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路径

2018-11-28 17:47徐忠厚
文学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习惯老师教育

徐忠厚 苗 晶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第二,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第三,专心上课的习惯。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第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该怎样培养

(一)创设积极的社会大环境,传输正确的教育观念

“科技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所以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个道理在我们中国古人眼中就已经很明确了。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墨子的观点也出奇的相似:“染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不变。”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都深刻地印证了个体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发展是可变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城市读书,能在重点校学习,因为他们深知城市和农村在教育质量上差别很大,孩子的智商大同小异,不起绝对作用,而他们所处的社会教育环境却不容忽视,城里的孩子扎根于较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优于农村县城,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可咨询的师资力量丰富,社会教育渠道层出不穷,他们拥有大型的科技馆、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教育资源信息。而农村学生想要获得这些是很难的。所以,和农村学生相比,成长在城里的学生更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过硬的素质能力。可见,积极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示范的作用

“学为人师,行为师范”,这是很多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教师的身体力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课前对学生的提问,帮助他形成温故知新的习惯;教师课上的小结梳理,也会督促学生们总结归纳,形成高中生识记知识重要的方法和习惯。在比如说,想要学生写出流畅自然、文采斐然的作文,教师就要经常读书,并且写下水文,和学生互评共进。身先士卒的精神在培养高中生养成好习惯上是少不了的。

(三)从小处抓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形成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受益终生,而培养一个人的习惯需要循序渐进。一个学生,倘若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够说到哪做到哪,已然令人钦佩。而一个习惯的养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时间上计算,至少要坚持半个月,才能逐渐形成自然。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制定计划,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背一首古诗词,就要每天拿出十分钟去记;计划每天读五页书,就要坚持以书为友,做好读书笔记;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题大意,就在平时练习时多加审题,养成检查的习惯;制订了阶段性的复习计划,就就保质保量地认真完成;给自己定下了下次考试的前进名次,就要鼓足干劲,找到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

(四)约束自己,培养自制力

通常成功的人,都有很强大的自制力,需要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明知道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会影响听课效果,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但一看到身边有同学这样做时,就把持不住了。在家中,学生也很容易在父母的影响下,过度观看电视。而作为孩子本身,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坚持早起早睡,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不虚度,不空耗。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尽量远离娱乐场所,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能带给他们更好的学习氛围。

(五)及时调整偏差行为

制定计划简单,而实际执行起来,容易出现许多拖拉敷衍的现象。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应该一起做学习计划的监督者,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所偏离,一定要及时作出调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朋友圈里每天为孩子成长坚持打卡的行为,无论是读书、刷牙、练舞蹈,还是健身,都是一个守护孩子、稳固习惯的好现象。久而久之,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当习惯变成了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慢慢你会发现,你也逐渐成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做生活的掌舵者。

三.结语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它是一种能量的积蓄、人生进步的阶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将拥有更大的潜在能量,更好的学习能力,更广阔的进步空间,更灿烂的精彩人生。

猜你喜欢
习惯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上课好习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