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诗文结合,领略文字魅力

2018-11-26 10:57秦伟峰席肖敬宋林静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贾岛隐者群文

秦伟峰 席肖敬 宋林静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悄然兴起的一种颇具特色的阅读教学实践。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班里实践过几次群文阅读教学后,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年级组将古诗和课文相结合,进行了诗文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中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同册书中的第九课《推敲》一文讲的正是贾岛作诗的故事。于是,我们便让学生先阅读《推敲》,再品读《寻隐者不遇》,从贾岛作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感受古诗的文字魅力。我们的“诗文结合,群诗学习”也由此展开。

在实践“群诗阅读”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自学课文,了解诗人。以往教学古诗时,我们一贯的教学顺序都是从介绍作者开始。这次在学习《寻隐者不遇》时,我们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九课《推敲》,从课文中寻找作者贾岛的相关信息,了解贾岛其人。之后,我们通过课件展示,对作者生平经历进行了补充。

2.小组共议,感知诗意。了解过诗人之后,我们正式进入《寻隐者不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讨论诗歌内容,并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同学们读懂了诗的大概意思。接着,教师进行补充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体悟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作者的心理变化却是一波三折。最后,我们通过口头翻译、创编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字的精美和凝练,感受到诗人作诗时字斟句酌的态度。

3.群诗诵读,拓展视野。在古代诗歌的宝库中,像《寻隐者不遇》这样锤炼文字的例子有很多。于是,接下来,我们带领学生在本册书中寻找古诗,同学们找到了《所见》《题秋江独钓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经过诵读、赏析,大家总结出这些诗歌中都有某一个字经过了仔细锤炼,从而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比如《题秋江独钓图》,作者在诗中一共用了九个“一”,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表面上悠闲自得,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却是孤独的。

除了在课本中寻找诗歌,感悟文字之美,我们还从课外搜寻到一些古代诗人斟酌用字的例子。比如,李白的“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古代的诗人反复吟诵,多次修改,才成就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最后,我们给学生列出了几道题目,让他们尝试填空,切身体会选字、炼字的妙处。

“诗文结合,群诗学习”的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品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贾岛隐者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贾岛碰瓷
歌声嘹亮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两个“隐者”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