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2018-11-28 12:0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杨海峰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0期
关键词:放风筝刘老师小节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杨海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教学难点:“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作者苏叔阳的资料,搜寻适合课堂上渲染课堂气氛,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背景音乐;整理提炼课堂检测题目、设计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

1.上节课已将描写刘老师的几件事情概括为三个小标题,它们是:谈残腿、写板书、放风筝。

2.上课一开始,请学生回想一下: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板书:谈残腿、写板书、放风筝)

3.让学生回顾:通过上节课对“谈残腿”这一部分的学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学生很自然地会答出:乐观、开朗。(板书:乐观)

4.让学生回忆:这一段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反映这个特点的?学生回答:语言。(板书:语言)

5.请同学把这段话读出来。(一起读这段话)

二、研读品析“写板书”部分

引入:第4小节让我认识了一位虽然身患残疾,但幽默乐观的刘老师。课文第五小节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呢?(以此为导语引入课文“写板书”这一部分)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这一部分表现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从对文本的解读中,学生可能回答:一位坚强的刘老师;敬业的刘老师。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语句表现人物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

“他只靠着强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师:一个健全的人站上好几个小时都觉得累,何况一个残疾人呢?可是刘老师数年如一日地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为我们讲课,多么不容易啊!(让学生充分体会刘老师的不易,初步感受刘老师的敬业)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抓住契机追问:怎样跳跃旋转?)

出示: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出示后即齐读)

三、研读品析“放风筝”部分

过渡:“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齐读第六段,让学生感受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提问的好习惯。

这一段是什么段?(过渡段)

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刘老师是怎么放风筝的?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给我印象最深?)

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会提问,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4~9小节,从文中找出答案吧!并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让学生通过“知-感-悟-读”的过程,感受刘老师的优秀品质。

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吗?刘老师是怎么放风筝的?(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动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刘老师放风筝的技术高超)你能读出他的技术高超吗?(学生读)

还有谁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感受?(我感受到他很喜欢放风筝)

请你把这份喜欢读出来好吗?(学生读)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的顽强、自信,设计了如下环节:

书上写“有一次,……”想象还有哪几次刘老师放风筝会遇到哪些困难?刘老师又是如何挑战自己的呢?(请学生说出自己想象的情境)

同学们想象的这些情景都展现了一个顽强、自信的刘老师。(配乐)

回顾6~9小节中让学生感动的句子,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刘老师的顽强、自信。

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了一个顽强、自信的刘老师的呢?(语言、动作、神态都有)

充分感受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表现人物中的魅力。

我们一起来读第9段,充分感受一下,有一次,……

四、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引出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有梯度地理解“理想的风筝”这一课题的含义。

你们看,刘老师已把自己的风筝放上了蓝天,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课件配风筝图片)

同学们,想一想,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和感受自然会回答不是)

那还有什么?(还有理想,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刘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呢?(希望他的学生能成为栋梁之才)

刘老师的理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引出对本文作者苏叔阳的介绍(本文的作者苏叔阳就是刘老师放飞的其中一只风筝):

苏叔阳简介

1.苏叔阳,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

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风雨潇潇》获国庆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他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等。

通过这一段文字感受苏叔阳的成功以及刘老师的成功。

2.自1993年患癌症以来,苏叔阳仍顽强地生活、工作着,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抗癌16年,先后多次手术,可苏叔阳在71岁的年龄仍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通过这一段感受苏叔阳的坚强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自然会想到他的这份顽强与对生活的热爱是受刘老师的感染,是刘老师在作者心中放飞的风筝,这风筝就是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总结升华:课文到这里学完了,但我相信,刘老师放飞的风筝会永远在风中翱翔盘旋。当你失落的时候,当你遭遇挫折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中那一只只理想的风筝吧!它们必定会让你的内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五、作业

以《难忘师恩》为主题,写一写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

通过课后的这一环节,真正将课堂所授的写人方法运用起来,并且通过练笔来强化学生写人类文章习作方法的印象。

猜你喜欢
放风筝刘老师小节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