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贡献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教师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2018-11-20 10:50刘三华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高校

摘 要:高校教师考核一直是各高校研究改革的重点,应用型高校因其自有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高校的教师队伍的考核也应有不同之处。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核模式改革,可以从考核指标、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教师;考核;改革

高校教师考核一直是各高校研究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文以后,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一、应用型高校教师考核的现状分析

应用型高校的提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因此应用型高校成立的时间普遍较短。因此纵观各新设立的应用型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传统研究型高校的办学色彩,在教师考核方面,更是沿袭过去的传统高校的教师考核模式,重论文轻实操,重科研轻教学,重项目轻竞赛等,导致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没有彰显,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应该是衔接学生和就业市场两个端口,根据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人才特点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因此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考核也应服务于办学需要,相应进行改革。在考核实践中,应突出强调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要培养未来的工匠,首先老师要成为工匠。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考核模式,在考核指标、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

二、传统高校的教师考核模式在应用型高校遇到的问题

将传统的高校教师考核模式照搬到应用型高校,在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一)重论文轻实操,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传统高校的教师考核,首先就是强调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研究型和学术型高校,这是无可厚非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更多的论文数量和更高层次的论文质量,能彰显研究型和学术型高校对社会发展的学术引领作业,能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课题进行重点攻关,填补国内的科研空白。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培养一线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反而更高一些。但是,从各类应用型高校的评估指标来看,都是照搬传统研究型和学术型高校的评估指标,没有考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需要,比如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师的数量、拥有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拥有1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数量等这种更符合应用型高校办学需要的评估指标就不在考核范围之列。

(二)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的工作重心无法回归教学主线

因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校教师普遍去申请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研究,而对于教学则放在了次要的地位。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個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因此,高校教师应回归教学主线,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更应该依托课堂和实践教学,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防止出现大学生培养和企业实际需要两张皮的现象。

(三)重项目轻竞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过分重视自己的科研项目,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应用型高校教师忽视了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上出现了应用型大学的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而企业又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说到底,都是因为应用型高校的日常教学没有联系企业需求的实际情况,教材陈旧、观念落后、实践设施简陋,学校和企业没有深度融合。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能联合企业定期举办各类学生实操竞赛,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评委,并校企合作改革教材,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就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应用型高校教师考核模式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归教学主线,以人才培养的成效考核教师

以本为本,各应用型高校应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指标设置方面,突出本科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让那些专业功底扎实,动手实操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先进典型来培养和宣传,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学主线。不再让论文、课题压力成为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障碍。一部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鼓励其从事科研型教师岗位,对于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而言,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培养较强动手实操能力的学生应该成为其工作重心。

(二)突出对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明创造的考核,调动教师考取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的积极性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高校到高校的来源特点,各应用型高校应改革薪酬体系,对积极考取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的教师和具有行业企业工作履历背景的教师给予待遇倾斜,鼓励教师考取各类专业考评员证书,成为各行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突出教师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获取各类发明创造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行业企业的兼职,对教师创办公司、并以工作室的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其中的给予政策支持。

(三)将传统的一次性集中式考核变成以贡献为导向的积分式过程化考核

传统的高校教师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年底的时候按课时数量、论文数量进行评分,按分数高低给予奖励即可。而根据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特点,可以尝试进行积分式的过程考核,将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师德表现、教学效果、学生评教结果、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教师获得发明创新数量、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或课程数量、主动参与系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情况均可以作为积分指标,随时给予计分,适时进行积分排名,并通过手机APP的形式进行全校公开,每个人都可以查看自己和其他教师的积分排名情况。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积分情况给予年度奖励、五年奖励、终身奖励等不同等级的奖励,相应地实行积分每年积累,永不清零,跟随这个教师直至在本单位退休,鼓励教师长期在学校服务。

四、结语

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核牵涉面广,又没有现成的考核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可以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考核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考核过程中,应强调动手实操能力优先,教学效果优先,以教师所培养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所获成绩优先,引导广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立足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对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德华.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研究评述[J].教育评论,2017(09):56-60.

[2]李娜.发展性评价体系在民办高校教师考核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62.

作者简介

刘三华(1979.09-),男,汉族,硕士,讲师,湖南省冷水江市人,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基金项目

广州工商学院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及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编号2015XTJZ-03)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高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