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机制研究

2018-11-28 05:04宋晓云
大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导师协同研究生

房 刚 宋晓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国内一流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逐步开始对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体制进行改革,并且在改革研究生招生模式、控制研究生规模、加强过程培养等方面采取了较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显著效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1][2]

一、引言

国家层面和部分国内一流大学以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全方位多渠道为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广进良言、广纳良策,尤其注重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是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骨感”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仍呈现较大缺口,不能有机地衔接,造成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毕业后不能又好又快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工程学科博士生相对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大都趋向理论研究,遭遇成果转化应用的瓶颈。2.培养过程缺乏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交叉创新能力不足。3.培养出的部分工程学科研究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只会“纸上谈兵”。4.部分工科硕士生有很大的创业热情,但是在校期间不能得到有效的创业培训与指导,创新创业类课程被挤压,创新创业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没有被足够重视。[3][4][5]

为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2012年5月,国家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即协同创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部署的“发展和延续”。协同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知识创造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牵手”后聚变效应造就的多元主体联动式协调创新范式,通过人才创造、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等众多分力的有机叠加、大幅整合、优势互补形成的生态系统集合。主要依靠国家引导、校企联动、科教协同,对知识进行充分利用、对技术进行二次革新、对资源进行深度整合,突破传统创新方式的壁垒,加速实现技术的产业化,释放创新创造活力。[6]“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打造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汇聚平台,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高校和研究机构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企业为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提供应用需求、实践支撑和应用示范,为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全方面的环境营造和营养补给。

2006年,一种新的运营环境和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由Google公司提出。随后,低成本、高扩放性的云计算迅速应用于产业界和学术界。[7]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按量计费的交付模式,避免繁杂的搜索和商业交互,通过PC端或移动端接入数据中心,就可以提供动态的、便捷的和可扩展的网络访问,快速链接到计算资源共享池获得包括服务器、软件、网络、存储和服务等计算性能高、成本低、高效的网络共享、强大的网络服务能力是云计算技术具有的特点。[8]云计算为协同创新模式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途径,它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分散的创新需求、服务资源以及服务能力重新整合,使之得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并协助各方全部参与技术创新创业以及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必将在云环境下的协同创新环境中得到较大的质量提升。[9]本文云环境下基于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机制及实现方法必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云环境下基于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机制

(一)构建工程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创业云环境

协同创新模式下,构建有效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创业云环境,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一个面向创新创业的合理有效的云计算平台,分析多智力主体的分布式和协同机制,系统探索开展教学、研究和产业化融为一体的工程教育的模式。把研究生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异地、远程、多主体、多学科、多产业阶段环境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

1.构建一个面向创新创业常态化的云计算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创业平台,主要由若干合作云平台组成。合作云平台分为高校公共云、企业公共云与研究机构公共云等三类,每种类别可能由若干家同类型单位构成。[10]面向创新创业的云计算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支持项目协同、研究生培养协同,支持资源的有效共享和良性互动,以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形式支持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培养。知识创新的“自我突围”是打破研究生教育固化思维藩篱的“捷径”,奠定了研究生教育智库建设的基石,激发支持设备由创新走向创造。知识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通过云计算平台汇聚人才、技术、设备和知识等智力因素,充分激发资源间的相互促进、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协同进步的创新创业潜力优势,增强各智力单元的交互作用,使智力资源重新集成、融合和再创新,[11]共建面向创新创业的云计算平台。呈现创新创业发展态势的云计算平台,不仅支持私有云个性化存储和展示,也支持搭建公有云轻松实现多用户间的资料、数据、信息与应用共享整合和多元协作,创建一条覆盖成果应用、技术转移、商业化合作及量化生产等环节的“一条龙”产业链。[12]因此,云计算平台兼具云存储服务及协同创新功能。同时,云计算平台支持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激励、考核等功能。

2.开展教学、研究和产业化融为一体的工程教育

云环境下的协同创新具有异地、远程、多主体、多学科、多产业阶段等特征,如何面向工程学科研究室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和产业化融为一体的教育是一个难题。需要从教育、教学、科研和创业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发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联动作用。在教学方面,积极吸引各协同单位、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打通基础课程资源、创新课程资源和创业课程资源;探索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带动科学问题的发现与创新;以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经验为主要方式,以企业导师带动创业为实践方式,鼓励研究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开展创业实践;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工程教育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学科生态多样化转变,推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服务国家战略,适应社会需求。

(二)建立健全云环境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云环境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建立健全保障研究生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我国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弊端一直是创新动力弱化问题的症结,新经济时代应当实行多种激励方式并举,如目标制激励、创新激励、创业激励等,凸出激励机制的多元化、现代化。

1.目标制激励: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私人定制”研究生差异化培养模式,度身定做符合出口标准的分类教育教学,允许考核指标向专业技能方面适当倾斜,以此激励人才发展架构体系建立健全。如硕士生的目标考核更侧重于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直博生不但考核阶段工程实践,更考核理论创新能力和成果;而工程博士生侧重于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制定合理的阶段目标考核政策,并给与适当奖励或激励措施,有助于使研究生保持适度的紧迫感,激发创新创业潜力。

2.创新激励:创新激励和创业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的,创新激励更强调创新的结果,如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开展项目为依托,探索创新过程及结果的奖励措施。加大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如设立专利奖、重大成果奖、SCI论文奖等。在云平台上设立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积极宣传加速推广。积极选派优秀创新人才参与国内外竞赛和出国交流等,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造热情和积极性。

3.创业激励:创业激励更强调实践活动及其成效。对于创业激励,更多的需要采用宏观激励与微观激励相结合的机制。[13]协同创新中心应当突破高校内部与社会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从个体、单一方式向开放、融合的方向转变,为激励研究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等;由高校科研经费、企业赞助等形式建立协同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和小额贷款促进研究生由“求稳”向创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行为。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柔性设立研究生网上模拟创业课堂,优秀企业家经验分享座谈等课程,锻炼学生创业基础能力;考核指标加入“创业学分”,通过对创业力度、规模和效果的评价,适当抵消部分研究生毕业的硬性指标,如论文篇数和质量要求等。

(三)基于云计算的工程学科研究生过程培养机制

基于云计算的工程学科研究生过程培养机制主要包括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平台的集成教育机制、云服务资源共享机制、云服务资源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基于云计算过程考核机制等。

1.基于网络教育云平台的集成教育机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平台的集成教育机制是指通过云计算平台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集成教育环境,支持对研究生的过程培养、考核和管理。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不仅支持基础课程学习前提下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和选修,还覆盖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萌芽、发展、壮大的各个阶段,构建起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新体系,实现协同创新教育的刚性管理和虚拟网络柔性管理的融合。[14]同时,云环境下的开放式实验平台是基于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自动化的虚拟资源汇聚平台和信息化实验平台;分布式应用平台则提供日常工作管理常用的应用服务,全覆盖课程教学、科研管理、学术交流、难题咨询等方法和手段,最终创造性地形成多机构间信息流通和云共享式集成教育机制。

2.云服务资源共享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智力主体和创造主体合力打造的智力支撑体系,聚焦服务于国家战略,全方位面向科学前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面向文化传承创新,旨在为打造创新型国家设计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包括课程体系、企业实践、产品资源、工程师经验、管理经验、科研设备等。通过云计算平台,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的校企间联动式协作,推动研究生理论和实践培养由“两段式嫁接”向“无缝式衔接”转变。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规范管理、数字化存储,共建优质教学科研数据库,达到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程度上精准一键式搜索匹配数据库,省去在搜索引擎上的重重点击,最终使得协同创新中心的数据资源能更方便快捷地服务研究生培养全过程。[15]

3.云服务资源的良性互动机制

贯通“产、学、研”各个创新单元联合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突破了固化的“流水线式”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其本质上就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智力因素和社会大环境有机串联形成的开放化、复合式和创新型智力生态系统。[16]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方位育人体系,云计算平台中的大数据服务、智力资源、试验方法和信息存储库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整合;同时,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大数据全面反馈到云计算平台上以促进智力资源再融合和再创新,可以实现云服务资源的良性互动。

4.基于云计算的过程考核机制

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硕士生、普通博士生、直博士、在职博士生和工程博士生)的过程考核机制和办法。如硕士生和部分博士生的考核以工程实践和创业为主,而其余博士生的考核以创新为主。基于云计算系统,每位研究生的培养期以及考核节点可以查询显示。导师组、高校以及在职单位等均可以对其阶段表现进行写入记录。云平台可实时追踪每位研究生的阶段考核情况、导师组评语、项目进展、论文进展等,并有定期提醒邮件发至个人邮箱,起到提醒作用。基于云计算的过程考核机制使得研究生在任何学习阶段都会清楚地认识自我学习状态和调整方向,为高质量的研究生过程培养奠定基础。

三、基于协同创新云平台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的实现方法

(一)协同创新体制下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组建与培养对策

研究生导师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最主要引导主体,研究协同生态系统的创新培养实现方法,必须要研究协同创新模式下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对策。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一般采用多导师或导师组制,企业导师一般要选派在企业研究所一线的高级工程师或者教授级高工,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技术专家。对于创业为导向的研究生,可以选派企业高管作为合作导师,不但在产品技术创新上有所指导,更多的在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上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对于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工程学科的学术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或者研究所进修或深造,使青年教师队伍逐渐成为与国际一流大学工程学科建立研究生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友好桥梁,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学术交流,使得学术研究视野和深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研究生的学位证均为高校颁发,因此研究生导师组以高校导师为主导师,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或者研究生兴趣爱好选配导师组其他成员,形成以单个研究生培养为核心的个性化导师团队。

(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欠缺,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一些“创新”课程名不符实,教学效果不理想[17]。因此,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云平台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可在云计算平台上建立资源库,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可分为三种层次,研究生根据自身爱好和定位选修相关课程。第一层次主要面向有较强自我创新、创业潜质的研究生,培养和丰富其基本创新创业思想和能力,通过设置系列技巧、技能的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式训练提升整体创新创造能力。第二层次的课程主要由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导师牵头,可以聘请创新创业领域的成功和失败人士在课程或者项目中辅助教学,以自身案例来带动学习。第三层次的课程为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授课导师为企业高管,通过某一领域的商机引导,让研究生直接开展低成本的创业尝试。在创业过程中实现教学实践双辅导,导师可以提供学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甚至资金链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

(三)不同类型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管理方法

1.硕士生:工程学科硕士生在国外高校一般为1—2年学制,在国内高校一般2.5—3年。在国外,硕士生仅仅是就业的过渡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生毕业后开始创业。另外,国内硕士生的培养主要定位在于工程应用实践。因此,硕士生导师组成员可根据个人发展方向需求配备相应的技术研究型、技术管理型或企业高管等不同类型导师。

2.普通博士生:普通博士生经过硕士阶段的科研训练,有一定的科研攻关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特点是学制较短,时间紧,学制一般是3—4年。根据自身特点,可以直接委派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研究中,快速引导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的创新能力,并组织整理成高水平论文发表。

3.直博生:直博生是本科毕业就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的研究生,学制一般是5—6年。与其它类别的博士生相比,其特点是起点低、学制长,项目研发、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都较弱。因此,直博生需要制定合理培养计划,分阶段地培养。第一阶段在第1—2学年,以企业实践类项目为主,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产业化背景。第二阶段在第2—3学年,锻炼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能力或创业能力,以及高水平论文撰写组织能力。第三阶段为第3学年以后,以发现科学问题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4.在职博士生:在职博士生相较于全日制学生,精力相对分散,家庭、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三重叠加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创新创业动力和能力受限。年龄结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工作强度较高,不仅挤占大量学习和科研的黄金时间,同时对在职博士心理承受力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可能造成性格极端化、边缘化发展。因此,需要在云平台下建立多主体联合互动培养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起实时监控和定期预警机制,强化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在职博士生培养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协同创新中心和课题组导师的日常管理考核下,允许在职生所在的单位以私有云的形式接入访问协同创新中心公共云。授权条件下,允许其工作单位所在部门领导查询在职生的日常学习情况、研究进展以及导师组评价等等,也允许部门领导通过云平台提交在职生近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以便导师及工作单位能全面掌握其学习动态。

5.工程博士生:工程博士是通过高校和企业对接方式实行联合培养的新类别,由高等学校授予学位,更强调博士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类博士生的特点是工程实践和项目攻关能力较强。在培养过程中,高校主导师需要合理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协调工作、家庭和科研的关系,避免发表不出论文而无法毕业是导师组需要关注的。长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科学问题的提炼和应用实现,毕业后更能迅速担当起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和技术骨干甚至领军人才。

四、总结

云计算是一种实现分布式资源有效的集中与协同运行的模式与技术,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就需要在传统的培养机制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本文阐述了云环境下基于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机制,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云平台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的实现方法,以期望在通过新兴技术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和方法的变革。

注释:

[1]杨卫, 来茂德, 严建华, 等.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2):1-6.

[2]孙跃东,王张琦,罗尧成,等. 产学研协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体系—上海理工大学“一校八院所”的改革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 29-33.

[3]胡甲刚.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剖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42-44.

[4]李浩,李金林.我国机械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 (1):48-51.

[5][17]彭文博, 尹新明, 李冠峰,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6]张才国,曹姗姗.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 62-64.

[7]张建勋,古志民,郑超. 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2):429-433.

[8]余科军. 高校云计算体系结构的探讨[J]. 软件导刊,2012,11(10):24-25.

[9]张亚明, 刘海鸥. 协同创新驱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与战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0): 105-111.

[10]汪波, 陈超逸, 于维平. 基于云计算的产学研协同合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3):1-4.

[11][16]宋晓云. 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34-37.

[12]王翔, 潘郁.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技术创新平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5):57-60.

[13]黄慧子.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4]蹇洁,席海峰. 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 科教导刊,2012,(10):164-165.

[15]李学森.“云计算”技术和“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网络教学创新发展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5,(2):147-148.

猜你喜欢
导师协同研究生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师的猫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