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化管理在灾难应急救援队培训中的应用

2018-11-28 06:36杨杏静尹媛媛贾二歌周如女
上海护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军事化救援队灾难

杨杏静,尹媛媛,贾二歌,周如女

(1.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 200123;2.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 200120)

灾难护理即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难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护理人员作为灾难医学和救援医学的重要成员,承担着紧急救援、疫情预防、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2]。研究表明,灾难救援时我国护理人员在灾难护理中准备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技能和相关知识[3]。为进一步提高护士对灾难护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救援队的护理队伍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为可能出现的紧急救援任务做好准备,我院于2014—2016年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016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首批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的护士进行军事化管理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任职于我院灾难应急救援队的护士16名作为培训对象,男4名,女12名。年龄 24~32岁,平均年龄(27.9±2.7)岁;学历:本科15名,大专1名;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11名,护士2名。平均工作年限(7.7±3.2)年。来自急诊科、ICU、心内科、外科、手术室、产房和儿科等科室。

1.2 方法

1.2.1 传统管理方法 救援队成立初期,培训内容只限于护理学和医学救援的专业范畴,如现场急救的培训和现场检伤分类的方法。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等。为了保证队员有良好的体能,坚持每周定期集合、站队、出操进行训练。在灾害救援专业知识的培训方面涉及急救和创伤的基本技能、车载移动医院和帐篷医院展开、药品及库房管理、后勤保障等内容、模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地震灾害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1.2.2 军事化管理方法

1.2.2.1 体能训练 良好的身体机能是救援队员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救援能力的素质基础。参照武警部队2008版《军事体能训练大纲》,并结合张建辉等[4]在《试论如何加强和改进武警医学院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中建议医学救援队员应具备的体能素质和体能训练的主要项目,根据我院救援队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培训科目,内容包括100米短跑、3 000米跑和俯卧撑。测试方法按标准中所规定的体能考核方法进行。

1.2.2.2 日常基本训练 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培训,授课内容包括灾难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心理护理知识、自我防护知识、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培训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培训、专业救护技能和使用抢救治疗仪器技能、现场急救理论知识、医疗护理物资和个人物品的准备、野外医疗站医疗器械的安置、案例分析讨论等。

1.2.2.3 应急预案演练 在单项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突发事件,针对不同灾难预案,搭建各种灾难模拟场景,内容涉及地震、洪灾、火灾、恐袭事件、大规模踩踏伤和塌方应急预案等。利用现场图片、录像、救援案例还原真实灾难场景,并应用模拟人,以救援队团队形式,进行多专科联合演习,训练护理队员包扎、止血、除颤、心肺复苏等救援技能。

1.2.2.4 特色培训 ①封闭式军事救援训练。定期在武警训练基地举行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训练,采取军事化管理,内容包括军姿队列训练,狭小空间的救援与逃生,废墟下生命迹象的搜索、挖掘,现场急救与搬运,搜救、破拆与专业设备的使用。训练内容涵盖了从救援前准备、紧急应对到救援后的救助等各个阶段。②海陆空立体救援培训。队内日常开展相关水上救援培训以应对洪灾、海啸、沉船等突发灾难事件,包含海上救援的基本内容,如海水浸泡伤、火药烧伤、贯穿伤和弹片伤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了解海战伤特点与救治技术训练,掌握海上救护方式和方法。参加上海卫生应急水上医疗救援培训班(国际搜救技术)。培训内容包含动力艇组装、操控技术、故障应急处理、动力艇搜救技术及水上自救、互救等相关救援技能。参与随军野外跨地区拉动演练培训项目,包含负重行军、夜间行军、野外生存等,最长徒步行军累计超过24 h。请专家实地演示如何使用直升机的客舱设备、机载医疗仪器、通讯工具等,介绍相关安全事项及紧急处理措施。③海外联合演练。赴中国同江、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参与2015中俄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联合演练。赴法国巴黎观摩6所医疗机构并参与2017年巴黎地区灾难联合演练。

1.3 评价方法 对实施军事化管理前后进行评价。

1.3.1 体能考核 体能考核达到计时标准为考核通过,未达到考核标准为考核未通过。培训对象的体能考核情况,见表1。

表1 培训对象的体能考核情况

1.3.2 专业急救技能考核 专业急救技能考核包括BLS和ACLS的考核以及专业急救技能考核。考核形式包括理论笔试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笔试考核低于84分或未通过综合技能考核,均为考核未通过。

1.3.3 应急演练评价 记录应急演练时各模块所需时间,包含快速反应时间、检伤分类时间以及应急配合能力得分。

1.3.4 护士灾难能力评价 采用杨美芳等[5]编制的护理本科生灾难护理能力问卷。该问卷包括3个维度:知识体系、实践技能和身心素质。知识体系包含灾害基础知识、灾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心理知识和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包含现场急救技术、应急处置能力、沟通技能和急救物资使用能力;身心素质包含心理素质、伦理道德和身体素质。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5,3个维度的 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4、0.946和 0.890。问卷共有 4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每个条目按1~5计分,1表示做得很差,5表示做得很好,分值范围为47~235分,得分越高代表灾难护理能力越高,反之越低。本次调查前邀请在灾害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5名专家进行问卷内容效度的评定,得出内容效度为0.95,经预实验,问卷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68,可以将该问卷用于护士灾难护理能力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录入并核对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个人体能测试 实施军事化管理前,16名护士的100米短跑通过率为41.7%、3 000米跑通过率为25.0%、俯卧撑通过率为33.3%。实施军事化管理后,100米短跑通过率为100.0%、3 000米跑通过率为68.8%,俯卧撑通过率为87.5%。

2.2 专业急救技能考核 实施军事化管理前,基础生命支持(BLS)通过率为85.0%,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通过率为25.0%、球囊通气通过率为68.7%、病案分析通过率为43.8%、理论考试通过率为81.3%。实施军事化管理后,16名护士全部通过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考核,其他各项目通过率均为100.0%。

2.3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应急演练考核情况比较 见表2。

2.4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比较见表3。

表2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应急演练考核情况比较(±s)

表2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应急演练考核情况比较(±s)

项目 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快速反应时间(min)35.20±1.86 21.84±2.49 18.966<0.001检伤分类时间(min) 3.78±1.03 2.46±0.68 4.227 <0.001应急配合能力(分)65.19±5.87 80.44±0.99 7.819 <0.001

表3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比较(分,±s)

表3 军事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比较(分,±s)

项目 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知识体系49.35±9.89 64.65±8.39 4.860 <0.001实践技能 90.12±15.66 110.53±13.13 4.118 <0.001身心素质 20.94±3.09 23.76±2.19 3.071 0.004总分139.47±24.51 175.18±20.86 4.575 <0.001

3 讨论

3.1 军事化管理能够增强救援队护士的体能,提高其专业急救技能水平 当前灾难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各类灾难救援,除新型的技术装备外,救援队员的体能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体能素质可以使队员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更快地适应恶劣环境,迅速投入救援工作。医学救援队员只有经过严格、科学的身体素质锻炼,才能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高超医术技能,才能具备医学救援的能力[4]。自实施军事化管理后,救援队护士能够严格完成体能训练,同时积极参与专业急救技能的培训。体能训练的3个项目:100米短跑通过率为100.0%,3 000米跑通过率为68.8%,俯卧撑通过率为87.5%;专业急救技能项目考核中,救援队护士全部通过BLS和ACLS考核,球囊通气、病案分析、理论考试等项目通过率均为100.0%。可见实施军事化管理后,救援队护士的体能进一步增强,专业急救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3.2 军事化管理能够缩短救援队护士应急救援时间,提高其应急配合能力 救护人员对灾难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灾难救援的成效,对降低灾难产生的伤害具有重大的意义[6]。与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不同,灾难应急演练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个人装备、搜索设备、破拆技术、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障碍物移除技术和搜救技巧等[7]。内容涵盖了从救援前准备、紧急应对到救援后的救助等各个阶段,包括灾难一般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场救治知识、急症护理知识、心理护理知识、批量抢救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基础生命支持、专业救护技能和使用抢救治疗仪器技能等方面[8]。通过实施军事化管理,将课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和课堂模拟等培训中掌握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战演练中。灾难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各种灾难模拟场景的搭建,营造紧张的氛围,突出“急、快、紧”的特点,使救援队成员能够身临其境,真正体验灾难发生时的氛围和救护状态,并迅速做出应急响应。通过各项演练验证预案的可操作性及完整性,提高救援队护士的应急配合能力,增强团队成员间的协作精神。实施军事化管理后,救援队护士在应急演练中的快速反应时间、检伤分类时间均减少,应急配合能力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军事化管理能够提高救援队护士的灾难护理能力 灾难护理能力又称灾难护理胜任力,是指准备和应对威胁性的、真实的或可能的化学、生物、放射、核或爆炸性事件、人为性事故、自然灾害或其他相关事件所需要的综合性知识、技能和行为[9]。我院应急救援队采用军事化管理,将体能训练、日常基本训练、应急预案演练、特色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相结合,在增强救援队护士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其专业救护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并在应急预案演练中不断强化和巩固,同时在特色培训中拓展救护知识和技能的范畴,不断提高救援队护士的灾难护理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军事化管理后,救援队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总得分、知识体系得分、实践技能得分、身心素质得分,与实施军事化管理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军事化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灾难护理能力。

4 小结

我国护士灾难护理培训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医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推行离不开优秀的急救医护团队,而急救医护团队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系统的专业化培训[10]。我院采用军事化管理对救援队护士进行多样化的灾难救援培训,增强了救援队护士的体能,提高了其专业急救技能水平、应急救援时间、配合能力和灾害护理能力,以期为国内灾难护理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军事化救援队灾难
雷击灾难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走进世纪阳光感受军事化管理的魅力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地球灾难倒计时