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引导真实深度的学习

2018-11-21 11:04黄伟
江苏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习者深度主体

黄伟

教学方法在不断变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有一种教学方法,亦为模式却亘古常青、历久弥新,这便是“问题教学”。无论是我国古代教圣孔子,还是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对“问题教学”都有独到而精深的实践。如果说,孔子的“问答法”和苏氏的“追问法”代表了中西“问题教学”的古典范式,那么,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中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则是代表了现代“问题教学”的经典范式。当代国内外对“问题教学”也多有探讨,其中,“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最富成效。但总体上看,我们对“问题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不够精深,多数研究要么淹没在新颖概念里,要么被時髦名词所取代,要么等同于“课堂提问”而沦为形式化和浅表化。

教学改革既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特定的时空情境增减相应的元素,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而深度的学习,凸显其内在的教学价值。

激活学习意愿。所谓问题就是目标情境与现实情境的距离,就是主体面向目标而感知到实现的可能与障碍。因此,问题是对主体心理趣向的诱导与挑战,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对问题的穷究与解决。

促进深度思维。苏联心理学研究者马秋斯金认为,人们对问题进行主动地探究可促使思维的发生,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借助问题情境,剖析问题后发现未知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问题本身有其层次性和逻辑性,设置有层次、有逻辑链的问题能更有效地推进思维深入。

展开有效互动。有些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徒有热闹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问题或问题设计不当。互动只有紧紧围绕问题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来展开,才是有效的互动。问题发现、理解与解决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过程,而互动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路径。

培养主体人格。知识、信息可以由外在的灌输而获得,也可以用死记硬背来复现,而问题则必然是内发的,必定是主体基于已有理解基础上的困惑或质疑。提出问题不仅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也是自我理解、寻求新解的过程。用发现问题、表征问题、探究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的学习者,既不会拜倒在权威的脚下,也不会成为知识的奴隶,其学习的过程是主体人格、独立精神养育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教师设计出好问题以引导并展开教学,也要求课堂教学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科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它,方可把学生引进真实、深度的学习。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学习者深度主体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论碳审计主体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