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古黄芪的种植技术的探析

2018-11-20 10:50田仓徐桂杰朝克布仁白金山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芪种植技术

田仓 徐桂杰 朝克布仁 白金山

摘 要:随着中药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提升,能为人们提供补气、降压以及利尿等显著疗效的黄芪,其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黄芪需求的不断增长,提高其产量与质量的更高要求,我们需要快速发展、革新黄芪种植技术。下来我将主要根据黄芪的生物性特征以及黄芪的品种等研究分析,为黄芪种植技术的改良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黄芪;种植技术;生物特征

有着“补药之王”之称的传统中药材豆科属类的蒙古黄芪,具有很久的药用史。研究显示:黄芪之所以可以抗炎镇痛、抗血栓、抗风湿、抗衰老以及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是由于其含有多糖、黄酮、蛋白质和生物碱等有效药用成分。以往的传统种植中存在着种子质量退化、杂化、虫灾、鼠害等严重造成质量和产量较低的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的持续发展,保质保量,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大力改进黄芪的种植技术,提高黄芪产量。

一、黄芪植物和生物学特征

1.黄芪植物特征

蒙古黄芪总高50-100厘米,主根约为20-80厘米,圆柱形,粗且长,直达土壤渗入,羽状复叶,约有13-27片叶子,长5-10厘米,叶柄大约长0.5-1.0厘米;托叶离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度在4-10毫米,卵形,下面为白色柔毛或几乎无毛;小叶长圆状卵形或小叶椭圆形,宽度3-12毫米,长度7-3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上面绿毛,接近无毛,成小尖头或较为不明显,基部为圆形,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2.黄芪生物学特征

蒙古黄芪喜凉、抗旱、耐寒,怕热、怕涝,适合在含有腐殖质、渗水能力强的深厚土层内种植。野生黄芪则多生长在高山向阳或较为干燥的地方。种子为深褐色肾形,发芽时不宜处于高温环境中,14-15℃较为合理。水分充足,在种子的发芽阶段和苗期非常必要,不然会出现出苗失败或者干旱致死。夏季开花为蝶形花冠,花冠呈淡黄色或黄色,花期多在五月至六月,果期在八月至十一月。为了减少甚至避免出现落花落果,土壤要尽可能的干旱,避免强光直照,而成年植株成长则更喜干旱和富裕的阳光下生长。

二、加强黄芪种植技术

1.选地与整地

蒙古黄芪的根系发展较为发达,其根系能否垂直向下生长与其质量和产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种植黄芪我们大都选择较为干燥、湿透性较好以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多数情况下,在光线较弱、坡度小于15°的背阴处或者半阳坡种植保证沙质土壤等都能够满足其扎根牢固、喜好酸性和需要充足水分以及肥料的需求。而土壤易板结、湿度较高,地势低易涝,地下水位高,或者土质贫乏的砂砾土重度盐碱地等。都不适合种植黄芪。

在深冬到来之前我们需要翻土40厘米以上,改变原有土层结构,加快土壤熟化,深化土层,为根部延伸提供有利帮助。翻土工作之后,我们需要在土地周围建立排水沟渠,以便减少积水烂根等情况的发生。条件允许下,我们甚至可以使用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以防霉菌的入侵。

2.施肥

在耕地时选择土层较深厚、渗透性能好的石灰性土壤或者沙质土壤,对其进行深翻,给予足够水分,干燥后,可按照每公顷土壤施肥量在3.5万至8万kg、磷二铵160kg。或者过磷酸钙385至460kg、尿素160kg。或者是碳酸氢铵230至600kg以及3911颗粒剂30kg。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放入800kg豆饼,翻动30至60cm,把肥料完全融入土壤中后我们需要细致整地,做畦播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垄距我们大多控制在16至21cm,畦宽为1.5m左右。如果肥料不够我们就在打垄的时候加入,如果肥料饱和我们就在秋天翻土时加入。这些措施,对于保证产量提高质量都非常重要。

3.种子处理和播种

为了保证黄芪的较高产量,种植黄芪我们最好选择蒙古黄芪。黄芪种子吸水性能较低,且外表坚硬,在普通湿度和温度下约有80%左右的种子不能正常發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大多选择在播种前期就开始使用开水催芽,把种子放入开水中,搅拌一分钟左右然后放入控制水温在40℃的冷水中,两小时后取出来,然后用湿布覆盖,保持12小时,当我们看到种子出现膨胀或外皮裂开,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实验表明,对黄芪种子使用段琦梅进行磨砂处理,按5:1的比例将细砂与种子搅拌,等到种子外表没有光泽,就能够提高其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使其发芽率可达70%以上。

蒙古黄芪的播种,多有穴播、撒播或者是条播等方法,主要还是以穴播和条播为主,而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是直播。直播具有田间管理简单,节约工具等显著特点,同时还能保质保量。而育苗移栽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在移栽的时候还极易伤害根部,致使出现鸡爪芪,影响黄芪种植质量。一般使用的播种方式为:行距一般保持在30到50cm,也可以根据实际土壤的情况,适当加宽或者减窄。我们会发现,有时空气中的湿度不够,黄芪的出苗质量很不稳定,所以我们如果要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在行间,取土覆盖在垄上,从而进行抗旱。一般我们要求土厚大约满足在10cm左右,6到7天以后就可以除去,在此之后,大约再经过2-3天就可以出苗了。或者我们还可以覆盖地膜的手段,在盖膜完成后,7天左右就能够出苗,15天出齐。17-20天就可以除去地膜,一公顷约需要38kg。

三、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作为医药领悟知名的中草药,其种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当前我国黄芪种植中依旧问题重重。所以,为了进一步扩大产量,提高质量,我们需要从选种,种植,施肥等多环节把控,运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改进生产,为黄芪的发展以及中草药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为人民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中振,陈虎彪.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地区蒙古黄芪野生品与栽培品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12:1577-1581.

[2]高明印.辽西北地区林下黄芪种植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15(12):36-37.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开发研究所主编.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4]任传军,彭继锋.黄芪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0年01期.

课题名称

蒙古黄芪种植适应性研究 课题批准号:YB2016-25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四种情况不宜喝黄芪水
黄芪茶,泡不如煮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黄芪补气佳,但八类人群不宜用
浅谈黄芪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