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展现人性的盛世佳宴
——中篇小说《盛宴》写作赏析

2018-11-22 19:42畅/
都市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盛宴人性

阎 畅/ 文

乍一看标题《盛宴》,以为是写吃货美食或者上流社会的故事的,结果直到看完全篇也没看到什么关于饕餮盛宴或者新贵名流的描写,倒是看到了一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真实的人性的盛宴,生旦净末丑围了一桌,酸甜苦辣咸各摆几道,通过作者对当下现实生活中几个普通小人物的描摹和叙述,体现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的真切感受和深沉思考。小说叙事风格俏皮生动,却流露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从容,尤其是运用大段的人物对白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对于展现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非常细腻生动,在主人公与周围各色人等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巨大对比和反差中,作者完成了对人性失落的悲剧性辛酸而辛辣的表达。这部中篇小说的写作价值,不仅仅在于描写、展示、批判了当前教育制度的弊端,也充满了作者对良知和真情的热切呼唤,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别样意义的教师角色。

这部作品能一读就被吸引,画面感很强,一打眼感觉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影视剧的一个个镜头!虽然小说创作特色在总体上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夸张感,白描式的人物对白与细腻的心理和细节描写相结合,没有雕文织采的华丽辞藻,却有一种贴近生活的、难得的朴素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区别于阅读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审美意识。情节安排节奏明快,干净利落,读者不会感到厌烦、单调、滞重和臃肿,在反复地思考、联想和咀嚼回味中,更能体悟出平时不很明确,而现在却感悟颇深的东西。这种感悟有会心的微笑、温馨的浪漫,也有一种黑色的幽默和沉重的辛酸。

小说情节很简单,主要写看起来呆傻邋遢的中学教师王甲,极尽节俭,委曲求全,倾尽一己之力资助困难学生,拒绝为校外辅导班代课赚钱,极力抵制不良教育风气,恪守师德底线,以期唤醒学校、同事、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恋人的良知,最终却遭到学生的欺骗、家长的算计、同事的排挤冷落和恋人的无情抛弃,好在贫病交加时却最终意外地收获了女主人公的爱情。小说通过直白的对话和快节奏的情节叙述将王甲在这样的处境中的孤寂落寞、孤立无援,以及内心的痛苦和精神所受的种种创伤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

作者笔下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铜臭气味的社会,逐利拜金,见利忘义,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缺乏同情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王甲可以说是这个人性异化的社会的边缘人和牺牲品。正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的遭遇一样,充满关怀、爱心和真情的正常人性下的社会关系转变为一种扭曲的非正常关系,王甲的正直、善良和无私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相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显得是那么的另类,被学生利用,被同事嘲笑,被学生家长甚至是恋人肆意欺负!但作家对王甲这个小人物是充满同情的,同时也是充满敬意的!因为王甲虽然遭受不公正待遇,但在德行上,他远比周围的功利主义者高尚,可以说是一个崇高的不幸者!王甲为抵制不良教育风气敢于举报学校;面对女主人公的挖苦和冷落,面对学生家长的无耻算计,却依然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在得知自己的悲惨身世后依然能放下常人难以承受的怨恨赡养无耻的生父!是他傻吗?从文中我们看到他并不傻,他洞穿一切,他才是这世上难得的一股清流!他要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荡涤一切污浊和狭隘!王甲极致的善良和正直,与周围人形成巨大的对比和反差!

《盛宴》无疑是一曲人性悲歌。但在笔者看来,作品的写作价值,不仅仅在于描写、展示、批判了这个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作品更是充满对社会正能量的肯定和赞许。这也许正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所采取的写作立场——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有希望而予以警醒!

《盛宴》的写作价值远不止在其认识价值。在创作的手法上,小说的对比手法和对话描写的运用也很具借鉴价值。通过王甲举报校外辅导班与诸多同事争相办班相对比,王甲的善良包容与周围人的自私冷酷相对比,王甲的寒酸冷清与校长家里的热闹浮华相对比,王甲平日的木讷憨傻与K歌时的惊艳表现相对比,以及女主人公由之前的世俗冷漠到后来主持正义爱上王甲的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大段的精彩对白为特色,也有力地渲染了王甲的鲜明个性和遭遇的不幸,在俏皮幽默的语境中凸现了故事的悲剧性,因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当然,也有个别故事情节的叙述有待商榷,比如女主人公上门去驱赶赵小强妈妈一节,应对女主人公是如何知道王甲与赵小强妈妈相处的细节给予交代或做些前期铺垫,这样故事的脉络会更加清晰和完整。另外,在多数人看来可能这部小说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文学性不够强,但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本人更偏好语言朴实接地气的写作风格,所以不认为是瑕疵。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盛宴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死亡』盛宴
跟踪导练(四)6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奢华的盛宴(第五站)
盛宴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