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下的数学教学初探

2018-11-26 10:57赵跃宁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面包蛋糕数学知识

赵跃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在学习、劳动和生活中都会多多少少利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计算、证明、推理、数据处理等方面,都会直接运用到数学知识,而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和生动地理解自然现象。数学为很多学科提供了解决思想和办法,是很多高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同生活息息相关,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

一、在教学中加入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对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有益处。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安排在数学教学情境中,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推行新课改,就是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思考。教师适当地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用心感受和理解数学,可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和探索能力。

二、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教学情境,用熟悉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除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妈妈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家里的4个人,应该怎么分配才合理?再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描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现在给你5元,可以去买你爱吃的面包和蛋糕,面包1.5元一个,蛋糕2元一个,你买了一个蛋糕和一个面包,收银员应该找多少钱呢?

三、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件内容呈现出来。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的事物兴致盎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根据日常生活整理数学知识,用生动的图片、音频、文本来表现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这样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认真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这样一来,原本异常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十足,学生自然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课后记忆更深刻。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更多与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思考,最终自主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服务生活的真谛。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面包蛋糕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好吃”的面包灯
做蛋糕之前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