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幼儿学习品质的几点思考

2018-11-19 07:44周洁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学习品质语言能力

周洁

摘 要: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爱幼儿、了解幼儿、解读幼儿,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在不断探索中习得经验和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该要设计多样化的幼儿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他们整体性的发展,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活动;学习品质;语言能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03

作者简介:周 洁(1984—),女,江苏张家港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引言

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学习和语言、游戏等活动获得深刻体验,在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促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学习品质。

二、适宜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1.根据幼儿年龄设计活动内容,发展幼儿认知能力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探索要学习的知识。在积极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逐步理解这些知识,增加学习经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不同认知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进行小班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多设计观察生活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认真观察中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要注重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相关知识。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让他们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使他们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幼儿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在学习和进行事物认知时有更多的经验和依据,有利于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2.设计趣味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探索周围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快速掌握这些内容。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选择趣味性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分类”活动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毛绒玩具、新鲜的水果蔬菜、文具等,让他们动手操作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在直观方式下对分类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进行物品分类。在“认识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拍皮球的游戏,给幼儿准备几个皮球,让他们分组进行拍皮球的游戏,一边拍球一边数数。把对1~10的数字认知结合到游戏中,这能让幼儿利用趣味性的拍球游戏理解抽象的数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

3.加强语言活动,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是幼儿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趣味性的交流情境中认真倾听,大胆地说,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语言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借助多媒体开展语言活动。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趣味性的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小壁虎找妈妈、小红帽等,让他们认真观看了解故事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在观看趣味性的故事时,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他们对故事内容产生了深刻印象,能够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复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借助角色表演开展语言活动。在语言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角色表演,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超市的情境,让幼儿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自己设计对话内容,还可以设计警察和小偷的对话情境。通过不同的对话情境,来激发幼儿说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角色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效的实施途径,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

1.结合绘本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利用丰富的绘画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中应包括简单的文字内容和丰富的图画内容,这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使他们认真阅读绘本。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可以利用图画来理解绘本中的文字内容。同时,优美的图画内容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维面,让他们在阅读绘本时掌握更多的内容。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丰富的绘本读物,例如《小猪变形记》《彩虹色的花》《火龙爸爸戒烟记》《猜猜我有多爱你》《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家是动物园》《我爸爸》《逃家小兔》等。

在讀完绘本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给大家讲一讲绘本中的内容,在讲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回忆和组织语言,完整地把绘本中的内容讲出来,这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绘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趣味绘本阅读,幼儿具备了阅读的意识,他们能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时间中进行主动阅读,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积累知识,促进探索能力有效发展。

2.设计趣味的活动,让幼儿快乐学习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绘画能力、舞蹈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使他们通过学习丰富的内容促进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时,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体育活动。例如,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参与各种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运动游戏、体育锻炼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发展。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提高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用超轻黏土进行手工制作,利用色彩鲜艳的黏土捏出一个个动物、人物、植物、生活物品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舞蹈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跟随优美的音乐舞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使他们跳出优美的舞姿。通过丰富的活动,幼儿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3.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幼儿,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每个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中都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对于接受能力快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加大学习难度,让他们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对于接受能力中等的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耐心指导,让他们逐步理解所学的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要让他们遵守游戏规则,按照秩序进行幼儿活动;对于内向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到集体的游戏活动中,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和活动中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实现高效的幼儿活动。

4.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快乐成长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幼儿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投入学习和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和他们相关的情境中理解不健康心理表现的行为和情绪,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学会分享和相互帮助,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活动,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表演,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表演中的错误行为,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行为,逐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幼儿在园中的各种行为,如在玩滑滑梯时,大部分幼儿按照排队顺序玩,个别幼儿不排队,经常出现插队行为;在玩玩具时,有的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都抢过来,不让其他幼儿玩等。让他们说一说这些行为中哪些值得大家学习,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改正。

(2)利用趣味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健康行为。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只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心理健康知识,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康行为。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如拔河活动、过独木桥、跳绳、抢座位等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体会到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3)利用家校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十分大。为了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实效,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进行家校合作时,学校可以设置家长教育课堂,邀请著名的幼儿心理健康专家为家长讲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方法,加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进行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使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通过积极沟通找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实现高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要注重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结合他们的兴趣設置丰富的活动活动,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给他们较大的发挥空间,使他们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孙殿玮.例谈如何在随机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6):113-115.

[2]张春丽.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J].学周刊,2017(6):203-204.

[3]马 丽.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7(2):148-149.

[4]刘晓娟,卢 清,程志宏.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47-49.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学习品质语言能力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论音乐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