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文化视域下古奥运会的起源

2018-11-25 14:19王志华
体育教育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赛会城邦古希腊

王志华, 向 勇

(四川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随着现代奥运会的兴起,竞技体育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当谈及奥运会发展时,就不得不提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古希腊。但是,为什么古代奥运会产生于古希腊,而比古希腊文明更古老的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却没有产生类似于奥运会的竞技体育赛会活动。通过查阅古奥运会起源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部分因素对古奥运会的影响出发,研究宗教文化、植物崇拜、神话传说等对古奥运会产生的影响。如赵峨、李翠霞(2005)[1]认为古希腊的宗教神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和发展;王润斌、曹卫华(2010)[2]从人们对美好植物的期许、渴望和崇拜探讨了竞技文化的价值形成。余靖(2012)[3]研究发现古奥运会与神话传说有着内在关联,奥运会运动项目在古希腊神话中都能找到源头。二是从整体因素考虑,综合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制度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谈论古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缘由。如杨弢、许红霞、曹萍、刘大年(2006)[4]提出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城邦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崇尚英雄的民族性格等对古奥运会的产生与兴起具有决定作用。刘桂海(2006)[5]认为古奥运会从本质上就是人认识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社会运动,它不只是体育节日,更是社会制度孕育的成果。凌平(1990)[6]认为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古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自然基础,梭伦改革、政治上的独立和文化的统一为古奥运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氛围,而酒神精神则孕育了古奥运会比赛的竞技取向和价值观。但是,不管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一直是竞技体育的舞台,竞技体育活动也一直是其不变的主题。所以,笔者认为对古奥运会的起源进行考察需要从体育学视角出发,从竞技体育入手。众所周知,体育是文化的载体,奥运会是竞技体育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7]。基于此,本研究从竞技体育文化层面,分析古希腊竞技体育文化如何孕育奥运会,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古奥运会诞生于希腊的原因。

1 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存在形态

房龙说:“希腊人是最早懂得欣赏人体美的人。”[8]这种对人体美的欣赏实际指的就是古希腊的体育竞技。对于古希腊文化而言,竞技体育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以多种形态呈现出来。

1.1 体育赛会

体育赛会是古希腊人进行体育竞技的重要方式,也是古希腊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体育赛会是葬礼运动会,古希腊人在为死者(特别是当死者是位英雄时)举行葬礼后,便开始进行赛跑、摔跤、掷铁饼、拳击、马拉战车比赛等各种体育运动,并给予优胜者丰厚奖品[9]。荷马史诗中曾记载,在帕特克罗斯隆重的殡葬仪式后,阿基琉斯为了悼念其亡魂,举办了具有丰厚奖励的竞技比赛[10]。除了帕特罗克洛斯葬礼竞技会之外,史诗还提到为阿马里科斯王举行的葬礼竞技会以及为奥狄浦斯举办的祭祀竞技会[11]。可见,古希腊人为死者举办葬礼竞技会是很常见的。到了城邦时代,一些定期的竞技赛会开始形成。在此时期,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运动会,当时各种各样的赛会数量曾多达270个[12]。其中以奥林匹亚运动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四大运动会最负盛名,这四大运动会相似又各有不同。相似的方面如下:首先是比赛项目基本相同,主要为赛跑、五项竞技、拳击、摔跤、马拉战车五大赛事;其次,比赛规则要求也一样,只允许个体参赛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技,这与古希腊人追求个人卓越的理念相符合;最后,比赛的奖赏相似,获胜者不会获得金银珠宝等物质性奖励,而是得到一个象征荣誉的花冠,花冠由植物编织而成。不同之处则表现为:第一,四大运动会祭祀的天神各有差别,奥林匹亚运动会是祭拜大神宙斯,科林斯地峡运动会是祭祀英雄阿波罗神,尼米亚运动会是祭祀“尼米亚的”宙斯,庇底亚运动与海神伊诺的儿子墨利克尔特斯有关;第二,冠冕所用的编织植物不同,奥林匹亚运动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获胜者的冠冕分别由野橄榄枝叶、松鼠叶子、野生的芹菜和月桂叶编成;第三,比赛间隔周期不同,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和奥林匹亚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尼米亚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为每2年举办一次。

可见,在古希腊,体育赛会给体育锻炼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为当时体育活动在古希腊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竞技赛会的举办,不仅加强了各城邦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也为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1.2 节日庆典活动

在古希腊,所有节日庆典活动中都少不了竞赛活动。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希腊人都要举行体育竞技活动或文艺比赛,因为希腊宗教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举行竞赛,以表达对诸神的感激及畏惧。荷马的阿波罗颂神诗中曾经提到“在提洛岛可能举行了一场与非凡的赛会结合在一起的隆重的大众节庆,赛会的内容包括为阿波罗举行的拳击、跳舞和歌唱。”[13]通过祭拜仪式中的竞赛活动,崇拜者(例如运动员、音乐家等)通过展现他们的才能来赞美心中的神[14]。一般来讲,举行宗教节日庆典活动的时候,第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第二天才开始竞赛活动。以四年一届影响力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第一天举行开幕仪式,以宗教祭祀为主,第二天开始竞赛活动直到第四天,最后一天是闭幕式,当然,每一天都会有祭祀活动。如今奥运会前的火炬赛跑就来源于当时的一种传递圣火的仪式。此外,在欢迎贵宾的一些重大场合活动中,人们也会举行竞技比赛,来表达对当事人的崇敬之情。《奥德赛》就记载过,一次国王为了款待奥德修斯,对他身边的贵族说:“现在让我们到外面去进行各种竞技,等到我们的客人回到他的家乡后,也好对他的亲人说,我们如何在拳击、角力、跳远和赛跑上超越他人。”[15]

所以,节日庆典活动推动了古希腊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人们不断举行各种各样、内容不一的节日文化活动时,竞技比赛也伴随节日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逐渐繁荣起来。

1.3 贵族生活方式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章程上明文规定,奴隶、战俘和异族人一律不允许参加体育赛会,只有具有希腊血统和自由人身份的公民才有权利参加。这一点与现在任何人都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不同,也导致体育运动在当时主要成为贵族人的生活方式。人们认为只有拥有健美的身体才能更接近神并赢得神的青睐。而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就是为了去向众神及观众展示他们健美的身体,获取他们的赞扬与奖赏。但作为“非人”的奴隶,从本质上就无法与神接近,是绝对没有资格去参加体育运动的。梭伦甚至立法明文规定:不许奴隶进行体育锻炼。出身卑微和忙于生计的平民本身也无暇从事体育运动,他们每天都得为生计劳累奔波。如此看来,竞技体育活动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他们为了表达自身对于神明的敬畏,取悦于神;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凸显自己身份的特殊,显示自己作为贵族的高贵。当然,即使是贵族,女性也不被允许参加和观看比赛,触犯规则者将被处以死刑。

不过,从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看,贵族对于竞技体育在古希腊的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投入的物力、财力、人力,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竞技体育在古希腊的发展。

1.4 军事训练手段

古希腊有着200多个城邦,自然战争连年不断。因此,每个古希腊人都必须时刻做好参加战斗的准备。这样,进行身体锻炼成为他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雅典拥有一套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将人们训练成身强体壮的武士。斯巴达尤为突出,公元8世纪,为了应对斯巴达人与奴役人口比例失调的状况,斯巴达实施了全民军事化管理,任何一名斯巴达公民都必须参加体育训练,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其中,射箭、摔跤、队形训练、负重跑、骑马等都是斯巴达体育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可见斯巴达体育有着明显的军事色彩。斯巴达体育的目的是塑造拥有超强力量、耐力、勇气和军事技能的士兵,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16]。由此看来,在战火连天的古希腊,体育是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2 古希腊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17]马克思认为,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18]。

2.1 体育场地、体育建筑等保障了竞技体育赛会的开展

竞技体育物质文化在古希腊时期主要表现在体育建筑上。体育建筑是体育锻炼、体育娱乐等活动用的建筑物,是竞技体育赛会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建筑受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体育建筑包含诸多东西,其中体育馆、露天体育场、赛马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古希腊时期,每个城邦都建造了练身场、体育场和摔跤场等运动场所。据记载,梭伦当政期间有三个大规模的公共体育场和一些小型的体育场馆,以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热情。平日里,希腊的年轻人也几乎整天都是在运动场上度过的。在当时,流传着一句话:“神庙、剧场和体育场,构成了古希腊城市。”古希腊的体育建筑形态简单,结构上采用砖石砌筑,大多体育场的建设都巧妙地将山体与神庙结合在一起,不仅创造出了良好的观看视角,而且也使得体育场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

由此可见,数量可观的运动场地,更方便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神庙结合建设的体育建筑,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体育竞技活动中,使体育锻炼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多。作为奥运会的一部分,体育建筑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其地位,为古希腊竞技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宗神学、体育思想赐予了古希腊竞技体育力量

古竞技体育精神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宗神学,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在希腊人心目中,奥林匹斯山上居住着维持天地秩序的12个主要天神。“泛神”的世界观也导致希腊人对所有神灵都心存敬畏和信仰。古希腊人认为,“神人同形同性”,各个神仙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逾越的神秘存在,而是一群可接近、感知的神灵,只不过是最健壮、最完美、最高代表的体现。希腊人独立雕像的两大题材:一是诸神;另一类则是运动员。为了成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神,古希腊人怀着一股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以求得在身体形态上最大限度地接近神并成为神喜爱的人。人们都想通过竞技体育比赛的胜利来表达自己对神的虔诚、崇敬,从而获得神的庇护和喜爱。所以在竞技场上,运动员都为了争第一而竭尽全力。在他们看来,胜利是唯一的着眼点。可以说,古希腊人对宗教的信仰,是竞技体育运动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的原因之一,后来古代竞技体育的衰落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罗马侵占希腊后,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禁止人们在任何场合进行祭祀,而源于祭祀活动的竞技赛会自然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另一方面是体育思想。体育思想是体育活动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之源。古希腊时代人才辈出,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的思想理论为古希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一些看法、言论也为当时体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希腊三贤”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主张人要身体强健,他认为一切事都需要用到身体。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载,苏格拉底经常清晨就参加体育锻炼,人们总能在运动场上看到他的身影。柏拉图提倡男女都应该参加体育锻炼。在儿童早期教育时应以游戏和体力活动为主,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亚里士多德主张科学锻炼,他在《政治学》中提出:儿童从一出生起就应该设计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锻炼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竞技比赛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健康的体魄,他也指出在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给身体造成伤害[19]。

由此可见,宗神学和体育思想都是古奥运会竞技体育的源动力。在古希腊,奥运会代表着具有重大意义的宗教节日,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坚持是古代奥运会能够一直举办的原因之一,而当基督教统治人民后,人们的动力之源被破坏,奥运会自然走向结束。

2.3 城邦制、平等制赋予了公民体育自由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举办第一届运动会起一直持续到公元394年间,共举办了293届,持续了1168年。究其原因,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的城邦制,指的是古希腊中一个城市连同其周边的一小片区域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古希腊所有的城邦拥有自治权,自给自足,各个城邦有自己的法律,且城邦与城邦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并且,所有公民的地位都相等。城邦制度的形成在体育赛会的举行、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邦制的核心是自治、民主、平等、法制,自治制度意味着城邦要自力更生,在面积有限、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大多数城邦都得依赖于商业航海和贸易活动。这样的生活模式培养了希腊人竞争的精神,为体育添加了活力。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也保护了参与者的权利,有利于体育良性发展。

平等制度赋予了希腊每一位公民参与体育的自由,为体育的繁荣提供了社会条件。因为城邦制是当时社会制度的基础,所以古希腊竞技体育能得以发展下去。当希腊城邦制度开始衰弱时,一些不良现象开始在竞技活动中出现,导致人们对竞技体育赛逐渐丧失兴趣,古奥运会也开始走向消亡。因而,可以说城邦制决定着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命运。

3 结语

众多的体育建筑和场所为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开展提供了保障,宗神学和体育教育思想促使人们参与体育竞赛;古希腊特殊的城邦制度促使人们公平公开参加体育比赛,这些构成了古奥运会产生于希腊的文化基础。古希腊竞技文化为体育运动的孕育、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体育运动也给古希腊文化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1] 赵峨,李翠霞.古希腊宗教神学对古奥运会产生的文化层面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8-31.

[2] 王润斌,曹卫华.古希腊的植物崇拜与竞技文化[J].体育与科学,2010(4):28-32.

[3] 余靖.古希腊神话与古奥林匹克运动之渊源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1-45.

[4] 杨弢,许红霞,曹萍,等.论古代奥运会的兴起与衰落[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3):21-24.

[5] 刘桂海.古希腊奥运会盛衰原因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凌平.吉奥运会兴衰之迷探微[J].体育与科学,1990(1):6-8,12.

[7] 胡军.伦敦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体育文化导刊,2012(2):15-17.

[8] 房龙.人类的艺术[M].衣成信,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102.

[9] 吴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272-273.

[10] 荷马.荷马史诗[M].何兆泉,译.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48.

[11] 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36-582.

[12] 瓦诺耶克.奥林匹亚运动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M].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77.

[13] 赵山花.《荷马史诗》中古希腊体育竞技活动的特点解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

[14] M.J卡里,T.J.哈阿霍夫.希腊罗马世界的生活与思想[M].郭子林,曹彩霞,译.河南:大象出版社,2012:267.

[15] 吴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274.

[16] 刘欣然,蒲娟,黄玲.古希腊城邦体育运动的文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5):517-518.

[17] 石文卓.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关键[J].求是,2013(6):73.

[18] 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19]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36-237.

猜你喜欢
赛会城邦古希腊
赛会制视角下中超联赛不同水平球队位置球员跑动表现分析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榨橄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