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与浮世绘美人图艺术表现之对比研究

2018-11-20 10:50周珂俐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仕女画浮世绘对比

摘 要: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是画家们热衷于表现的对象,艺术家们绘画出来的女性形象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文背景展示社会的大众审美。唐代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图都是典型的女性的艺术题材,二者都是当时代人民对女性审美喜好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意在通过对二者绘画语言的对比研究,展现二者的异同以及我对它们相互借鉴吸收美好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浮世绘;仕女画;对比;研究

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前所未有昌盛的大背景下,绘画艺术也是十分活跃的。唐代是中国人物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仕女画在初唐就受到重视,并出现了高水平的作品。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唐代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绘画题材。在唐代繁荣昌盛的文化大背景之下,日本浮世绘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中国绘画的影响,浮世绘中的美人形象具有很多中国画的审美特色,它是在中国仕女画的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的艺术语言及文化特征而形成的独特的日本民间文化产物。浮世绘的形成背景发源于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版画,狭义上讲由日本传统的大和绘及风俗画发展演变而来,广义上讲又吸收了中国明清版画手法和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融合自己本民族特征,表现平民生活、美人、风景的版画。17世纪的日本藩镇割据,表面的繁荣与国家整体形势的不稳定使平民百姓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有诗这样写道:“浮世不过梦一场,何必如此认真,还是将眼前美好的瞬间化作永远的记忆吧”。就反映出市民阶层普遍滋生出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具有轻松浪漫色彩的平民文化中浮世绘版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与贵族艺术相比,浮世绘更注重身边的风景、现实中的人,而将自然风光、日常情趣作为画面主体。与公家与贵族阶层的画家缺乏自身的个性表达方式对比,浮世绘画家在美人图中表达了真挚的人生与世俗情怀,其作品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紧密相连。浮世绘作为日本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美人画就有着重要的作用,流传甚广。绘画作品的感染力与精神含量是靠绘画的形式语言来呈现的。通过对唐代仕女画与浮世绘美人图绘画语言的对比可以体会到他们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一、线条和色彩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造型语言,亦是中国画的灵魂。古人把描绘人物的线条归纳出十八种不同的类型,唐代仕女画的用线以“琴弦描”为主,线条挺键、飘逸、细劲而不失纤弱,精致且风致,充分表现出女性的妩媚。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精炼的铁线描把人物的衣饰和马的行走姿态描绘的淋漓尽致,整幅画面匀整流畅,富有装饰性。浮世绘也属于东方绘画形式,因此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仍然是线条。在浮世绘作品中,线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同时其排列方式的变化也非常丰富,从而使浮世绘别具魅力,浮世绘形式深受中国明清时期画作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有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单纯采用线条,花纹及画中其他事物也都是运用线条进行组合,通过反复尝试使用简单线条表达内容,从而让作品看起来更具装饰性。以线条为例,浮世绘通过用线来简化自然现象,使之成为一种既定的程式,由于绘画中使用的图案都经过了提炼,因此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对浮世绘艺术而言,线条的之于绘画的作用极其重要,毫不夸张的说,线条才是浮世绘的美感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而在日本喜多川歌麿作为浮世绘美人画黄金时代脱颖而出的画家,他在描绘木版锦绘中的这些韵律优美、格调清新的美人时,采取锦绘中不画背景、注重体积感及服装薄厚质感的方法,使浓重、劲健的衣纹线与淡雅、柔和的肌肉线相映衬。喜多川歌麿博采众家所長,作品在日本传统的色调、时装与装饰性的民族特色中,又渗入中国宋、元以后重写实的工笔人物承传,但依然保持着典型的日本风情、日本性格。这种“肉笔”美人的技巧与抒情相结合的纯日本式的情调。

在浮世绘的所有艺术特质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其一是色彩的搭配,其二是线条的运用。明亮的色彩是浮世绘的美学特征之一,浮世绘的平面性,并置于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构图方式。浮世绘的色彩一般以平涂为主。一般使用鲜艳并且十分浓重的纯原色,或者是使用接近于原色的颜色和对比十分鲜明的颜色,使画而的装饰感更加强烈。几乎所有浮世绘作品的色彩基调都十分明快。日本浮世绘中湛蓝的天空和富有音乐般音律的单纯墨线共同交织。是日本人眼中 “浮世”的人生性格展示。浮世绘是根据现实世界进行创作,但并不受客观事物限制,在创作时更多地取决于创作主体的需求,根据美的法则对客观事物进行了省略与简化,所反映的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形成的主观印象,所以具有异常鲜明的装饰性。浮世绘具有夸张、变形以及规律化等基本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通过色彩及线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别于日本浮世绘,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有着独特的规律和方法,区别于客观的,理性的现实景象,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是主观的,感性的。不同于日本浮世绘明亮的色彩,中国画的的整个色调氛围和谐、温馨,给人以舒心悦目的色彩美感。随着绘画的发展,色彩观念在逐步更新。作为当时文人及专业画家的用色经验,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的民族性:即注重色彩的“和谐”,反对火气;注重色彩沉着,反对艳俗、轻浮。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正是在这样的色彩观念指导下,表现出色彩的装饰性意趣。

二、构图

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在讨论构图问题时我们必然会想到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与顾恺之的“置阵布局”。都是在讲构图需要花费作者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人物画的特征之一就是画面的背景留白,计白当黑,仅通过人物的组合、动作和色彩的运用,衬托出春天的气息,充满生活意趣,很好的突出了春季的季节特征。散点透视是唐代仕女画在构图上的特点之一。散点透视可以使画家突破空间限制,发挥更大的自由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卷轴画的特点,便于创作收藏观赏和等。其二是画面背景做留白处理。留白这一重要的表现形式既充分发挥空白背景的表现力,又引发观者的想象力。卷首与卷尾的仕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在她们之中又把两个妇女安置在距离较远的后方,从而增大了视野,扩展了空间,打破了狭小的、平列式的画面,庭园里不借更多的东西衬托,也不画背景,增大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想象的空间。而浮世绘在构图时,常用的透视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前缩透视、散点透视、重叠透视。浮世绘的构图特征通常以自然的特定事物为对象,视野较为狭窄,所描绘的内容仅限于事物的局部,而这种截取局部的构图方式,往往显得十分大胆。整个画面中只有距离较近的事物,类似于特写。浮世绘构图的第二大特征就是不受程式的限制,画面布局随心所欲,并不追求规划及形象,形象也不完整,从而让观赏者产生遐想。第三大特征是允许事物形象进行重叠,也就是前面的形象有可能会遮盖后面的形象,从而带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

同是勾线与平涂,日本画虽源自中国,但在构图上却有着十分大点的尝试与突破。日本的古代画家们没有满足于中国化的传统样式。其一是它的绘画题材源自于寻常人家的世俗生活,视生活为艺术的不竭源泉,其二是寻求平面感的装饰性视觉效果。特别要提到的是产生于18世纪的浮世绘,深受能戏强烈夸张造型的影响,以精湛的构图,美妙和谐的鲜明色彩,纤秀清新的笔触,强烈夸张的造型语言,大胆建华的形象,尽可能地表现意外的视角,构成违反程式的画面,成功地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例如:构图仅仅将大自然的一部分作为作品的主题,画面聚焦在近处看到的人物或景色,从而构成画面的主体。这种特殊而简洁的构图方式很像摄影中的特写镜头。画面大胆的切割不完整的形象从而联想到画面以外,使视觉不止限在画内,对画外也有充分的联想和启发。在喜多川歌麿的画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画面虽然被切割成一个局部,人物被边框或帘幕的边缘切断,平面的造型将局部切割成为画面主体的构图,看似随意的构图却能有强大的视觉空间。我们被储存在我们记忆仓库里不可磨灭的记忆形象产生联想,即使是画面边缘“遮挡”的型体,联想也会延伸至画外。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布局没有想象的余地,日本人物画大胆的构图富有张力,这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里所没有的。

三、结语

通过从唐代仕女画的代表画家张萱、周昉和喜多川歌麿的绘画语言等方面的探究,对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与日本绘画艺术中的艺术审美、艺术精神及求同存异的思想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绘画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在中日两国之间的绘画艺术中亦是如此。从唐代的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图中,画家始终把表现的目的集中于生活中的诗性之美。借助笔墨、线条、色彩、构图传达个人的情感意志。唐代的“丰腴美人”仕女画,被认为是仕女画的典型。唐代仕女画从宗教和现实绘画两方面对之后的各个朝代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传到国外,对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和朝鲜影响最大,尤其是唐朝周眆的“周家样”还影响了日本的佛像艺术。通过引进木版刻画到演变成日本特有的浮世绘艺术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间艺术的特性不是被冲淡了,而是被加强了。在外来艺术不断去伪存精的蜕变中融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民间艺术样式。浮世绘不仅仅是江户时期最有特色的绘画,而且它还对19世纪的印象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进了西方现代美术的进步,甚至被西方很多国家作为日本绘画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王心璐.透过梵高作品浅析浮世绘美学特征[J].艺术论丛.165

[2]赵青.论日本浮世绘审美特质[J].大众文艺.102

[3]徐丹.浅析簪花仕女图中色彩的装饰性[J].广角视野.172

[4]安然.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仕女画的特点[J].学周刊.2013(11)

[5]高云道.內容与构图的艺术特色关于簪花仕女图[J].现代装饰理论.63

作者简介

周珂俐(1992.08—),女,汉族,籍贯:宁夏银川,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仕女画浮世绘对比
浮世绘
“礼教下的光斑”
唐代人物画述评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浮世绘
浮世绘
月月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