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动态速写,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2018-11-19 07:44王颖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王颖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展开动态速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在动态速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提高图像识读能力;通过画动态线条的方式展现体积关系,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尝试解剖并补充细节,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在基于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提高创意实践能力。这些方法都能在指导学生动态速写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动态速写;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28

作者简介:王 颖(1976—),男,福建闽清人,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教导主任,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整体观察,抓取神态动势

要提高小学生动态速写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步骤,首先要集中注意力找到动态对象的典型特点,集中精神把握住其动态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在绘画的过程中快速抓住主动态线条和动态辅助线,对描绘人物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在展开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关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静态观察开始做起,然后逐步观察动态的事物,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整体观察的技巧。

在学习《设计〈西游记〉人物》时,教师可以将动态速写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影视剧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抓住《西游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特点,然后尝试展开创作,绘制出自己心中的《西游记》人物。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截取《西游记》中的片段,展现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动态形象。教师组织学生在观察后说出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什么。如有学生提出:“孙悟空的动作很像猴子,比如其伸手瞭望的姿态、抓痒的姿态和挥舞棍棒的姿态。”还有学生提出:“唐僧虽然动作不多,但是面部表情有很大的特点,一般都会体现出悲天悯人的姿态。”在学生通过观察把握住《西游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特点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人物设计,要求其尝试在设计中体现出各个形象的基本特点,让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在美术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让学生在动态事物的造型、比例和肌理上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这样学生在具体展开绘画的过程中就能提高图像识读的能力,学生所画出来的事物也会具有更强的直观性,绘画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画动态线,画出体积关系

要完成动态速写,学生还要学会如何画动态线条,并在绘画中体现出体积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进行观察,而后让其根据观察和记忆画出其体积关系,先抓住大的部位进行描写,并掌握好人物的重心。教师要提醒学生的是,动态线需要十分简练,要根据动作的复杂性决定其数量,一般来说,简单的动作中有且只有一条动态线,而其他的线条都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飞天》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观看飞天资料的过程中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飞天有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根据舞蹈、影视剧作品中的飞天形象展开思考,探究飞天壁画中的形象是否能体现出人物在飞翔时的特点。如有学生提出:“飞天借助了飘飞的衣服和彩带来展现人物形象。”教师此时可以展开拓展教学,将动态速写的内容融入进去,向学生提出:“如果大家是古代的书生,看见了飞天仙子的形象,想要用笔将其描绘下来,大家会如何做呢?”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影视剧作品中飞天的形象,然后思考人在飞翔的过程中其重心所在的位置,判断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身上的动态线条。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在飞行的过程中,手脚处于怎样的姿态呢?如何才能控制好四肢和身体的体积关系呢?”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传统壁画艺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对动态速写有更深刻的理解。

美术表现能力是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能合理构思并创作具有思想的作品,主要是由美术表现这种核心素养决定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动态速写中通过捕捉动态线条的方式分析人物的体积关系,找到更合适的表现手法,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三、尝试解剖,填补细枝末节

在动态描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学习观察,适当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剖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尝试动态描写的过程中就能尝试填补其中的细节内容,让绘画变得更为完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肩膀、膝盖等关节连接处,注意如何体现细节,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和谐。

《吹吹打打》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泥塑圆雕的形式展现吹打乐器的人物。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前,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速写的方式绘制草稿,在绘制草稿前,先给学生观看相关的演出视频,让学生尝试画下人物在演奏乐器时的动作和表情。此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细节内容,如“大家注意一下,吹喇叭的人脸上是什么表情,其两腮是什么状态,眼睛又是什么状态?”又如“敲打锣鼓的人手上在敲打时腿部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能让学生注意到各种细节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将解剖学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关注人体的结构和关节的特点。在掌握了速写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展开圆雕的制作,学生在制作圆雕时便会主动关注到其中的细节,对面部表情、手臂关节、双脚动作等方面加以调整,填补其中的细节内容。

学生在尝试动态速写的过程中,要通过判断和分析捕捉其中的细节内容,尝试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判断能力的增强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敏锐地观察世界,并判断如何在绘画中添加细节内容,这样学生的美术素养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四、基于结构,调整形式节奏

在动态速写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根据画面结构适当地调节形态节奏。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人体的比例,并且思考如何将人物形象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并根据背景的特点对人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调节。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性别等特点调整人体结构,通过面部结构和骨点的不同展现出人物的性别,让笔下的形象变得更为生动。

在学习《运动会奖杯设计》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提出“可以将每一种体育运动的人物形象放在奖杯的底座上,这样就能让人清楚地知道是哪一种运动的奖杯”。该说法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肯定,但是大家都对如何展现动态运动形象较为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给学生播放了运动会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展开观察,并思考如何才能捕捉动态状态,并将其绘制下来,和奖杯底座融为一体,设计出精美的奖杯。在学生尝试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奖杯的底座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上面的人物形象过大,会不会让奖杯变得头重脚轻?如何才能调整好奖杯的形式,并体现出运动的节奏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了更深刻的思考,不仅探究如何才能展现运动的动态场景,还要思考如何控制奖杯的平衡,让奖杯整体结构更为协调。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便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学生能注意背景等结构因素,并根据人物形象对结构进行调节,则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美术核心素养中创意实践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形式节奏的实践绘画活动,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和变通,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作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动态速写活动,通过多画、多想、多看、多记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逐步提高创作能力,掌握动态速写的诀窍,同时其美术核心素养也能随之得到稳步提高。

參考文献:

[1]李 双,冷春杨.浅谈速写与小学美术教学[J].神州,2012(18):90.

[2]明 灵.浅谈写生、速写训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未来英才,2014(3):132.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