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2018-11-28 06:29
小学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梯度木材重量

林 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了解能力培养的教学意义,也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缺乏,解题能力也非常有限。为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从学生错误出发,培养解题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总结,古人在总结这些数学问题时也走了很多歧路,也曾有过错误理解;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但很少告诉学生这为什么是对的,而错的解法为何是错的,这就导致学生知道答案却不知道其内在原理,当题目以另一形式呈现时,学生很可能就又做错了。比如我在讲解乘法时,布置了一道练习题“2乘8等于多少?”,部分学生做出了正确答案,也有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4,当时我就问学生为何是14,学生回答“我先用手指数了一个8,然后又数另一个8,得出的结果就是14”,我就让学生现场演示了他的计算过程,发现学生的数数方式没有错,但最后在读数时出现了错误,我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读数方式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也不会再出现错误。

教师既要注重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其错误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总结经验。比如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小林家有4根长10米的木材,现在建筑房屋需要8米长的木材,请问可以裁剪出多少根8米的木材?”,有部分学生认为“所有木材长度为40米,可以裁剪8米的木材5根”,显然学生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我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模拟木材裁剪,学生也发现可以裁剪出4根8米的木材,而自己裁剪的第五根木材实际上是4根2米的木材,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学生此时深刻认识到应用数学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不能简单的进行数学计算,还要考虑实际情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但发现了自己解题思路中的错误,而且总结了解题经验。

二、加强学生实践体验,培养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加强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解题能力。小学生由于不了解生活,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非常不合理的解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实际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从而能够合理的进行解题。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重量单位是斤,对克与千克的概念不了解,也不知道其代表的真实含义,比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估计鸡蛋的重量,给出了鸡蛋重100( ),让学生在括号内填重量单位,有学生竟然填了千克,这是因为学生不了解生活常识,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生活常识,比如在发现学生对重量没有概念时,教师可以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告诉学生鸡蛋重约100克,一袋大米重约10千克,一桶油重4千克。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测量生活重常见物体的重量,比如学生自己的体重、一本书的重量、书包的重量,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各种生活物品的重量,从而帮助学生弥补生活常识。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去解题的能力。比如在确定重量单位时,学生遇到了一个生活中很少见的物品“羽毛”,学生不知道羽毛有多种,但学生知道羽毛比鸡蛋轻,就可以推断出“羽毛的重量不会是1千克,而是1克”,这一思维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这一对比思维模式。

三、经历梯度训练,培养解题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时,教师需要避免题海战术,但并不是不进行练习,教师要注重开展系统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梯度式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我会开展3个阶段的训练:首先是基础知识讲解,然后是基础性练习,最后是拓展练习。很多习题册中都有这样的设计,但教师往往忽视了这种分阶段练习,或者没有发挥分阶段练习的最大效用。在基础知识讲解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原理;在第二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的应用基础知识完成练习题,然后找出知识掌握缺陷;第三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练习起来,让学生做数学应用题。比如我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然后告诉学生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乘法;之后,我带领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最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长5m,高2.5m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的知识之后,顺利的解决了这一应用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梯度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更要注重合理安排梯度计划。比如学生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求解方法时,快速掌握了基本方法和应用解题技巧,教师可以增加梯度,开展延伸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较复杂的多边形面积,比如切分图形求面积;如果学生对基础掌握不好,教师就可以详细讲解基础知识,减少应用练习。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广大教师可以参考本文提出的方案,带领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带领学生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带领学生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梯度木材重量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重量
求油和壶的重量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加纳木材工业界呼吁政府减免木材进口税以挽救国内木材工业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