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讲究

2018-11-19 07:44周慧端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讲究设计

摘 要:如果说数学课堂教学是主阵地,那课后巩固的作业就是铺路石。但当前的数学课后存在着大量的低效重复的练习和无效练习,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题海战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后活动时间。文章作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实际自主设计作业,并从作业明确适量的问题、关键处的巧设问题分析及如何拓展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深入实践和挖掘,以期探讨如何使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校本作业;设计;讲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3

作者简介:周慧端(1976—),女,福建厦门人,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校本作业的有效练习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校情,并关注学校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的作业是当前实现“依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好的校本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快乐成长,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然而许多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不加思考和打磨,更有甚者出现了题海战术,使刚刚接触课后作业的中年级学生就疲于应对,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这就有可能将学生引入“厌学”的道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保证中年级校本作业的有效性呢?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校本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谈谈作业设计技巧的些许策略。

一、讲究“学情差异有层次”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准则。因此,教师在开始设计校本作业时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编写。然而,许多教师不加筛选地从网上下载或购买许多重复性的作业来充当每天的课时练习,不仅苦了学生又累了自己。由此可见,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势在必行,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中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因此在设计练习时,笔者特别注重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如在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课时的“快乐过关”这个环节时,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先从简单的“画一画,比一比”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出發,并在对比中发现计算方法。紧接着进行第二个层次的“看谁算得全对”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专项练习,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训练计算速度。最后进行一个填表的综合练习,既能复习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又能训练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主要强调综合应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起点和发展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训练的起点,并发展其数学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讲究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优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等生和学困生,体现了新课标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学习理念。

二、讲究“明确适量有趣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中年级任教教师一定要学会控制课后作业量,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设置上严格控制作业题目数量和难度,提高训练效果及题目的趣味性。作业设计一定要摆脱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的计算和无思维考查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明确”一点、“适量”一点、“趣味”一点,通过讲究量的同时,把丰富的知识、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训练。例如,在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课时的作业时,我从三个部分进行明确的设计:①快乐过关;②缜密思考;③勇敢挑战。每部分的题量都在2~3题左右,时间大概在30分钟。又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后,我利用这个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是多少的题目:个位上的数减去一个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后是最小的一位数;十位是由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老师的年龄是多少。根据这些条件,学生飞快写出自己的老师年龄,觉得既轻松又十分有趣。虽然这样的作业信息量比较大,但题目明确又寓于猜谜之中,学生不觉得乏味,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和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做得津津有味。

三、讲究“问题分析有创意”

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如果教师在中年级时就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分析思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完成,要求他们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那么无疑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能。

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静态地反映知识内容的诊断,这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空间,不重视教材学习材料的深度挖掘编写出相应题目,总是求量不求质,作业设计只重视学生的现在,不考虑学生将来的发展,这无异于把学生的潜能扼杀,极其不可取。因此,作业设计应全面地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这个三维目标,针对现状,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笔者认为不妨在原本可以做四题的位置好好设计两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例如,在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课时的“缜密思考”这个环节时,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激起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爷爷每天晨练时,都坚持快走800米,爷爷一星期快走多少米?”教师可先不急着让学生写算式解答,而是先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第一步的分析思考,从中发现隐藏着另一个信息,并采用画图进行理解,写出相关的数量关系: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紧接着再进行第二步的常规解答检验。这样在有序的思考引导下,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同时在编写和设计角度上,讲究学生的认知情感需要,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以激励学生创造数学的热情。

四、讲究“巧设拓展有艺术”

作业设计的其中一小部分内容还应当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感觉,这样才新鲜、有趣,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了解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时需要合理安排拓展性练习,这也是作业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优化练习的设计与布置,充分发挥作业的拓展功能,以“练”促学,以“练”促思,实现有效“发展”。因此,笔者在作业设计时关注到中优等生,让学生尝试解决。如在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课时的“勇敢挑战”这一环节时,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相关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的题目,除了考验学生的乘法的计算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895+897+899+901+903+905=( )×

( )=( ),“因材而练”,让优生有所拓展和提高,做专为其“量身定做”的作业,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可见,拓展性题目的设计也是很有必要,“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作业设计是一种创新,更是一门艺术。

五、结语

教师要根据学校中年级学生的学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热爱、亲爱的伙伴,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为新课标下的学习增加色彩、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小学作业布置、查收和批改的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讲究设计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健康吃饭有讲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讲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