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2018-11-28 05:04丁晓良王成金雍进辉
大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芬兰学院大学

丁晓良 王成金 雍进辉

2015年、2016年,笔者曾赴芬兰参加研讨会和调研考察,多维度、全景式观察了芬兰教育,发现芬兰教育特色鲜明,对笔者所在的学校办学具有诸多启示。

一、各具特色的芬兰学校

(一)坦佩雷Annala学校:Montessori教学法

坦佩雷Annala学校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其实行的Montessori教学法让人印象深刻。该教学法有3个特点,一是启发式教学;二是不按年龄分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课表;三是自学与高年级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Montessori教学法注重激发儿童潜能,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在互相帮助中学习,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Montessori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传统教育有很多问题,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Montessori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二)Etala-Hervanta学校:强调动手能力

Etala-Hervanta学校在诺基亚和微软两家公司附近。我们的考察由一个来自西安的中国交换生带队并全程充当芬兰语翻译。我们主要了解他们的语言课、化学课和家政课,家政课包括烹饪、缝纫等内容,在7年级是必修课。调研了解到,芬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部分学习过程是通过动手来学习,例如化学课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来进行学习。据了解他们以前也采用经典的授课方式,后来逐步更改为以动手和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芬兰法律规定学生从15岁开始,必须进行暑期一周的工作,而且实习公司必须由自己申请,父母不得代劳,每年实习公司不能重复。

(三)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缩写为TAMK): 基于问题的体验式学习

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是一所公立应用科学大学,该校于1996年由坦佩雷理工研究院(1886年成立)、坦佩雷贸易学院(1890年成立)、库鲁林业学院(1937年成立)及坦佩雷艺术传媒学院(1991年成立)四所学校合并而成,2010年又与帕堪玛理工学院(Pirkanmaan Ammattikorkeakoulu)合并,主要提供文学、媒体、经济、技术等领域的本科教育,其中以理工科和商科方面的课程著称。目前约有5,000左右在校学生,1,100名教职员工。学校与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超过30个国家的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该校非常重视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当地工商界提供的实际工作机会相结合,学生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认为,传统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听来学习,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因为学生听到的记不住。如果采取看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又很容易忘记。只有通过动手的方式,学生才能有永久的记忆,因此要采取新的教育方法,要强调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如,TAMK主校区的一年级企业家训练营,从一年级开始就10个人一组,模拟公司进行创新创业培训,老师担任教练,主要起辅导作用,由学生按照基于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

TAMK的图书馆也非常有特色。图书馆办成了学生活动的场所,学生可以在墙上的预约栏上预约后,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图书馆给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大概有十几组,每一组由大屏幕电视,以及围绕在一起的座位、充气床、白板等组成,大屏幕电视可以显示笔记本上的内容,便于同学们相互展示自己的屏幕。

据Mikko副校长介绍,芬兰政府基本上是将学校作为社会企业来管理,学校是按照非盈利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学校有独立决策的董事会,政府向其购买教育服务。政府主要根据两个指标给学校拨款,一是每年培养的获得学位的学生数量,二是每学年完成55学分的学生与所有参与学生之比。政府拨款占学校总经费的70%,其余30%主要来自于产业界的资助、向欧盟争取的科研项目,以及其他一些指标。政府为了鼓励学校与产业界结合,对于TAMK向产业界争取到的每一块钱,都给予6块钱的鼓励。每年,政府对TAMK的资助约占其总预算的89%。

(四)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 :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师教育

坦佩雷教育学院院长Risto在《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和培训:发展和挑战》演讲中讲了芬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教育。芬兰普通本科3年,但是教师的教育要6年,教育学院专门培养教师,教师在其他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后,必须要在教育学院进行教育技能的学习,教育学院设置有中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教育的技能。据坦佩雷大学附属中学执行校长Vesa介绍,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目前有900名学生,100名员工,80名教师,每年大约1,100万欧元的预算用于支付所有的开销(工资、租金、校餐、资料等)。

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讲师Laura在《第二语言教学—英语》的演讲中指出,在非英语母语国家英语应用水平排名,瑞典最高,芬兰名列第5,英语在印度虽然是官方语言,但应用水平只居30位,中国名列42。芬兰人的英语应用能力排名靠前,与其强调应用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例如,Laura同信息专业老师共同开发的英语场景学习软件,就是通过计算机将英语学习的语言与不同的场景进行结合,使得学生能把学到的英语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坦佩雷大学完全用英文来教学的课程占40%。

(五)坦佩雷理工大学(缩写为TUT):技术创新引领工业发展

坦佩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见长的大学,诺基亚就诞生在这里,目前其信息领域的信号处理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是欧洲最好的。学校强调教育的价值在于鼓励、责任和社会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保持领先的技术发展,使大学毕业生掌握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卓越技能。从历史上看,TUT产生了大量的世界领先技术,以及大量掌握技术的学生。其愿景是发展具有竞争性的技术来促进芬兰工业的发展,促进科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开放化。

在该校TUT2020的愿景规划中,主要包括教育(Education)、教学(Teaching)和学习(Learning)。其中,教育阐述了大学的整体期望和运行环境,教学覆盖了教学工作、教育质量和教师,学习包括学生、学习概念和学习习惯等。其中教育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对新技术及其应用充满好奇,愿意应用新技术为人类服务。TUT2020提出首先要将关注的重点由教转到学上来,要重视协作和联合创新。校园设施和服务要为学生、研究者、教师、公司的协作创新和合作提供条件。

联想到耿丹学院对于各个系部的管理,可以借鉴芬兰政府对于各个大学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预算,实施动态评估和管理。未来耿丹学院的图书馆应该建设成为同学们学习和活动的中心,开设学习和讨论区域,采用可组合桌子,创造小组共同学习的环境,例如将图书馆分隔成不同区域,配置白板和电视等设备,吸引学生离开宿舍进入实验室。还可考虑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增加上网和安装监控等。

二、创新项目凸显特色

(一)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工厂Pro-academy和Demola

在访问芬兰的几个大学之后,我们应邀顺访了一个位于创新工厂创意中心的项目“Demola”。这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的学生创业网络,致力于通过项目设计把学生的想象力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企业提供各种辅助性的或替代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个创新乐园孕育着各种奇思妙想,据了解,每年有450个学生在100个项目中进行团队合作(其中40%是国际学生),80%的项目成果被合作公司纳用,15%的学生被合作公司所录用。这样的故事不算新奇。在芬兰,产学研跨界联动、创意合作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心灵习性。从诸如“愤怒的小鸟”这样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到家居设计、垃圾处理、环境治理、能源再生……芬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同凡响的创意。

Demola是一个促进创新的社会企业(非盈利组织)。其特点是请需要创新点子的公司或者组织在其网站(http://www.newfactory.f i/)上发布想法,在全球范围征集学生组建团队解决。团队候选人由帮助者团队筛选,团队组建由帮助者团队提供帮助。该公司2008年50万欧元启动,现在已经扩散到了全球(中国目前还没有)。此创新工厂与国内许多创新工厂的运行方式不一样。国内创新工厂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创业团队自己提项目。而Demola的做法是企业和社会组织提需求,学生团队投标。如果企业对学生提出的想法或者产品原型感兴趣,可以向学生团队购买商业许可或者给予奖励。但是学生对于项目成果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可以自己继续开发,也可以卖给需求方。这使得项目更加契合企业和社会组织(例如地方政府)的需求。自成立以来,Demola坦佩雷团队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2014年企业共付给学生团队28万欧元奖金。

据了解,Pro-academy已经成立16年,已经毕业23个团队。每年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各个专业约有200名二年级同学申请加入Pro-academy,从其中大约筛选60人,组成4—5家实体公司。报名加入的同学每人投资100欧元。实体公司完全按照商业相关法律运行。学校给每个公司配备了教练,教练每天见团队两小时。其余时间这些成年学生每个人都自己列出自己的课表和日程表,按此开展自己的学习、公司的经营和活动。学习时间一共2年半,毕业时授予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每半年学生需要与教练签署一次学习合同,列出自己的努力目标。这个项目要求加入的同学必须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其理念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共享学习(Learning by Sharing),讨论学习(Learning by Discussing), 16年来,此项目已经毕业了314名学生,其中40%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当地,这个项目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声望,非常受雇主欢迎。

(二)教师教育与培训

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TAMK)与巴西教育部合作举办教师培训班。教师培训班主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首先分成6个组,然后每个桌子上粘贴一张纸,纸上是每个小组要讨论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分享等主题,每个成员分别在纸上书写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然后定期变更到不同的组,每个组只有一个人留在该组,轮流一遍后,由保留在原组的同学到前面讲解本组对自己主题的讨论。这种方式旨在发挥每个同学的学习潜力。

在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我们也针对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进行了沟通,根据教师教育中心主任Pirjo Jaakkola的介绍,该校招聘的教职工都有很丰富的工作经历,每一个教职工在硕士或博士毕业后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多数教师拥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很多都是从企业高管转到高校工作的;同时非常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学校会与教师就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一年一次的面谈与讨论,教师必须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特别是自己本年度与公司、企业具体合作计划。第二,学校每年派15名左右的教师直接去公司一线进行具体培训,以丰富实战经验、更新实践技能。第三,所有在职教师必须参加一个3年培训计划,要求每个教师在每个学期有80学时的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内容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否则不能取得全额薪水。第四,他们拥有自己的职业教师培训机构,相当于国内高校的教学卓越与创新中心,学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他们负责对教师进行上课、工作室、集中研讨等培训任务。

(三)以学生为本的院校合并

Mikko副校长谈到将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坦佩雷大学、坦佩雷理工学院合并的原因是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可能会发生转移。例如,原来想搞研究的本硕连读5年制学生在读了第1、2年后兴趣可能发生转移,又想搞应用;原来想搞应用的本科3年制学生在读了第1、2年后兴趣也可能发生转移,又想搞研究;3校合并之后有助于解决课程学分认定和兼容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应用与研究之间切换。这说明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应对学生的兴趣改变在全世界是共性问题,笔者所在的耿丹学院的组合制学分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并且按照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发展。

三、芬兰办学特色的启示

芬兰各种类型的学校既体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各有特色,对我们的办学有不同的启示。如,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的做法就为耿丹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校企合作、大学教育与工作场学习整合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从赫尔辛基大学Turo的介绍来看,目前全世界对于教学成果的度量也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照芬兰的办学特色,耿丹学院的探索也不落后。第一,积极推动芬兰暑期训练营项目;第二,双方合作深度挖掘芬兰乃至北欧高等教育的优势,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空间;第三,积极鼓励各系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优势领先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国际合作格局;第四,探索如何整合芬兰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推动我院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第五,积极推动与TAMK的中外合作办学进程;第六,深入学习Pro-Academy和Demola,积极探索如何引入耿丹;第七,确定相应联络机制,及时沟通、协调。

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提出设想在耿丹建立国际教师培训中心,采用远程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的教师进行培训,双方可以共同建设并共同运营。这对耿丹是一个机会,可以借助芬兰的教育品牌和经验,对耿丹学院的老师、以及北京市的高校和中小学老师进行混合教育,辅导老师的学习方式。与TAMK后续的合作,要同附属的资源一起落地,例如Demola和Pro Academy等一起引进耿丹。还可考虑与UPM等芬兰企业合作,为耿丹学院同学们寻找更多的实习机会。

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陈坦玉老师提出耿丹学院在中国试办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示范学校的建议。依托芬兰20余所应用科技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品质,利用芬兰在华的300多家企业进行校企课程开发和产学研究,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抓住国内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充分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深入打造应用型大学品牌。

未来的耿丹学院,将逐步发挥其公益办学优势、机制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脚踏实地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中国最好的民办大学之一。未来的耿丹学院,将是一个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并按照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发展的地方;一个激发默示知识,培养交叉领域复合人才的地方;一个集成全球优势教育资源,国际化教育性价比较优的地方;一个帮助学生实现从孩子到年轻成人到世界公民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到研究导向学习的转变,从盲目到兴趣导向到人生规划转变的地方。

猜你喜欢
芬兰学院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