化作文,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获得更真切地感受,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的作文。

关键词:生活化;活动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27

作者简介:骆丽华(1975—),女,广东广州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水平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课上,看到学生们对照着范文,在作文本上写上几句枯涩、无味的语句,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无助的眼神时,我不禁陷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情达意,传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对生活的独有感悟!可是当前的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七拼八凑写出的文章干巴巴的,毫无生气,少了灵气和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打开生活之窗;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充实写作内容,陶冶情感,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的作文。那么,如何让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下面我谈谈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关注日常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晨雾晚霞,花开花落,鸟鸣虫叫,溪流蜿蜒,大千世界,神奇美妙。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身边的事物天天都在发生变化,社会的人情冷暖也在每日上演。生活本是写作的源泉,但是我们的学生并没有把形形色色的生活记于心间,日复一日的生活在他们心里好像不曾留下痕迹。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善于发现,乐于思考。

1.关注偶发事件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突发的事情,让人措手不及,让人体会到人情冷暖。教师若能抓住时机,指引学生用一双“慧眼”观察生活,触发他们的情感,这样何愁没有写作素材!春季天气多变,一天早上,我正上语文课,一位女同学小娟忽然“哇”的一声,呕吐了,秽物溅了一地,难闻的气味弥漫课室,几个同学捂住鼻子,跳开了,嘴里嚷嚷着。这时她的同桌默默取出纸巾递给她,然后对我说:“老师,我去沙池铲些沙子回来收拾脏东西。”然后就拿工具出去了。等我带着小娟去卫生室安顿好,课室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我深感欣慰,然后转念一想:下个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何不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指导?于是,我马上改变了上课内容,让学生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因为事情是“正在进行时”,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一篇篇佳作陆续呈现。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充实、生动、活泼,学生也写得轻松,因为不用花大力气去“挤”字凑数。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有所感触,充满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最能够打动人心。

2.关注日常家庭生活

我们还可以从看似平淡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庭里,家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我们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带动学生多参与家庭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从多姿多彩的家庭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有位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这样写:“打开煤气炉,铁锅很快就冒起青烟,我马上把鸡蛋放进锅里,把火调小一点,鸡蛋的四周很快冒起了泡泡,顿时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很快鸡蛋变得金黄的,我连忙用铲子把蛋翻过来继续煎,接着我又倒一些酱油,再煎一下,好,大功告成!”这段话写了煎蛋的过程,虽然简单,可是快乐的心情显而易见,可见是她的亲身经历。学生动手做家务,如洗碗、拖地、倒垃圾等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等活动既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为学生写观察日记提供了素材。农村的学生跟着父母去种菜、锄番薯、摘荔枝等,从中获得的知识更丰富,感受更深刻,这些更是难得的写作材料。

鲜活的生活场景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我们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写作激情

好动活泼是孩子的本性,说明他们头脑灵活,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多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大胆实践,多动手动脑,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

1.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好作文教学计划,设计好本学期的语文活动

如春天带学生穿梭于乡村田野、小桥流水之间,让学生倾听春天的脚步声,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在银铃般的笑声中把一只只纸鸢放上蓝天……奏响了学生写作的进行曲。秋天,带学生去秋游,欣赏红叶,摘葡萄,进行野炊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做饭炒菜。于是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我朝着田野走去,只见太阳公公从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来了,它一边和小鸟说笑,一边笑嘻嘻地向上升。看,它的脸多红呀!”“草地上,紫红色的野花开得多灿烂!蝴蝶也被它们吸引来了,不住地亲吻它们可爱的小脸蛋。”这些漂亮的句子涌动着生命的火花,因为这是学生们用慧眼去捕捉的镜头,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用传神的笔去描写的。

2.借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与写作有机结合

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一主题活动。学生自主选小题,通过搜集资料深入探讨元宵、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各地的民風民俗,通过动手制作民俗物件、应节食品等,在主题实践中感悟传统节日,享受实践中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传统底蕴。通过写调查报告、汇报学习成果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学生就描绘了从化地区特有的春节习俗“掷彩门”:“‘掷彩门大约在晚上八半点开始,先是敲锣打鼓,舞狮采青,鞭炮齐鸣,烟花竞放,鞭炮声震耳欲聋。九点钟,有一个彩门被幸运儿点燃了!点亮的彩门,一边转动,一边喷射火花,那橙黄的烟火喷洒而下,映亮了天空,一道道焰火从天空中倾泻而下,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水哗哗地倾泻而下,壮观极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成果展示过程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情动而辞发,写起作文来自然流畅、轻松自在,笔下的文字就会灵动而有个性。

三、结语

生活即教育,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生活化作文教学定能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出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宋燕晖.如何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5):31-3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许艳红.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袁亚琴.重视“做作文”的历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4 (28):35-58.

[5]姜文厚.借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76.

[6]李冬梅.发挥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169.

[7]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9):54-55.

猜你喜欢
活动化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动化教学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