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维尔研究的新视角
——评杨金才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2018-11-28 04:41夏明滇
英语知识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究

夏明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2017,以下简称《现代阐释》)是杨金才教授历时多年潜心研究19世纪美国经典作家麦尔维尔的著作,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题研究麦尔维尔的学术论著。作者试图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阐释这位美国文学史上曾是毁誉不一的大文豪,以史为经,立足当下语境,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对迄今为止的资本主义文明进行再审视,在话语的层面进行历史的重构,多维度地考察赫尔曼·麦尔维尔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叙事方式及其艺术品位和价值取向。著作揭示了麦尔维尔矛盾的世界观及其对西方殖民主义所持的暧昧态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19世纪的重要作家,其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盛,进而在40年代达到高峰;麦尔维尔在我国也拥有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然而国内外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简单化和程式化的倾向,这也是《现代阐释》这本著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国内麦尔维尔研究曾一度关注《白鲸》,将麦尔维尔置于象征主义批评的视野下,侧重分析该小说的象征含义,未能凸显其深奥的文学思想。事实上,麦尔维尔在创作《白鲸》前已经创作了多部作品,如“波里尼西亚三部曲”:《泰比》、《奥穆》、《玛迪》。这些小说从不同角度审视麦尔维尔所处时代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景观,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反思,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世界:一个是南太平洋土著人的‘愚昧世界’;另一个是西方文明人的社会”(46)。麦尔维尔刻意营造的南海殖民世界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虚构或浪漫想象,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政治文化内涵。麦尔维尔的异域想象其实和19世纪所有美国作家一样,对美国的新生、以及新国家下的新机遇充满赞赏与憧憬。美国作为一个在反叛中重生的国家,必然给予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曾经遭受压迫的人极大的鼓舞。但是,麦尔维尔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新生而迷失自己,而是像一个哲学家那样做出了理性的判断。他一方面毫不例外地迎合美国读者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在时刻警告美国民众:美国西进运动和海外扩张必将给美国带来不安定因素,并对美国文明的双重标准给予了有力地批判。因此,麦尔维尔绝大多数作品描写19世纪美国水手们的海外漂泊生活以及水手们之间的暴力和非人道行为,诸如《白鲸》、《白外套》等作品,作家通过描写船长和水手之间的矛盾冲突,讽刺了美国社会中充满着暴力、不公和非道德的诸多因素,揭露了美国海军军官滥用权力的丑恶内幕和滥用权力的行为。《现代阐释》始终将批评的视野置于历史语境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麦尔维尔的小说,对其中主题的挖掘体现了19世纪美国文学的研究焦点。全书从麦尔维尔的文本世界入手,采用多种理论视角对具体文本进行现代阐释。第一章主要概述麦尔维尔的文本世界,基本勾勒出他的创作轨迹;第二章和第七章分别考察麦尔维尔小说中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内涵;第三章和第四章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分别探讨麦尔维尔早期小说中的帝国想象与种族意识;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解读《玛迪》、《雷德伯恩》和《皮埃尔》,侧重分析其不同的叙事结构和策略;第九章运用比较的视角论述麦尔维尔小说《书记员巴特尔比》与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的互文关系;第十章运用福柯理论阐释麦尔维尔小说《比利·巴德》中的权利结构。

就其学术价值而言,《现代阐释》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现代阐释》追寻麦尔维尔创作思想根源,研究考察他同美国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并且展示出其文学创作中的美国性。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拨开麦尔维尔作品中游记和传记的迷雾,透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强盛的激动以及对美国对外掠夺和扩张的批判。因此,麦尔维尔作品中的人类关怀和家国情怀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冲突,也由此导致他复杂而动摇的思想立场。此外,《现代阐释》也揭示出麦尔维尔对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借鉴。研究中的麦尔维尔并非是一位与世隔绝、固步自封的孤独者,而是博览群书、经历丰富的创作者。麦尔维尔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阅读和航海中成长,这也许也是他对狄更斯多有推崇的原因。由此,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和英美悠久的文学传统构成麦尔维尔创作的源泉。

其次,《现代阐释》呈现出麦尔维尔研究全面而完整的状貌。研究不但在当下的语境中重读麦尔维尔颇受关注的经典作品《白鲸》和《书记员巴特尔比》等,同时更关注到长期以来饱受争议和冷落的作品《玛迪》和《皮埃尔》等。在后者的分析和讨论中更能透过现象而窥探到本质,从而提出独树一帜的研究发现。例如,《皮埃尔》长期以来在众多研究者的眼中是荒诞的伤感主义的梦呓、有违伦常的行为和怪异的哥特式风格的融合,而本研究却能够从中发掘出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青年的自我发现的故事。另外,麦尔维尔虽然在评论界颇受关注,但是多数的研究却将其界定为创作“游记、自传或者具有传奇色彩的流浪故事”的作家,或者“专写航海故事的传记作家”(101)。因此麦尔维尔研究中片面性和标签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对此,《现代阐释》对麦尔维尔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作品的形式特点、人物塑造、叙事风格、创作意图等,并且由此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内涵。因此,本研究中的麦尔维尔是一位具有政治敏感性和创作热情的作家,而他的作品无疑承载着作家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寄托。

第三,《现代阐释》展示出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高度。研究致力于将“麦尔维尔研究置于当下学术语境,并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对迄今为止的资本主义文明进行再审视”(2)。本书在解读《白外套》和《比利·巴德》等作品的时候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从作品中美国海军强征服役和军舰上的权力结构透视出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从而体现出麦尔维尔的政治情怀以及文学创作中的政治维度。另外,本书在讨论“波里尼西亚三部曲”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作品中所构建的异域空间,而是深刻发掘其中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内涵。在本书的宏观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研究视角下,麦尔维尔得以摆脱游记作家和传记作家的传统形象,他作品中构建的南海殖民时期的历史现实也得以重现,他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也得以彰显。

第四,《现代阐释》展现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立场。本书在分析《奥穆》、《玛迪》和《泰比》等作品时致力于发掘其中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内涵,但是作者却没有完全沿用霍米·巴巴和萨义德等西方理论家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作者提出,“巴巴的讨论抹杀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因为种族冲突而形成的种种历史真实问题”,认为“盲目沿用这样一种暧昧的方式去解读有关殖民议题的文学作品显然就会产生迷误”(45)。作者进而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探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本质,从而做到在理论视角方面,不盲从,有取舍。另外,麦尔维尔作品的殖民视角的阐释能够体现出他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对帝国扩张意识形态的抵制。但是同时本书也揭示出他始终保持的“白人优越感”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霸权主义。由此,麦尔维尔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作家而具有的矛盾而复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本书也能够做到在文本解读方面,不轻信,有甄别。本书在理论构建和文本阐释方面的创新也体现出中国研究者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地。

本书中呈现的麦尔维尔政治敏感、思想深邃,而他的作品则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如果说“麦尔维尔的作品会在穿越时光的隧道中不断显示其经典性和意义链”(180),那么本书必然能够成为照亮时光隧道的一束强光。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