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重构

2018-11-23 11:30熊苏非王绍恒
卷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

熊苏非 王绍恒

摘 要:随着“大数据”的到来,给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挑战既是机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带来的巨大挑战,把握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思维、新方式,不断创新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重构。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与重构

1 导言

图书馆是高校进行知识传播、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提供学科服务的重要平台。伴随着高校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需要以大数据为依托,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创新学科服务,朝向更高层次的学科服务发展,形成顺应大数据时代环境需求的创新服务模式,向高校学科服务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完善的学科服务。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所面临的困境

近几年,随着高校图书馆对文献、书籍等传统文本数字化的重视,其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图书馆内的数据逐步演变为包含纸质书籍、光盘、网络授课视频等种类繁多的数据,且各种资源所包含的数据均体量庞大,又因电子设备的接入,教师及学生使用高效图书馆内部系统所产生的搜索和浏览数据也在快速增加,高校师生使用图书馆内部系统所产生的个人浏览记录及其他相关数据迅猛增长,但这些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密度相对较低,由此表明,高校图书馆数据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但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现有的结构及类型均有不同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并对其进行价值挖掘与实时分析,以此为高校师生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科研及认知服务,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数据获取途径的有限性及获取数据的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等因素,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数据采集及数据整合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数据搜集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首要条件,而数据的整合与高效存取是使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个人之见数据的共享程度均较低,“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高校以往对教师及学生使用数据的不重视,缺乏数据搜集的相关设备,导致数据的搜集,尤其是高品质数据的完整获取,缺乏有效的途径。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执行文献数据库,一般个人、机构及高校图书馆,即使在付出一定服务费的前提下,得到的也仅仅是搜索及下载权限,无法获得可以直接应用于科研的数据。另外,高校图书馆内的数据类型,既包含纸质数据、光碟、数据库资源等结构化数据,同时也有类型截然不同的因用户搜索、图书借阅等在图书馆内进行日常行为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同时,这两个类型的数据存储方式与其本身的格式也完全不同,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将其存储于一个数据库内或进行简单地堆叠,很难挖掘出有价值的、能够应用于科研的数据。这就成为高校图书馆大数据的整合和应用方面的一大难题。

2)在关系型数据充斥的当下,如何对现存的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高效分析,成为缺乏设备及技术支持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大数据高效实时的存取、分析与处理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新型服务的前提,也是其大数据应用落地的关键所在。在大数据本身体量庞大、种类繁多且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下,以往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今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等关系型数据的分析与挖掘需求,这不但需要高校图书馆拥有高性能的数据存储与分析设备,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软件平台,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处理速度提升的目标。另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数据挖掘算法,与软硬件结合,才能更高效地进行知识挖掘与发现。但是,一方面由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数据计算集群与软件服务平台存在竞争关系等因素,使得大数据存储、应用等技术获取难度较大,且此类企业也较少对开源社区做出贡献,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面临技术壁垒,缺乏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对图书馆计算设备和资金投入的有限性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缺乏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的设备基础。

3)如何通过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及可视化等技术,使得知识的发现过程更易于教师及学生的理解,促使教师及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获取的知识,成为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一大困难。在知识开放和数据共享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从用户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知识的搜索、分析与应用以及个人信息的搜集等,为高校师生提供其真正需要的服务,进而支撑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与教师的研究创新。目前,在如何为高校师生提供定制化的个性服务以及学科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大数据落地的两个关键点所在,但此类服务如何开展,仍缺乏切实有效的理论分析与技术支持。

3 服务体系的创新与重构

3.1 不断拓展服务内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内涵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综合利用与服务机构,着重拓展信息共享建设,使图书馆服务模式更具时代性和包容性。在“大数据”背景下,丰富用户所获得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不同阶层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交流平台,开展馆际合作,实现不同的数字资源共享,借鉴各馆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图书馆的人文情怀建設,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升华。

3.2 加强技术攻关

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占有数据的规模以及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大数据分析的需求,对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不断“引进来、走出去”,既要积极引进前沿大数据技术,借鉴各类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自主开发应用技术,打破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难题,破解技术瓶颈。

3.3 构建专业人才体系

服务创新,人才先行。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图书馆服务,其操作烦琐,专业性要求高,这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不小的挑战,无论是提升图书馆外在形象,还是服务创新升级都是不可或缺的,要求图书馆必须有懂新科技的专业型技能人才。第一,图书馆应有计划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以新带老,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第二,加强培训教育学习,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和素质。

3.4 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特点,根据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有效整合图书馆与社会的服务面。利用大数据技术、“云服务”技术、动态服务与互操作等多项技术,搭建大数据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实现馆间资源共建共享。

4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是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必然选择,而大数据环境下各种技术的应用则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的提升。高校图书馆要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契机,立足于学科服务的目标,创新学科服务手段,满足学科服务用户的需求,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丽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小数据服务平台的搭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04):22-25.

[2]杨霓.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J].科技视界,2017(19):198-199.

[3]王艳平.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和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2017,15(17):218-219.

[4]田磊.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大数据背景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