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建农田水利发展对策的管窥

2018-11-20 10:50林晨昊马靖祺黄灏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灌溉技术持续发展

林晨昊 马靖祺 黄灏

摘 要:福建省地形复杂多样,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省地形总体上可分为沿海丘陵平原、丘陵山区和海岛突出部等三种主要类型。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在全国也较高,但区域性缺水,特别是干旱年份缺水问题极为严重。目前福建省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是水库灌区、引水和开采地下水。总的来说,福建省农田水利基础研究比较薄弱。所以,今后要增加投入,加强对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制度和定额等方面研究。同时,要加强对农民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节水意识行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福建省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用水管理;持续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对福建农田水利发展有了点滴的了解。福建结合自身的各方面特点,不断剖析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措施,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发展。

一、福建省耕地经营特点

福建省鲜明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异特征,导致耕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耕地利用阶段、耕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从特色农业、耕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耕地计划利用、加入WTO等方面探索耕地优化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适合福建省不同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途径,提出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模式。通过研究,福建省耕地分布区划分为粮食专门生产区、牧草专门生产区、水果专门生产区、茶叶专门生产区、烤烟专门生产区、马铃薯专门生产区等。在地貌、生态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全省划分出百余个耕地利用分区。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方针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为方式,科技创新为手段,结构调整为杠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耕地利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全省性由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和必要投资的耕地利用系统,耕地与园地的相互可逆转化,主导农作物为主的区域条块专门化耕作与小范围综合性耕作相结合、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二、福建省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

1.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情况分析

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规模、投资、投劳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得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投资每年略有增加,但资金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利建设各个项目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同时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十分有限,中央对水利的投入重点主要是大江大河重点工程以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改造。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也只能是“ 杯水车薪”,而县、乡一级财政主要是“吃财政饭”,难以投入大笔资金。并且,大多数农村水利设施属于公益性设施,工程管理单位没有收益,而且工程建设标准较低,灌区配套工程没有跟上,农村水利一般主要是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少,因此很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2.水利工程建设状况分析

福建省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水库病险隐患多,灌溉设施不全,渠系淤积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灌溉得不到保障。同时福建省大多数山地属于“望天田”,山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经济作物抗旱能力低,直接影响作物的产品和质量,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二、針对水利建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广开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兴修水利,优化技术

开展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问题,改善供水水质。推广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发展节约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改进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2.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要建立和完善行负责制,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做到计划、项目、责任、质量、时间“五落实”。“抓四早”: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全面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之所需,着力解决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抓好跟踪检查,加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对重点工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各地要根据总体规划和任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应急问题,又要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工程质量。要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要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把好资金关、材料关、资质关、验收关;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严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认真总结防灾减灾和水利建设的经验,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受益一处,让广大农民得实惠。

总之,福建从各个方面去努力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正确的方案来解决它。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建设,把工程建设与推进农村水利新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升水利对促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障水平。

作者简介

林晨昊,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马靖祺,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黄灏,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灌溉技术持续发展
浅谈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研究不同灌溉技术条件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