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班组”值得推广

2018-11-25 23:28左崇年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8期
关键词:工人日报女工用人

左崇年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在江苏省建湖县的盐城佳日时装有限公司中检班看到,15∶30,离正常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超过一半的工人就下班了。记者询问得知,中检班也叫“妈妈班组”,排班作息时间参照子女上学时间。据班组长顾中平介绍,公司专门设立了“妈妈班组”,对部分家务和工作有冲突的女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让她们自主管理、灵活上班。(7月15日《工人日报》)

“妈妈班组”值得点赞!该公司从女工频繁离职中得出结论:一方面是厂里人手少,另一方面是女工有家庭负担问题。公司算了一笔经济账:离职的大多是熟练工,对企业生产有影响,而招新员工,培训成本大,还不确定能否留住人。因而,企业大胆创新,把中检班设为“妈妈班组”,实行弹性用工方式,这样既有效地保证了上班时间,维护了员工权益,也有利于企业发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爱心的企业,就有温暖,就有凝聚力,就有发展的动力。“妈妈班组”,既是对特殊群体女工的关爱,也是企业尽到应有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此举不仅留住了员工,也减少了熟练工的随时流失,降低了企业成本;既解决了熟练工难留,又解决了妈妈们难以照顾家庭的实际问题。家庭和工作矛盾的“两难问题”迎刃而解,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企业、员工都是一举多赢。

从“妈妈班组”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有爱心企业的用人智慧。《鸿门宴》中张良给项王的离别信中说道:“夫为将者,未学用兵之术法,应先识用人之短长……”“妈妈班组”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位员工都是人才,企业用人不仅应注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应该做好人才的最佳配置。其实,只要企业管理者从大局出发,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多些关心和爱心,就能抓住人心、留住人才。

猜你喜欢
工人日报女工用人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工人日报》:食物中毒致死悲剧为更多人敲响警钟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建筑女工
用人还需讲原则
女工
风不能,雨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