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通玩转智慧物流

2018-11-24 08:45蒋李付陈陈
支点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九州医药药品

蒋李 付陈陈

在全国十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中,武汉东西湖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是唯一一家医药类的流通基地,也是中西部唯一入选的基地。

8月27日,总部位于武汉的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九州通”)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1-6月实现营业收入424.49亿元,同比增长17 .17%,扣非后规模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0.54%。

在中国医药流通领域,九州通一直以效率高、成本低闻名。其创始人刘宝林从赤脚医生到行业最大民营企业掌门人的经历,也被人们所熟知。

近日,《支点》记者来到九州通武汉东西湖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下简称“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深入调研其运作模式。

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珲张青松向《支点》记者表示,这里是全球最大、亚洲最先进的单体医药物流中心,“100万元的订单从卜单到出库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1小时便能送到市内门店,物流成本相比过去还大大降低。”

“不得不做”的项目

提及武汉东西湖物流中心,我们先沿着时间脉络,结合九州通发展历程,来了解一下打造物流基地的故事。

1953年6月,刘宝林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市天鹅镇。在他创立九州通之前,国内医药流通领域一直受严格的政府管制,仅对国资开放。

1999年,该领域向民间资本敞开怀抱,而九州通也在次年1月正式成立。

尽管市场开放,民营资本若想争抢“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这块医药物流领域的最大蛋糕,依然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于是,刘宝林避其锋芒,以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下游流通药企、药店诊所为销售对象,以低价、批量快速、现款交易的“九州通“模式迅速开拓市场。

商业模式已然建立,但要彻底甩开其他迅速跟进的同类企业,更稳、准、狠的方法便是狠抓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建立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

从2001年开始,刘宝林便开始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在降低差错率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005年,他实地考察了日本东邦、美国麦卡锡等世界一流物流企业,目标便是把国外先进物流理念、技术带到国内,并结合国情进行改造。

2008年11月29日,九州通建成了国内首个采用全程白动化设备的医药物流中心——九州通北京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2012年,九州通上海青浦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上线,可存储3万多个品规、60万箱药品,支持年销售额100亿元,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医药物流中心。

随着诸多物流中心的落地,怎么做总体规划,哪些地方建仓库,哪些地方建办公区、休息区,每个楼层怎么使用……在刘宝林心中都有张清晰的图纸。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北京、上海颇有规模了,总部武汉的物流中心却逐渐难以满足地区业务需求,运营量已远超当年设计标准。

于是,建立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也被纳入计划之中。

“这一定程度上是逼出来的,不得不做。而目标一开始就很明确:打造一个全国医药行业品规最多、业态最丰富、智能化最高的物流中心。”张青松说。

而且武汉区位承东启西,这个中心除负责湖北周边仓储配送外,还要负责一些特殊药品的全国调拨,属于全国性的“中心仓”。

2011年,确定投资建设该项目后,刘宝林面对媒体时讲过这么一番话:“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所以,我们必须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做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不难听出,他是发白内心地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极具“未来感”

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一期)于2014年9月8日上线,投资3.8亿元,存量60万件,支持年销售额120亿元。

该中心是全球最大、亚洲最先进的单体医药物流中心。去年年底,还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评为全国十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之一。

8月中旬的一天,《支点》记者来到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门前。在等待的5分钟内,就有不下10余辆大型货车出入。

物流中心员工张倩向《支点》记者介绍,这里的作業流程大抵有以下步骤:收货质检、入库、拣选、补货、复合包装、出库。

中心分为穿梭车库、立体仓库、楼层仓库,除车辆运输外的功能,都在这几个地方完成。

其中,穿梭车库最具“未来感”。

20多米高的货架像“钢铁森林”一般,交织着横纵相间的轨道,51台穿梭车(28台自奥地利进口,23台自主研发)根据指令上下穿行。

“穿梭车库是全球存储密度最高、节能效果最好的物流系统之一,能解决拆零比例高、月台面积需求大、装车集货困难等问题。”张倩说。

立体仓库则主要存放出库频次高、多品规的货品。

记者进入仓库时,1台台高达24米、由昆船物流制造的堆垛机在黑黝黝的货架间来回穿梭,用“机械手”把整托的药品在货架内取进取出。

该仓库中还安装了悬挂链移动的“天轨小车”。

过去,显示拣货任务的电脑与打印机都定置于某个地点,拣货员每拣选一次,都需要到电脑前打印标签,操作较为复杂。

而天轨小车能根据系统分配的任务移动到相应地点,拣货员只要跟着小车行动,按车上附带的平板电脑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极大简化了工作流程。

楼层仓库则主要为货架式储藏。

这里工作人员拣选药品市使用的“分拣小车”配置了一个电子屏,能根据关联的订单白动规划最便捷的多次取货路径,在减少行走距离同时提高效率。

针对一些特殊药品,中心内还设置有10个冷库。冷藏库温度范同是2℃-8℃,冷冻库温度范围是-12℃-18℃。

记者注意到,每个冷库都设置了移动温度检测仪与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一旦温度超出范同,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冷链运输药品会采用专用包材、专用车辆、专用的电梯和通道,确保温控药品从入库存储到客户交接的全程冷链。”张倩说。

划算的买卖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中心大致分为三种形态:

一是仓储型,即提供专业库存;二是配运型,即买几部车,靠运输配送服务收取劳务费;第三种是“仓储+配运型”,是九州通未来业务的主要发展类型。

截至今年上半年,九州通在全国已规划投资建成了31个省级医药物流中心、94家地市级分销物流中心。

相较于其他物流中心而言,东西湖物流中心的建设成本无疑会更大。对九州通而言,这些投入是否划算?

张青松表示,划不划算要从两方面看,“从社会效益看,我们提高了药品流通效率,保障了大众用药需求。从经济效益上看,增加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设备和技术研发上,大概四年就能收回这部分成本。”

为什么这样说?要从对内、对外两方面考虑。

对内,主要是提升了承载能力与调拨能力、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等规模基地500名工人的日均销售最只能达到4000万元,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采用自动化设备后,400名工人的日均销售最就能达到6000万元。

在峰值承载能力方面,同等规模基地的日销售最如果达到5000万元后,就“几天都喘不过气”,而该物流中心峰值可突破2亿元。

“未来人力成本会越来越贵,但设备成本会越来越低。而且自动化能降低个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人员招聘和人员稳定。”张青松说。

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员工培训时间也会大幅减少。以前一个拣选人员从入职到熟练得半年,如今培训7 -10天左右便能基本上手。 对外,则能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目前,一个100万元的订单从下单到出库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1小时便能送到市内门店。

在运输环节,调度指挥中心能对司机姓名、车辆状态、订单情况能进行实时查询。系统还会为司机设置最优配送路径,帮助司机以最快速度送货。

“我们门店如果自已配送,一周最多一两次,而九州通常规品种配送可以做到一天一配。”湖北心连心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战略总监杨丹如是说。

目前九州通上游有7000多厂家,下游有10万多客户。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将对市场拓展产生正面影响。

以上物流技术不光自用,还能给其他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为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客戶提供了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规划集成方案,取得了可观收益。

“这好比将汽车造好后,把车钥匙交给上游窖户。九州通近年已承接了不少这类‘交钥匙工程。”张青松说。

为什么是九州通

2017年12月11日,九州通武汉东西湖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等10家单位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评为“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

10个物流示范基地囊括电商、快递、医药、汽配、冷链及大宗货物物流等多方面,九州通东西湖物流中心的入同也体现了其技术先进性。

但从商务部发布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看,2017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九州通排名第四,是前五名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问题来了——为何是民营背景、排名第四的九州通建设出了这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同绕这个话题,《支点》记者也与张青松进行了探讨。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的优势,只要决策了,我们就会迅速启动相应流程。”张青松说。

九州通省级物流中心从开工到建成一般仅需1年半左右。而《支点》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其他同等规模医药流通企业一般得3-5年。

智能化的物流中心只是结果,最根本的驱动力量依然是研发实力。2012年,九州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0.05%,2017年已上升到0.11%。截至去年年末,九州通研发人员达960人,其中物流技术研发团队有200多人。

基于以上原因,九州通在技术应用中也往往能先人一步。譬如直到去年,部分同行才在物流中心内应用穿梭车库技术,比九州通晚了整整3年。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技术水平、仓储管理、研发能力不弱于任何同行。”张青松说。

不得不承认,尽管九州通具备技术领先优势,造出了亚洲最先进的单体医药物流中心,近年其市场拓展也开始进入二甲以上医院,但作为民营企业的九州通要不断发展,乃至实现排名上移,还有一段路要走。

对于其未来,《支点》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九州医药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九州狂舞庆丰收
九州中华情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