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催收管理之实践
——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例

2018-11-25 03:18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河南义马472300
商业会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应收款欠款账款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河南义马472300)

近几年宏观经济持续恶化、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等因素,导致我国自2012年以来普遍出现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煤炭行业企业销售收入逐年下降,2013年至2015年每年的销售都呈负增长,但应收账款净额却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2 400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3 850亿元,应收账款的持续增加已经威胁到了煤炭企业的现金流。

一、××集团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1)由于煤炭市场近几年持续低迷,市场供需失衡,产能过剩,面临着销售量大幅滑坡、销售价格断崖式下跌的状况,煤炭企业为了生存,不惜采用大规模赊销的手段销售自己的产品,缺乏对客户的信用评价,这是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2)煤炭企业的销售部门在合同签订之后,往往没有后续跟踪,很多应收账款没有得到及时清收,有的失去了有效的诉讼时机。(3)缺乏应收账款催收的计划管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时管理的方式。煤炭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对应收账款进行记录,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没有及时入账的应收账款派专人进行催收。但是,一旦应收账款的实效超过3年甚至5年以上,煤炭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则对该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置之不理。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严重缺乏计划性,影响煤炭企业资金的管理与回收,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存在的问题。近两年××集团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虽完善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但是还没有从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入手,来构建完整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制度,应收账款催收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造成有的大额款项存在坏账的风险。集团应收账款催收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应收账款制度建设和落实需进一步加强。集团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单位销售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收账款定期分析和预警机制未得到严格执行;长期应收账款定期对账机制需要完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交接不规范,没有交接手续;坏账核销程序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事实调查和责任追究不够细致充分。

2.应收账款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集团各个下属企业应收账款台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存在没有落到责任人、催收计划措施不具体等问题,应收账款档案还没有实现“一户一档”工作机制,相关基础材料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部分单位基础资料中没有该笔应收款的形成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催收记录、合同信息、拟采取的计划等信息。

3.内部应收账款清理未达预期。集团内部应收账款达到150亿元左右,多数都是缓建、停产、去产能退出矿井拖欠工程款、材料款、租赁费等原因形成的,还有会计核算不规范、内部单位之间挂账不同步的影响,甚至还存在单方挂账的情况,内部应收账款的拖欠已经严重影响了集团部分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

4.长期应收款催收进展缓慢。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集团公司长期应收账款总量仍然较大。特别是一些改制、托管、兼并重组过程中形成的遗留问题,因时间跨度长、人员变化大、形成原因复杂等,清理进度不够理想。部分金额大、时间长、难度高的欠款,存在形成呆账坏账的风险。

5.存在事实坏账问题。集团部分单位存在大量的事实坏账,比如,由于欠款时间较长,单位已注销、清算或找不到对方单位相关人员;部分煤款由于煤质、价格等原因对方单位拒不认账,经办人员不积极沟通,造成部分煤款超过诉讼时效;部分借款的职工已经死亡,无可执行财产且无法找到其家属。

二、开展催收专项行动,推动清欠工作开展

××集团公司有息负债总额高达316亿元,2017年面临的债务偿还压力高达180亿元,每年的财务费用超过20亿元,僵尸企业和去产能等存在的潜亏因素还有30多亿元,另外还有28亿元的职工社保费用欠缴。外部应收账款19亿元,其中近13亿元是长期欠款。在集团正处于深化改革、管理提升、打赢扭亏为盈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认真抓好应收账款催收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煤炭企业沉淀资金损失,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对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集团自2016年10月31日开展应收账款催收专项行动。集团各单位严格按照清欠工作有关要求,逐笔分析应收款项形成的原因,一笔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清欠方案,认真落实“六抓两会一督导”措施,有效推动了清欠工作开展。

(一)全力以赴,落实“六抓”措施。

1.抓方案落实。严格按照清欠方案要求,分类管理,分类施策,强化措施,倒排时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对于经营业绩稳定的债务单位,列出还款计划,做好跟踪管理。对于经营业绩较差、后续合作机会不多或面临停产关闭的债务单位,及早采取措施,通过抵账、磨账、诉讼等多种途径清收。对于还款不积极、不配合的债务单位,收集证据,进入司法程序,通过诉讼解决。对于金额较小的,寄发律师函,指定专人负责,限时清收,有力推动了清欠工作,确保按时完成。

2.抓重点推进。(1)抓重点单位。紧紧抓住5个重点单位,这五家单位的清欠任务占集团总任务的36.3%。集团多次约谈其党政一把手,集团相关领导多次亲自到欠款单位协调还款事宜,改变了结算周期,取得了巨大成果。(2)抓重点大户。针对单户欠款上千万的重点大户,必须认真查清欠款形成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专人负责,一户一策,下大力气做好欠款回收工作。(3)抓挂牌督导。结合各单位实际,集团挂牌督导7个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7份,督促各单位对重点应收款项及时进行清欠,加快收回外部拖欠资金。

3.抓共性问题。对于清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由清欠领导小组统一拿出处理意见集中解决。针对集团下属子公司社保费用挂账形成的应收账款,要求下属子公司在公司内部结算中心开户,采用委托收款的方式,以物资供应中心欠下属子公司的材料款进行支付;针对调出人员的欠款,在公司内部调动的员工,要求调入单位协助清收,已累计清收4.05万元;针对已退休人员的欠款,要求社保处采取相应措施,促其还款。

4.抓制度保障。为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集团清欠领导小组在清欠过程中形成了有效工作机制。(1)坚持报告和例会制度。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周报告、周例会制度,并形成会议纪要和简报,定期分析总结经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截至2017年10月23日,已召开清欠例会 26次、下发简报11期。(2)坚持对标排序通报制度。对各单位清欠专项行动进度实施动态监控,按月对标排序和通报。对月报报送不及时、数据不完整的单位进行通报,并扣减财务负责人考核分值。(3)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集团将以此次清欠工作为契机,针对清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查遗补漏,由财务部、审计部、战略规划部、纪委、法律部等部门参与修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巩固清欠成果。

5.抓方法创新。截至目前,未清收的应收账款基本都是5年以上老账,清收难度越来越大,必须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委托第三方清欠、打包外卖、债务重组、债权转移、依法维权等清欠措施,一笔一策,重奖重罚,保证清欠效果。

6.抓风险防控。由集团内部审计部对开展的贸易业务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及时指出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整改建议,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有效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二)严督实考,强化“两会一督导”。集团清欠领导小组针对应收账款多、清欠压力大的实际,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清欠督查会,及时研究、推进清欠工作;并针对清欠工作不力的单位,每周召开一次约谈会,对清欠潜力较大的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挂牌督导。对挂牌督办的单位,公司主要领导亲自督办。2017年以来,集团共召开清欠督导工作会议20余次,督导检查120余次。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2017年集团下发了应收账款考核细则,对各单位清欠成果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对清欠成果显著、回款金额大、重难点清收项目取得成果的单位进行了奖励;对清欠工作进展不利、措施不到位、没有完成清欠指标的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组织处理,责令两个单位的分管领导停职检查,并停发其班子成员工资。

(四)成效。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外部应收账款大幅下降,缓解了资金压力,改善了公司资产结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也得以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1)外部应收款。2016年10月31日考核基期余额为225 809.7万元,截至2017年12月30日余额为151 112.94万元,较考核基期余额减少74 696.76万元,下降幅度为33.08%。(2)一年以上长期应收款。2016年10月31日考核基期余额为133 399万元,截至2017年12月30日余额95 496.1万元,较考核基期余额减少37 903.45万元,下降幅度为28.41%。(3)单户1 000万元以上外部长期应收款。2016年10月31日基期余额为98 110万元,截至2017年12月30日余额为72 652.52万元,较考核基期余额减少25 457.48万元,下降幅度为25.95%。

三、巩固清欠成果,措施实施到位

(一)高度重视,抓好责任落实。当前,随着行业形势的好转,集团资金压力有所缓解,但偿债负担依然很大。要群策群力,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全力做好清欠工作,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一是要以落实好清欠风暴行动为契机,持续转变工作思路,细化方案,做好应收账款分类梳理、责任界定和目标分解工作;二是要从业务源头抓起,着力控制新增欠款,做好业务流程优化,降低坏账风险;三是重点做好长期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对于长期欠款尤其是清收难度大的长期欠款,各单位要专题研究,明确责任落实,积极组织清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四是要加快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增强谈判议价话语权,优化欠款回收质量,持续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二)优化管理流程,强化部门协作。一是各单位要在认真总结清欠工作的基础上,以管理提升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完善清欠工作相关制度,解决突出矛盾,填补管理漏洞;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清欠工作台账和长期应收款一户一档管理,做到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三是要制定严密的节点计划,有进度跟踪,有定期分析,有考核落实,切实将清欠工作做细做实;四是要坚持应收账款催收专项行动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加强职能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

(三)积极转变销售模式,缩短回款账期。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要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的理念,摒弃畏难情绪,采取差异化方式,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灵活策略,积极沟通谈判,尽快将销售结算模式统一到先款后货上来,逐步缩短回款账期,加快资金周转效率,提高资产运行质量。

(四)多措并举,依法维权。要对应收账款进行逐项梳理,依约主张债权,依法维护权益,采取不同的回款策略和清收方法,制订清收节点计划。对于回收困难的应收账款,要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财产线索,完善证据资料,制定诉讼方案,发起全面诉讼,也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清收方式,如债务重组、打包委托专业机构代为清收、磨账、以物抵账等方式。

(五)挂牌督查,严格考核。一是要继续推进重点事项挂牌督办,并及时跟踪进展,注重工作实效,以点带面加快清收工作进度;二是要持续做好清欠工作监督机制,纪检监察、审计、财务、法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过程监督。对于在磨账、涉诉、核销、弄虚作假等应收款管理方面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造成不良影响或实质损失的,要从严追责。

(六)认真总结,定期通报。集团应收款管理办公室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发挥好上传下达职能,各单位要积极配合,上下齐心,全面做好催收工作。一是要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优化方案,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二是对应收账款催收进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控,按月进行对标排序和通报,并通过组织现场交流会、发布清欠简报等方式,促进各单位催收工作高效推进;三是要安排专人负责相关资料填写和报送工作,并做好审核把关,确保催收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猜你喜欢
应收款欠款账款
通过周转天数替代回收率的指标考核应收账款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借条遗失,如何结清债务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12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
谈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