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思考

2018-11-25 03:18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801
商业会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管控原则财务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362801)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资本的管理已经逐步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和深化。我们要借鉴和总结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兼并、转制、重组的经验教训,并以此来指导当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工作,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通过构建较为科学和健全的财务管控体系,从而达到保持和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和效果的目标。

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基于两个基本事实,一是要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二是要基于一定的组织载体,用以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的目标。对于新常态的特征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来说,当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注重安全和效益,在保证国有资本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要保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方向与过程要与国家的经济战略相适应,在国家经济宏观战略的框架下稳步前进,有效地服务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势。对于组织载体来说,需要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此来实现国有资本投资的具体工作和日常运营,这也是契合国有企业改革由“管企业”向着“管资本”转变和迈进的思路。

(二)原则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原则要基于其具体的目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保证国有资本的投资安全和效益。总的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原则及其执行也要基于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原则要涵盖权责划分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二是原则的设定和执行要基于运营公司的组织载体来进行。对于财务管控原则所涵盖的内容来说,其主要包括权力来源、权力制约以及权力执行等。权力来源主要强调不仅仅来自于行政的上下级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国有资本配置所形成的股权关系。权力制约和执行,即具体的工作执行权力需要经过股东会、董事会通过,以相关文件为基准,以及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做好后期的监督、评价和激励工作。

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的模式选择

(一)常见的财务管控模式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控模式主要有三种:集中管控型、分权管控型以及混合模式型。

1.集中管控型。对集中管控型来说,主要适用于控股企业或者集团化运营的企业等,其主要特征是控股企业或者集团对于财务的管理和控制权限较大,财务管理的战略、制度、规划等都是由控股或者集团公司决定,子公司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限,在财务的各个方面均需要在控股或者集团公司的统筹安排下进行,财务资源的相关分配权利也集中在控股或者集团公司层面。集中管控型的优势在于能够站在控股或者集团公司的整体层面进行资源的宏观配置,实现控股公司或者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但是其弊端也较为明显,主要是一旦控股或者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基础情况不清晰,就容易造成相应的资源和管理错配,直接的结果就是整体的财务管理效益低下,甚至还会造成更大的财务管理风险。

2.分权管控型。对分权管控型来说,主要适用于参股投资企业,即运营公司的投资方式为财务投资,目的在于分享参股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得投资收益,而不参与目标企业的具体经营事务。因此,运营公司不会干涉目标公司的具体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作为目标公司的股东享有监督的权利。这种模式一定要基于目标公司具有良好的财务结构和财务管理能力,否则就会导致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其不足之处在于可能由于在某些方面过于考虑子公司自身的利益而无法兼顾母公司的整体利益。

3.混合模式。对于混合模式来说,其适用的情况选择较多,也综合了集中管控和分权管控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偏倚和倾斜,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灵活度和可调节性。

(二)财务管控模式选择建议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资本投资的过程中起到了控股公司、集团公司或者母公司的角色作用。因此,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选择和上述三类模式相对较为匹配,也就需要在上述三类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管控模式。具体来讲,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模式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投资标的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还要结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投资目的、投资方式、控制能力等诸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然后进行模式选择等相关决策。

三、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议

(一)明确运营公司财务管控的目标和原则

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来说,其在财务管控方面的任何工作和行为都要基于相应领域的目标和原则来进行。目标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原则具有相应的规范和合规作用,可以在基础层面规避一些财务管控的风险和不足。具体来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在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由“实业性”向“投资性”逐步发展和转变的趋势,旨在着力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营安全和效益。在此基础上,运营公司应该基于自身所在行业或者领域的具体特点,结合该行业或者领域的财务管理常见方式和要点,制定自身的管控目标和原则。目标和原则既要切合实际情况,也要满足一定的增长性和前瞻性,既要满足可操作性,也要满足一定的战略高度和宏观指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财务管控目标和原则,其后续的管控模式选择、风险把控体系建设、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趋势等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基于国有资本投资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国有资本本身存在着“三大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剩余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相对较好理解,对于剩余风险来说,主要是在经济风险和相关风险之后,可能还需要关注诸如科技风险等新型风险。科技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模式的破坏或者重构,甚至对于整体行业或者领域的格局带来重构或者破坏。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理一定要基于这些风险来进行有效的管控,相关的制度和方法制定和研究要基于这些风险,从而提升财务管控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从源头上防范国有资本面临的风险和陷阱。国有资本面临的风险,主要涵盖国际大事件、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陷阱;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民营资本债务等隐性问题等,基于这些陷阱而执行的财务管控才能带来立竿见影、防微杜渐的效果。

(三)积极顺应当下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发展趋势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应该积极地顺应和融入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保持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管控效率。随着近年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一批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已经有了明显甚至较深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革新了传统领域和行业的方法和模式。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来说,其在方法和理念层面可以逐步融入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和理念,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一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应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将国有资本投资的各个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互联起来,然后站在集团或者母公司的角度进行统筹管理,同时以互联为基础,创设一个集团或者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统筹规划、监督执行等。二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应用大数据手段,可以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深度挖掘下属子公司财务数据内部的关联关系和规律,以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揭示,并且在此基础上预测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及时启动预警预案,降低财务风险。三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篡改等违规舞弊现象的发生。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学中的哈希算法以及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防止数据篡改、重复计算等舞弊现象发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财务管理中,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管理效益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引领新技术应用的形象,在提升财务管理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的同时,开创财务管理的新篇章。总体来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立财务管控体系要积极顺应和应用新技术,实现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

四、结语

国有资本投资和民营资本投资一样,重点在于实现投资获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建立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体系,建议应该基于自身的投资领域、投资方式、对企业的控制能力以及标的企业自身的财务管控现状等方面,从财务管控的目标和原则设定出发,灵活选择财务管理模式,同时在积极顺应和应用诸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新趋势和新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创新财务管控技术方法,优化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完善整个财务管控体系,树立财务管理的标杆形象。

猜你喜欢
管控原则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