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2018-11-21 11:08
中国德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打人排序人性

傅国亮:目前青少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迷失:信仰迷失、价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这是从重要性排序。如果从基础性排序,人性的迷失是最基础的、第一位的。沒有人性谈什么价值观?有什么信仰?人性即人所具有的正常情感和理性,教育是把人的本性中美好的理性和情感培育起来。

——转载自“德育协同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徐莉:当我们觉得哪个孩子特别爱打人,或者是我们的孩子特别爱打人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沟通能力的不足不能作为道德问题去解决,否则会给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非常大的压力,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妨碍孩子社会技能的发展。需要做的是,帮助低龄的儿童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愤怒,发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愿望,帮助他们理解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讲道理:“我们要团结友爱!”或者指责:“你怎么能欺负别人呢?”

——转载自“别个”微信公众号

兰春:在我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之本,教育从根本上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核心就是做人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工业品有使用手册一说,人生下来是不可能有使用手册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使用手册”,帮助每个中国人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转载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打人排序人性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谁是谁的镜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恐怖排序
“学习”反人性吗
节日排序
打人的年纪
各有解释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