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小说《不如归》中的美与悲

2018-11-20 10:50韩叶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浪子形象

摘 要:《不如归》(『不如帰』)是日本近代小说家德富芦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小说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九年内被重版百次,成为近代文学史上影响甚广的畅销小说。作品围绕主人公川岛武男和爱妻浪子二人展开,以浪子罹患肺结核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由于疾病和封建观念的压迫,恩爱夫妻被迫分离,浪子最后因病结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为读者留下无尽怅惘。本文将以女主人公浪子为中心,分析浪子身上折射出来的美,探索这些美好背后隐藏的悲剧,最终揭示导致浪子悲剧命运的源头。

关键词:《不如归》;浪子;形象;美与悲

一、前言

《不如归》是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德富芦花的成名作。书中叙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患肺结核病的女主人公浪子和丈夫川島武男受到来自封建家庭的阻碍,最终阴阳相隔的悲哀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浪子给人印象颇深,她美丽却病弱,善良温婉却命途多舛。她年幼丧母,又深受继母冷遇,成年后嫁得良人,却因丈夫武男奔赴中日战争战场而被迫分离,期间感染肺结核而遭受婆婆的鄙弃,遣回娘家被迫离婚,最后郁郁而终,徒留武男伤心欲绝。本文将以女主人公浪子为中心,分析浪子身上折射出来的美,探索这些美好背后隐藏的悲剧,最终揭示导致浪子悲剧命运的源头。

二、浪子之美

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把浪子的美貌展现在人眼前。《不如归》上篇开头,徳富芦花就对浪子进行了详细的外貌描写:

她的年纪十八九岁,头上梳着典雅的螺髻,身上穿着小花纹绉绸外衣,缀着草绿色带子。白皙的长脸儿,眉头略微有点颦蹙,双颊稍稍瘦削。亭亭玉立,确是一位窈窕淑女。这不是在北风中凌寒夸劲的一朵梅花,也不是在叆叇的春霞中化作蝴蝶儿飞舞的樱花;品评起来,这少妇可说是在夏天的薄暮中发散幽香的夜来香……

从以上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人的形象。浪子之美是不张扬的,低调温婉的,是如似夜来香一般,不与争锋,暗自飘香的一种美。浪子是柔弱的,所以也在侧面暗示了这个柔弱的女子注定无法反抗悲剧的命运。这样,一个柔弱的、传统的东方美女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浪子虽然患病,并且是那个时代无法医治,人人闻之色变的肺结核,但在德富芦花的笔下,浪子是一个身着和服,因为疾病而显得愈发美丽的女性。小说中,作者将患病的浪子比喻为“夏日黄昏中散发着清香的月见草”。但是,花儿总有消逝之时,所以这种比喻又平添了一种感伤。日本文学的传统观念中对花抱有很深的感情。深受日本传统观念影响的芦花将患病的浪子比喻为“月见草”,这种花没有梅花那般坚硬的枝干,只有柔软的花枝,就如浪子纤细的身躯。

在读了作品之后,人们对浪子的印象莫过于“病美人”,虽然身患重病,但并不影响浪子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浪子病弱的美既是结核的直接影响,也不能排除日本传统美意识的影响。在德富芦花的笔下,患病的浪子不是让人厌恶的形象,反而让读者看到一个即使是病重,还能保持一种优雅之美的女性形象。

三、浪子的命运悲剧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根据这种说法,那么《不如归》就是将浪子在与不治之症肺结核的对抗挣扎中,把她所表达的对爱的渴求与求生希望毁灭给人看。与浪子所具备的美貌相比,浪子坎坷的一生却更让人印象深刻。

浪子八岁丧母,父亲再娶的继母是深受西洋风气影响的“海归”大小姐。浪子小小年纪就在继母的阴影下过着“不被爱是不幸的,不能爱更加不幸”的无奈生活。继母任性自我,总是挤兑、怀疑温婉顺从的浪子。她吝惜自己,从未施舍过浪子一分一毫的母爱。长大以后本想以结婚为契机逃离这种辛苦生活,但世事难料,婚姻又将浪子推向更深的苦难深渊。媳妇在家既有孝道的重压,又受着“男尊女卑”思想的无形制约。日本的传统女性十分注重传宗接代。浪子的婆婆就是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以独裁者的身份肆意折磨着温顺的浪子。只要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她就专横无理地将原因归咎于无辜的浪子。浪子从小就承受继母的怀疑和欺凌,嫁到新家又受婆婆的虐待和抱怨,可以说除了丈夫的呵护,她从未享受过被爱的滋味。但是丈夫又经常不在家,这种呵护也是昙花一现。

小说在浪子患肺结核之后走向故事高潮。美人本应该幸福快乐一生,最后却因为患病,无奈走向生命的尽头。周围的人都知道她患病之后,唯恐避之不及。其中婆婆庆子的反应最为激烈。她先将浪子送回娘家,后又在亲戚千千岩的挑拨下,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和浪子离婚。浪子一直没有孩子这件事让她十分介意,现在浪子生了病,不能再生育,可以说是失去了作为媳妇的“价值”。庆子为了逼迫儿子和浪子离婚,不惜举出伪证阐述肺结核的可怕之处。由此可以看出家庭传统观念对夫妻二人的压迫。武男深爱浪子,不同意离婚,最后因为中日海战爆发,武男出征,庆子趁机休了浪子,当武男回来后浪子已经香消玉殒。在这点上,德富卢花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手法,采用了“佳人薄命”的表现形式,同时在作品中凸显了时代性。

四、悲剧人生的源头

因为作品的主线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所以当女主人公得了不治之症之时,就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悲情性。从表面来看,浪子的病是导致夫妻离婚的原因,是她悲剧命运的源头。但其实悲剧的源头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封建的社会观念和传统的家庭旧道德。

明治时代,日本社会思想逐渐开化,但传统的封建观念并没有完全被根除。女人就像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最大的职责就是为家族繁衍子嗣。她们没有所谓的权利,只有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同样也压在了柔弱的浪子身上。封建的男尊女卑、孝悌与传宗接代观念最终杀死了无辜的浪子。“哎、苦啊!苦啊!来生再也…再也不做…女人了…哎!”浪子临终前的这句话无疑是对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控诉。浪子的一生都被笼罩在悲与苦的氛围中,她的悲惨宿命既是个人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寓意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悲剧。

参考文献

[1]德富芦花著.丰子恺译.不如归[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刘晶.从《不如归》来看德富芦花的审美意识[D]. 长春:吉林大学,2013.

[3]郭晓梦. 日本小说《不如归》的婚姻悲剧[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作者简介

韩叶,1994年7月,女,汉族,宁夏石嘴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学专业日本文学方向。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浪子形象
灰狼和山羊
独善与济世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一条河有三条岸
围城里的挣扎
我在家里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