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018-11-19 07:44唐丽婷孔祥霞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磨课专业化发展以人为本

唐丽婷 孔祥霞

摘 要:磨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发展,要使磨课得到有效的落实,磨课就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才能让师生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更多自我的空间,得到个性的释放。磨课的意义在于在磨课的过程之中磨炼人,打造精品课程。但是小学数学的磨课状态,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磨课;专业化发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28

作者简介:唐丽婷(1989—),女,山东邹城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研究性学习;

孔祥霞(1976—),女,山东邹城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在探索“研一通类,研一群益”的合作共进研讨的模式,专门设立了磨课活动。磨课一般是由学校组织的集体性推敲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磨课是一个艰难反复修正的过程,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结合自身的情况对一些方法加以改造,反复地修正,并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磨课不仅仅是对课程进行细心耐心的打造,还是对教师的一种打造,在磨课的过程中,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一、磨课需要团队的合作

一个课程的质量,往往决定于教师在课前所作的设计与充分预想。但是,从目前的课堂形式来看,主要存在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好、运用不到位、掌握不到学生的主动性、调控课堂气氛的能力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想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进行团队的合作。一个教师磨课,仅仅是他自身的想法,局限性很大,考虑得不够全面、不够具体。一个团队磨课,每位教师的想法都不一样,将所考虑到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才能打造出更适合自身和学生的课程。所以集中个人的智慧和团队的智慧,才是有效的磨课。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磨课小组首先查阅了很多经典的教学方法,整理出思路:课开始的时候,教师随机发放两种不同图案的卡片给一些学生,然后将拿到相同图案卡片的学生分到一组,做统计,最后再进行总数的统计。这个思路看起来相当简单,但是极少应用到课堂之上,以往的模式都是理论式,并未真正地实施。因为实施这一项课程,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不仅仅需要教师对教材把握程度的精准,还需要掌握到学生的主动性,这都是需要多方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此磨课需要教师集合个人的智慧和团体的智慧,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体会,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二、进行教学反思

磨课的过程就是反复修正的过程,磨课提倡思而后教、教而后思。在课程之前,要做好认真的思考,思考这个课程存在什么不足、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效果等问题。在课程进行时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试探性地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印象,积极听取学生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在课程结束之后,回顾课程在教学上的问题,结合学生给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深刻的思考,加以修正,反反复复地进行推敲,尝试多次的实验,以达到磨课的最佳效果。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这一课,教师往往会通过一些成绩单来给学生带入课程的内容,但是过于书面化。如果教师通过几个学生上来自报年龄,导入平均数,以引导他们求出年龄的平均数,这样学生在遇到平均数的时候,马上就会想起这个例子。所以,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还要在教学任务中时刻反思自己,要敢于推翻自己的观点,反复去做尝试。

教学反思是多元化的,是磨炼教师的一个过程,不仅可以总结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还可以吸取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行为研究,是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实践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课程整合、延伸是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拓宽思路

1.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

学校的地理环境和校园生活都是值得利用的地方,学习和实践无时不有、随处可见。教师应当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开展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趣味活动。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加减法》,教师可以开展以“神奇的数字”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切身实际地用课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书本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学科的兴趣,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进步。

2.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想这次的活动有什么好处,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创造出了什么样的价值,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应该预想到的,还要在活动的过程中认真观察,以便发现活动中的一些缺陷,在结束活动之后,认真总结,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之后,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或者游戏中加入这些元素,学生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在实践中,教师可提供一些道具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动手去搭建所看到的图形。有些学生善于思考,有些学生善于动手,这些都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了实质性的解答,解决问题的技巧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财富。

3.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的教学课程工作提供一个必要的能力保障。要适应磨课的发展,学校就必须花大力组织教师去参加培训,去参加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竞赛。以人为本,还要针对学生,不仅要舍得在学生身上花“大价钱”,努力完善学生学习需要的设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求教师摒弃以往对待学生的差别,尊重学生的差異化,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灵活地去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进步。这样学生才有条件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磨课对于教师的收获和感悟

(1)促进教师的成长。磨课中带来的一个个小小的细节问题,也会影响到不同教师的想法,为此展开激烈的讨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激烈碰撞,融合入磨课之中,为磨课的进行打开了新的篇章。课堂教学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而是深入主题的研究,面对全体教师,注重教学质量。

(2)磨炼出教师的创新精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磨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出更符合学生的课程。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使得学生听得不会无聊和枯燥乏味,使教师教起来有动力有信心。磨课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对教材有所创新。要有创新就要查阅资料,通过自己的整理与反复推敲,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才能使每堂课都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教师议课时,会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同的观点碰撞在一起,更能创造出创新的火花。

(3)教师要真正地吃透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能一味地照搬教材,不然即使教学方式再新颖再有趣,也只是表面文章,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无济于事,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学到皮毛。课堂上教师要多跟学生进行互动,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其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答案。

五、结语

磨课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的过程,在磨课的过程中,磨出了团队伙伴的合作交流,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磨出了教师对教材把握的精准度,磨出了教师对课程认知的新高度。随着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磨课的探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磨课是一种双重的考验,对课程的质量是一种考验,对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一种考验。

参考文献:

[1]朱 萍. 磨课中成长 收获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3):114.

[2]彭 云.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团结力量大”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0):66-68.

猜你喜欢
磨课专业化发展以人为本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
在磨课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