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打开多赢局面

2018-11-20 01:35本刊评论员
支点 2018年11期
关键词:税收收入减负财政收入

本刊评论员

如果要总结2018年的关键词,“减负”二字应该会占有一席之地。

继进一步扩大小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增值税税率下调等系列措施后,近日有关部门再次明确表态,将推出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负举措。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至少有八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减税降费,每次都强调“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这表明,政府已深刻认识到,减税降费对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税收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而同期GDP增速为6.7%,即税收收入增速接近GDP增速的两倍。

在全国收入分配的蛋糕中,如果财政收入分得多了,企业和老百姓可支配的部分就少了。企业发展得慢了,老百姓的收入也会减少,消费也会趋于谨慎。一旦企业不景气、老百姓不敢消费,国家的税收自然也难以快速增长。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进税制改革,相继推出废除农业税、上调个税起征点、下调企业所得税率等措施,每一项减税降费举措的出台,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减税降费,给企业和老百姓更多获得感,他们才能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动力,他们才可能创造更多财富。有了稳定的经济基本面作为支撑,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税收才会有稳定的源泉。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收入是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扎实基础,财政收入增长为减税降负提供了现实条件,实施减税降负又增强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增长。

当然,财政收入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质上与企业利润和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冲突,但如何在财政收入与企业利润、老百姓可支配收入之间获得平衡,着实考量智慧。归根结底,减税降负,有助于形成企业盈利增长、老百姓财富增多、国家财力增强的多赢局面。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减负财政收入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加强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管理的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各项税收收入(1994 ~ 2015年)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