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的实践研究

2018-11-26 10:57雷富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建构情感

雷富平

基于“让学”与“引思”相统一的教学,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达到让学生“乐学爱思,会学善思”的理想教学境界。

一、“让”自主质疑,“引”且学且思

教师要善于设“障”立“疑”,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去成长。“让学引思”的重要特征就是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当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时,表明他已经积极参与到意义建构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习变为体验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过程。从生疑到析疑,最终到释疑,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加工、积极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让”静心思考,“引”解释交流

“让学引思”的课堂应营造一种“丰富的安静”,既要议论纷纷,又须静思默想。把安静留给学生,让学生潜心阅读,静心思考,与文字对话,同智者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三、“让”亲历探究,“引”自主建构

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让学引思”的课堂应成为学生的探究发现之旅。学生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合作或独立开展探究,主动地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经历若干次这种学习活动后,学生就能在遇到未知事物和新的问题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去思考质疑,并且在这样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讓”互动合作,“引”对话分享

学习者的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自主性的学习,亦是一种合作的、群体性的学习,二者交互作用,互相提高。互动合作必须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分工,协同交往,共创和共享合作成果。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既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在其间引领并与学生平等对话。

五、“让”多元评价,“引”反思改进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组织开展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互相评价与反思、师生互相评价与反思。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体验学习的成功,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建构情感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台上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