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自主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6 10:57冯月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当堂组内导学

冯月

导学自主模式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以班级授课为背景,课堂教学为前提,教师通过指导各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互助和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导学自主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的开展和课堂评价。

一、课前准备

首先,划分学习小组。我遵循“组间同构、组内异构”的原则,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形成组内互补的局面,保证在小组内部讨论时,有人能够把知识讲出来,并带动组员之间互相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次,编写导学案。初中英语导学案应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内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和课后复习巩固四个部分。在一个学期开始前,年级备课组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总体特点,编写科学实用的导学案,目的是贴合教材,明确学习目标。

最后,上好学科自习。教师在每节正课前的学科自习课上,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以此导学案为参考,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独立地进行预习或查阅相关的内容,初步解决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在学科自习中提出的问题,编写两三道相关习题,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求學生大胆地进行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讨论完毕后,请小组展示答案,为学生提供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点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并以此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从而让学生实现触类旁通。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需明确细化小组成员要讨论探究的问题,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组,规定讨论时间,保证学习效率。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及时观察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避免出现学生讨论与英语学习无关的话题。若有小组讨论出现困难,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提示,但不直接给出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评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导学自主模式,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否则导学自主模式将无法顺利地在英语课堂中推行。在评价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成果共享法。在黑板的右侧制作加减分公示栏,把小组名字写在右边,小组通过回答问题得分,在组名左边画正字。每节课下课时,统计各个小组加分的多少,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小组。第二,合作评估法。在英语课结束时,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长组织组内互评,每位组员对组内其他成员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价。第三,及时评价法。每节英语课结束时,教师都应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当堂表扬,对表现差的当堂或课后提出建议和希望。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当堂组内导学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我是小导游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