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中体现的开放性共享关系

2018-11-20 10:50王茜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享开放性

摘 要:本文研究了欧洲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欧洲的建筑体现出城市中明显的开放性关系。在城市中,建筑对广场、公园以及街道等场所进行了明确的限定。使很多街道、通道都具有可穿越性,体现出开放和共享的特点。开放性关系是构成开放城市的基础和条件,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人们才可以在城市中实现共享,品位城市生活。

关键词:欧洲建筑;开放性;共享

一、欧洲城市建筑開放性历史

西方的海洋文化,促进了欧洲开放性建筑文化的形成。这样的文化形式与贸易建立了一系列的联系。欧洲外向形式的文化,渗透到西方城市的建设当中,这种思想在希腊广场的设计和制造中具有很好的体现。欧洲的建筑与中国的传统建筑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显著地不同,欧洲城市的建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随着商业以及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作坊,但是,这些作坊受到了城墙的阻碍,导致城市中的土地面积极为局限。人们的居住住宅和商业建筑、手工作坊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并排的建筑形式,这是一系列较为开放的建筑形式。欧洲的传统建筑当中,私人可用的空间极为有限,光线不足。但是,在城市的公共区域,装饰极为富丽堂皇,居民喜欢在公共空间中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传统形式的中国围墙对城市的空间具有较强的限制作用。如果围墙的层次存在差异,则空间形式所受的限制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发展速度极高的大城市当中,只有保证了城市建筑具有适当的开放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开放性的不断延续,才能使城市具有更多的共享空间,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欧洲的建筑,都对城市的空间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布置了广场、街道,这些布局都具有极高的开放性,设置了大量行人可以行走的街道,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欧洲城市中开放性的文化,就是由城市的建筑和其空间特点共同形成的,使文艺复兴的开放性得到了极大地加强。

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如果是新建的,都必须考虑周围的建筑特点以及环境特点,要保持建筑良好的协调性,同时,又要关注城市的美学要求。人们在城市极具开放性的空间中活动、聚会。可见,这种开放性的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活动地点。

二、当代欧洲建筑开放性

欧洲的城市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以及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以后,建筑与城市始终保持着开放性的特点。各种开放性的街道、开放性的城市结构都体现了欧洲共享的思想。人们在开展研究时,往往只关注极具开放性的广场、公园,但是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城市的整体开放性体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各种城市建筑明确了对广场、开放性街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形成了一个可以共享的网络。城市的建筑具有连续性的边界,具有各种类型的街道和空间。欧洲城市的建筑从中世纪以来,一直秉承着这一建筑原则,延续至今,就极具开放性的特点。街道、绿地以及广场、景观等各种要素都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明确的公私关系。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直接形成了一个整体形势。

1.开放建筑

现代化的城市当中,建筑对空间进行了明确的限制。城市中的建筑限制了城市的开放化程度,建筑的背景大多是城市中的生活和环境,如果建筑中立面极为富丽,便会给人们一种欢迎的感觉。人们更加喜欢停留和观赏。喜欢在这里购物、旅游。就会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城市开放建筑的设计是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一个可以实现互动的有利地点。

2.开放街区

欧洲城市中,具有各式各样的街道、住宅以及学校,商业区等,一些建筑的设计与中国的建筑极为相似。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城市的街区并没有设置围栏、人们可以没有障碍的穿行,很多街道都中的草坪和观赏景观都可以实现共享。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在这里居住的居民可以在街道周边的商店、咖啡店以及便利店休闲娱乐,同时,街道中也设置了可供儿童娱乐的场所和设施。这种社区尽管是开放性的,但是开放性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并不会构成一个规模极大地街道,不会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是一种规模较小的、开放形式的、呈现出网络状发展状态的区域。在这里,无论车辆还是行人,都具有极为便利的生活条件,既不会导致交通的拥堵,也不会导致行人步行受到限制,体现出友好型的特点。

3.开放城市与开放生活

开放性的城市,具有开放的街道、由广场、公园以及街道等部分共同构建了开放性的网络结构。在极具开放性的城市当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使用主体。如果空间足够舒适,则只需要步行就能够去往任何想要到达的位置,如果建筑界面具有较高的友好程度,则可以实现空间的有效扩展。人们并不关注如何营造小我世界,而是做好全面的准备,投入到城市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组织很多非正式的活动,基本都是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这就使得公共空间有了较高的利用频率。在开放性的城市当中,很多活动都会用到公共空间,比如,作为各种节日的休闲场地、儿童游乐场所等。可见,开放性的城市是人们休闲生活的首选场所和载体,也是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

三、开放性建筑与安全

开放性共享城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开放性不足,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但是,在现阶段欧洲的开放性城市当中,人们已经对安全性做了全面的考虑,从建筑的窗口,就可以观看到街道中发生的全部。可以在任何时间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居民在城市当中,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使城市的安全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些可以关注街道的眼睛,对于保证城市的安全性来说,极为关键。同时,也对居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必须具有极强大参与意识,参与到城市生活的管理中,发挥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发挥的责任和义务。要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也是在欧洲建设开放性城市的重要原因。

四、中国学习欧洲开放性建筑的关键点

实际上,城市建筑中是否设置围墙仅仅是一个表面问题,问题的本质是建筑中所体现出的城市特点以及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现阶段,在中国城市中公共空间与建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所以,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这就是和欧洲建筑的不同之处。另外,除了私密空间以外,即便是公共的区域也设置了私密的院落,这些私密的空间极大地减少了公共区域的面积。城市中完全开放的空间仅仅是公园和广场。尽管在一些封闭的小区中设置了公共空间,但是范围较小,并且已经被道路所分割。城市中的分割界限就是各种形式的围栏以及栏杆,这些围栏使城市的单调程度增加,城市最终失去了共享性。

学习欧洲开放性的建筑设计理念,对于优化我国城市建筑的设计,实现开放性共享,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欧洲城市的开放性设计是城市中建筑设计的重点问题,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包括多个方面,必须要做好全面、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在实现共享的同时,促进交通的极大发展。不设置围墙仅仅是一个表明现象,单纯的开展这一个方面的工作,不能促进城市中共享关系的建立。

分析欧洲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中的开放性共享具有积极地意义。我国在发展中,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城市化发展中开放性不足,所以,要积极学习欧洲城市的开放性建筑特点,合理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实现空间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欧洲开放性建筑历史、欧洲开放性建筑与城市共享关系,进而提出了开放建筑的特点以及优势、安全性问题。介绍了建筑与人相互支撑的基本状况。开放建筑理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在各种层次结构下,人们享受着不同的生活。开放型建筑的设计理念,正是通过使建筑更加灵活和开放,来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使其作为一个可以互动的场地,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更好的创造城市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梅青.解读欧洲 17-18 世纪的中国风建筑 ———以 德国 “无忧宫”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3):77-84.

[2]张成渝.中西遗产差异的文化背景思考——基于德尔德的《遗产及其文化边界》[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3):34-40.

[3]徐晓燕,陈浩淼,顾婷婷,陈爱春,刘红云.城市建筑风格定位研中的理性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作者简介

王茜(1990—),女,(湖北省武汉市),职称,学历(2016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共享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放性手术与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实培计划—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